第六十三章 錢莊與紙幣

字數:4448   加入書籤

A+A-




    “陛下,此事要不找齊王殿下來問一下,臣覺得齊王殿下或許會有辦法。”

    段綸這時候說道,他可不是亂說的,李佑的能力他是最清楚的了。

    就比如印刷機器,其他人包括李世民在內,都隻知道這個機器的作用,但是卻不知道機器是怎麽設計做出來的。

    歎為觀止。

    這是段綸對李佑搞出各種新東西的評價。

    所謂一語驚醒夢中人。

    李世民瞬間覺得可以期待一下。

    大唐百姓需要穿衣,李佑就搞出了羊毛衣和棉衣。

    大唐需要耕地,李佑發明改造了齊王犁和水車。

    大唐需要更多讀書人,李佑就又弄出了造紙術和印刷術。

    還有百姓的必需品鹽。

    太多了,如此一想,李世民這才發覺李佑原來已經為大唐作出了如此多的貢獻。

    這一次說不定李佑真的有辦法解決貨幣問題。

    雖然到現在李佑還沒有送鏡子給李世民,但是這個時候他也不計較了,跟旁邊的太監說道:

    “去齊王府召齊王過來。”

    “回陛下,齊王殿下就在景仁宮,奴才這就去。”

    正在景仁宮陪陰妃聊天的李佑,突然被通知李世民要見他。

    李佑愣住了,李世民這麽長時間沒召見自己,今天突然召見也不知道有什麽事。

    陰妃見李佑沒有動身,還以為李佑不想去呢,這怎麽行?這是抗旨啊。於是趕緊催促道:

    “佑兒,發什麽呆?陛下召見,你趕緊去啊。”

    “哦,我這就去。”

    李佑跟著太監來到甘露殿,殿內除了李世民還有兩個人,他都認識。

    “兒臣參見父皇。”

    “免禮。佑兒,這次是段尚書推薦你過來,看看你有沒有辦法解決貨幣的問題。”

    雖然李世民稱呼李佑為佑兒,但是語氣卻沒那麽熱情,甚至可以說比較冷淡。

    李佑也不在意,一聽到是貨幣的事,他大概就清楚了。

    “什麽問題?”

    然後戴胄跟李佑陳述了一遍貨幣問題。

    跟李佑想的一樣,前幾天他還想著把錢莊和紙鈔的想法寫下來找個機會拿給李世民,沒想到現在直接碰上了。

    “父皇,兒臣有許多產業,所以很早就發現這個問題了,也對這個問題思考了很久。”

    “沒有辦法?”

    “不是,是兒臣前幾天終於想到解決的方法。”

    李世民頓時來勁了,急忙說道:

    “說說看。”

    “銅錢重,銀子不夠換,那就換一個東西代替。”

    “黃金?那更不行。”

    李世民略有失望,大唐的黃金更少,大都被製成了金器。

    “不是黃金,兒臣的想法是換成紙張。”

    “你最好不要跟朕說笑,這是國家大事。”

    李世民覺得李佑在開玩笑。

    “父皇,你先聽我說完。”

    “兩地商戶之間做生意,不可能帶著幾千幾萬兩銀子在身上,不方便,也不安全。”

    “一般都是先談好價格,然後寫上收據,之後再把銀子送過去。”

    “對方如果按時交銀子或者銀子數量不對,那另一方則可以拿著收據報官,這個時候這張收據可就價值幾千幾萬兩了。”

    “是大唐律法賦予了這張紙的價值。”

    “同理,如果律法提前賦予這張價值,是不是就免去了這些麻煩,兩方可以一手交貨一手銀子。”

    李佑頓了一下繼續說道:

    “兒臣想的是,在大唐各地設立一種機構,名字比如可以叫做錢莊。一個商人想要去外地買東西,可以先把銀子存放在錢莊裏,然後錢莊代表朝廷給他一張收據。”

    “這個商人就隻需帶著這張收據去外地購買商品。交易談成,就把收據拿出來給對方,對方可以憑借收據在本地的錢莊裏拿出銀子。”

    李佑說完,眾人沉思了一會兒,然後戴胄先開口說道:

    “確實是個好思路,但是弊端太多。前期如果沒多少人去錢莊兌換收據,那麽錢莊的銀子就不多。突然來了一個大額的收據,錢莊兌換不出怎麽辦?是可以從別的錢莊運送銀子過來,但是運用銀子也是有成本的,最重要的是不能及時兌換有損朝廷顏麵。另外這種方法隻針對商戶之間的大額交易,並不能解決如今銅幣太少的問題。”

    “這個戴胄有點東西啊,不愧是戶部尚書。”

    李佑心中想著,原本想著慢慢來,那現在一步到位唄,於是便說道:

    “那就讓錢莊發布紙幣。”

    “何為紙幣?”

    “就是固定麵額的收據,比如收據上寫一兩,別人存八兩,就給他八張。或者更精細一點,一張五兩的收據,和三張一兩的收據。”

    “前期沒多少人存也不是什麽大問題,隻要在錢莊門口寫清楚大額錢幣兌換銀子的時候,可能會需要三到五天。等到錢莊裏麵的銀子夠多了的時候,就不是問題了。”

    戴胄又是思考了一會兒然後高興地說道:

    “大有可為,雖然錢莊會一直虧錢,但是利大於弊。”

    李世民有些蒙,蒙的不是聽不懂李佑的方法,正是因為聽懂了,他才蒙的。

    困擾了戶部這麽長時間的問題,竟然被李佑三言兩語解決了。

    不過讓他蒙的還在後麵。

    李佑搖搖頭說道:

    “怎麽會虧錢呢?”

    “怎麽不虧錢?前麵錢莊的建造,後麵錢莊保管銀子的成本,這都是錢。本官知道了,齊王殿下是想別人往錢莊裏存錢的時候收取一定費用對不對?那是行不通的,這樣別人更不會往錢莊裏存錢,那錢莊的成型時間就大大的加長了。”

    “本王不是這個意思。”

    李佑覺得這個戶部尚書真的有點意思,這些問題他都能想到。

    “那怎麽能不虧錢?”

    李佑沒著急回答,銀行都弄出來了,自己怎麽可不占一腳。

    “父皇,這錢莊是大唐的錢莊,應取名大唐錢莊。雖錢莊戶部會建造,但是兒臣要兩成的收益。”

    李世民一聽李佑這麽說,頓時有些不明白了。就算不虧錢了,難道還能掙錢?不過這本就是李佑想出來的法子,他占兩成也無可厚非。

    “朕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