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釋迦摩尼,眾生皆苦

字數:9319   加入書籤

A+A-


    冀州。

    邑下學宮講台之上。

    藥師如來話音落下,釋迦的眼中如同升起一道金光。

    他忍不住站起身來,對著空無一人的前方躬身行禮,立刻立下誓言,激動不已道:“弟子願往。”

    釋迦欣喜若狂,臉上的笑意溢於言表。

    即便他一直以來都在修行心境,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

    要知道,他身為貴霜遺民,在大商讀書講道,本就十分的艱難。

    更何況……還是傳播西方的法。

    如果不是他曾經夢見聖人,得賜聖物,很可能已經敗了。

    但是現在,他麵對台下數千讀書人來勢洶洶的論道,心中充滿了無畏。

    不為其他!

    隻因他一直以來的堅持,沒有白費。

    仙人……不,佛祖顯靈了!

    他古怪的動作,在周圍的人群之中,引起了陣陣渲染。

    所有人順著釋迦的方向看去,發現空無一人,隻有風吹落葉飄過。

    “壞了,釋夫子不會餓暈了吧?”

    “不像啊,你看他精氣神,你聽的的口氣,比我吃完了三碗飯的精氣神還要好……”

    “那是你身體差……多去做做義工,學學武道,對你有好處。”

    ……

    台下的議論,沒有影響釋迦,

    因為他心神之中的藥師如來佛祖,正在與他交談。

    藥師如來雙手合十,道了聲佛號,道:“阿彌陀佛。釋迦,此去靈山,危險重重,並非如你所想的那般輕鬆。很可能,會麵臨死亡,甚至不止一次。”

    釋迦施禮道:“弟子這一去,哪怕粉身碎骨,為佛捐軀,也要直至西天。如不到靈山,不得真經,寧願永墮沉淪地獄。”

    藥師如來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道:

    “不過,你也不必過於擔心。聖人早已定下了護經之人,保護你去西天拜佛求經。”

    “機緣到了,你自會遇見。”

    釋迦心中大喜。

    聖人口中的護經人,不可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凡人,肯定都是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的佛門高僧。

    聖人開口了,怎麽可能是凡人呢?

    他從貴霜來朝歌,一路上跟著龐大的隊伍,都經曆了千辛萬苦。

    其中艱辛無比,他一個人就算有一顆求佛之心,也沒有這個本事。

    有了聖人欽定的護經人,釋迦心中大定。

    於是,他再次行禮道謝,道:“弟子多謝聖人庇佑!”

    藥師如來麵帶微笑,道:“既然你決心前往,本尊今日便送你一個名傳天下的機緣,也讓東土知道佛法的精妙。”

    他話音落下,九霄之上頓時祥雲生出,萬丈佛光不再隻出現在釋迦心中,而是顯出藥師如來金身。

    他隨即手捏蘭花,身如紅色火焰莊嚴,頭上戴一頂金生銳氣的垂珠纓絡,身上穿一領澹澹色結素藍袍,,左手執持一枚非有色、非無色,光火流焰周布其上的珠子,右手結無畏印,結跏趺坐於蓮花台。

    他腦洞金光之中似有一方琉璃淨土,無數羅漢佛陀在琉璃淨土之中高聳佛經。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照耀無量無數無邊世界……”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澈……”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眾病悉除……”

    ……

    藥師如來顯出佛門金身之後,九州之上的人間氣運,隻是微微一顫,便不再有動靜。

    藥師如來暗中鬆了口氣,握緊了手中的通行玉符。

    沒錯,他現在才敢顯化金身,不是不怕紅塵災厄,不懼人間氣運,也不是聖人讓帝辛開了方便之門。

    而是因為他在陳塘關通天口岸,辦了人間行走玉符。

    直到現在,才辦好。

    那群東海和陳塘關的狗官,竟然卡了他足足一個時辰,訛詐了他不少佛門寶貝,才給他辦了可以間顯法的通行玉符。

    真是仙可忍佛不可忍!

    不過,他還是忍了。

    畢竟,這是在大商。

    彌勒的慘狀,現在還讓他們心有餘季。

    不過,他現在遵了大商的規矩,便不再擔心了。

    藥師如來周身的佛光,恨不得將太陽星都給擋住,把整座冀州城都籠罩在內。

    不得不說,這的確鎮住了邑下學宮的學子。

    不過……大商人族和域外三國卻有不同,不知經曆過多少大場麵。

    尤其是子受南巡講道,每刻下一塊悟道石碑,便引來天地異象。

    他們此時也隻是震驚而已。

    同時,他們明悟了,這位突然出現的金身仙神,就是釋迦不斷行禮之人。

    “吾乃西方靈山淨土之主,藥師如來佛。”

    “釋迦,你這三乘並未悟透,口中雖有三乘,心中卻隻有小乘,隻能度己,不能度人。我這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還可以度亡脫苦,壽身無壞。”

    藥師如來的聲音雄渾莊嚴的傳了出去,讓周圍論道聽學的悟道者也紛紛抬起目光。

    他們隻知道輪回道法可以超亡者升天,生命道法能度難人脫苦,因緣道法可以解怨渡災,仙道法則可以修道長生……

    但他們從未聽過世間還有一門佛法,竟能做到這一切。

    原來,釋迦一直講的三乘,便是佛法。

    而且,還是尚未徹底參悟的佛法。

    他們皺了皺眉頭,難道佛法,真的有如此精妙?

    對大商的學子而言,道法靠不靠譜,不是靠人口相傳,而是靠參考道宮頒發的人間道藏。

    道藏之中一旦說了某種道則是邪魔外道,那必然是邪魔外道。

    不過,道藏之中沒有記載佛道,既沒說好也沒說不好。

    “大商為了保護人族平民,早已禁止仙神人間顯法。這個禿頭能顯化出萬丈金身,想來來曆不凡,很有可能得到了大王的默許。”

    “隻不過,按照大王的脾氣……若是支持此事,此事早已傳遍天下。現在大商境內,沒有任何消息傳出,也沒有公告,靜悄悄的……看來,大王並不支持。”

    “不錯。大王不支持,又不能拒絕,看來很為難啊。既然大王為難,那就由我們來幫他一把。”

    “恩,先靜觀其變,找個機會。”

    ……

    藥師如來見台下大商人族震驚的目光,十分的滿意。

    冀州是九州之一,更是九州之首。

    冀州城的邑下學宮,是大商除了朝歌學宮之外,最大的九座邑下學宮之一。

    在說服釋迦西行取經之時,展現一番佛法的玄妙,也是聖人的算計。

    講台之上。

    釋迦聞言,也先是一愣。

    不過,他片刻間便明白了這是佛祖口中名傳天下的機會,也是佛法揚名東土的機緣!

    釋迦急忙道:“敢問佛祖,這三藏,在於何處?”

    藥師如來麵帶微笑,道:“在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

    釋迦眼神之中帶著拯救蒼生的目光,深深行了一禮,道:“弟子願往西天,為天下蒼生求來三藏!”

    藥師佛對釋迦的配合十分滿意,他開口說道:

    “既然你有此心意,我這有三件佛門至寶,一件錦襴異寶袈裟、九環錫杖,還有那金緊禁三個箍兒,便贈與你了。”

    藥師佛話音落下,佛門金光之中飛出了三件至寶。

    一件豔豔生光的袈裟。

    一件佛光四射的錫杖。

    三個金光熠熠的箍兒。

    三件至寶飛出,直接落到了釋迦身上,一位威風凜凜卻又儒雅清秀的和尚,頓時出現在講台之上。

    與此同時,藥師如來的聲音也響了起來。

    “這袈裟名為錦襴袈裟,冰蠶造練抽絲,巧匠翻騰為線,仙娥織就,神女機成。得龍披一縷,免大鵬蠶噬之災;鶴掛一絲,得超凡入聖之妙。穿上它,不入沉淪,不墮地獄,不遭惡毒之難,不遇虎狼之穴。”

    “這禪杖,名為九環錫杖,是那銅鑲鐵造,鑲嵌九道連環,身是九節仙藤……”

    “這箍兒……自有玄妙之處,屆時你自會知曉。”

    釋迦將袈裟抖開,披在身上,手持錫杖,身上竟有佛光現世,他躬身行禮道:“弟子多謝佛祖賜寶!定要取回三藏真經,普渡眾生。”

    藥師如來點了點頭,道:“不愧是佛子。”

    然後,他不知為何,聲音突然變得有些不同,手捏蘭花,悠悠說道:

    “釋迦,今日你既要西行,本尊便賜你一個西土的名字,好在西方行走。”

    “你本為大月氏釋迦一族王子,當姓喬達摩,可名悉達多。”

    “你身為釋迦一族的能者,當稱摩尼。本尊便賜你法號,釋迦摩尼,希望你能將佛法發揚光大。”

    藥師如來話音落下,未等釋迦開口,踏著祥雲便遁去了天邊,消失在眾人眼中。

    數千裏外。

    陳塘關。

    藥師如來找了個無人的地界,趕緊收了法身,落下人間,看著玉符上警示的紅塵災厄,深深鬆了口氣。

    他今天人間顯法的時辰已經到了。

    若不收了法力,就會反大商仙神律令,紅塵災厄加身。

    不過。

    他該做的已經做完了。

    接下來,就隻能看喬達摩能否擔得起聖人的囑咐。

    不過,取經人不過是個象征,重要性也不是很大。

    最關鍵的還是護經人。

    取經人定下之後,他便要回靈山定下注定不凡的護經人了。

    說完。

    他想駕著遁法從通天口岸離開,卻發現自己已經不能再施法,隻能從渺無人煙,野獸層出的山林之中,一步一步走到東海市舶司。

    幾個時辰之後。

    東海市舶司,衣衫襤褸,一身野獸齒痕的藥師如來,踉踉蹌蹌的回到了通天之路……

    ……

    這一刻。

    藥師如來並不知道,子受早已打開了人間氣運,讓諸天仙神可以窺視此處。

    他倉促離開的身影,早已在天地間引來無數笑聲。

    與此同時,不少嘲諷的聲音在九天十地響起。

    “嗬,什麽佛門至寶,不過是三件下品的靈寶罷了。”

    “此次西天取經,佛門既然如此重視,還不多準備幾件至寶?”

    “噓,你以為佛門不想嗎?他們,得有啊。”

    “不過……雖說西天取經是取經人的事,但這最重要的還是護經人。此次九州與佛門對弈,幹係人間氣運,如果能成為西遊護經人,獲得佛門氣運,一修為一日千裏,證道大羅也不是沒有可能。”

    “護經人何其重要,你以為我們散仙有機會嗎?你我這種沒有師門,沒有背景的修士,能夠在九九八十一難沾一些氣運,就不錯了。”

    “不過,這一次對弈,說是不戰之戰,但其中凶險,隻怕不比封神之戰要小……”

    “這九九八十一難中,不知要死多少人。你我沒有師門,就算被打死了,隻怕也沒有人撈啊。”

    “是啊。還是謹慎一些的好!”

    “佛門選個取經人如此的大張旗鼓,還真讓佛門的名氣大了許多。隻是不知,帝辛的求道之徒,又是何等人物。以他桀驁穩重的秉性,隻怕這位求道者不同尋常。”

    “難道,會是西土的神靈?不知,是蓋亞、梵天、奧丁,還是那幾位九柱神……”

    ……

    此時,冀州邑下學宮。

    藥師如來離開之後,講經台下的悟道者、讀書人、學子,才紛紛回過神來,開始議論紛紛。

    畢竟,他們還是第一次聽到佛這個稱謂。

    “佛不在道藏之中,難道佛不是道嗎?”

    “大王說過,天下一切法則,一切知識,一切能力,均為道。佛也不可能不在大道之中……”

    佛的出現,讓這一次邑下論道,頓時掀起了一個爭論的。

    甚至,他們已經不再關心釋迦的三乘。

    剛才的那位什麽佛不是說了,他的三乘並未悟透。

    既然如此,還聽什麽?

    講台之上。

    釋迦摩尼見藥師如來離開,原先心中的怒火,已然消失不見。

    現在,就算眼下這些愚昧的人還在巧言善辯,言語攻擊,他也已經可以平心而待。

    因為,這就是他要做的雄圖偉業,這是他的職責。

    他將前往西天求取真經來解救這些迷失在苦海中的可憐人。

    於是,他開口說道:

    “斷情非無情,不吃非不吃。來生可得福報,今生也不一定受苦。三乘,救的是苦海中人。”

    “諸位以為自己不苦?”

    “不,眾生皆苦,隻是你不自知罷了。”

    “你要讓我笑,首先你心中要有笑容。”

    “貴霜輸給了大商不是因為此法不通,而是真正的法不在貴霜……”

    “真正的法在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