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覓:雨失樓台,斷無尋處。

字數:4826   加入書籤

A+A-


    英王麵色瞬間一沉。
    “蕭寶凝,你知道你在說什麽嗎?”他轉著大拇指上的玉扳指,似乎不這樣做那些上湧的氣血就要衝破頭顱一般。
    蕭立言很少喚她全名,除非他是真生氣。
    以往的她,定然畏懼幾分。可今日不知為何──或許是過於膨脹的思念,亦或許是腹中胎兒給了她勇氣,讓她敢說出自己所想,做自己想做之事。
    她微微抬起下巴,盯著英王又重複了一遍。
    “爹爹,我一定要去找他。”
    英王冷冷地看著自己的女兒,他深知她雖看似乖巧,卻十分固執,隻要認定什麽便不會改變。
    但他也隻有這一個女兒,斷然不能讓她以身犯險。
    “隨州城已被盡數淹沒,現下雨還未停,永河極有可能二次決堤。你懷著身子,這時候過去就是一屍兩命。”
    蕭寶凝搖了搖頭:“我在高處派人搜查,不去城中。”
    英王又道:“那你親自前去又有什麽意義?不妨現在就派些人手過去。你不在元京,朝廷勢必動蕩,趙派若得知你行蹤,定然不會放過你們。”
    蕭寶凝仍是那句話:“爹爹,我信不過別人,我一定要自己去。”
    英王見曉之以理行不通,便試圖換個角度勸解她。
    “水患之處多蛇蟲鼠蟻,也多有疫病。你去了最好的情形是被咬得滿身窟窿,最壞就是一屍兩命…你不是很愛美?不是對他很上心嗎?難道要去遭這罪?”
    蕭寶凝仍然搖著頭,眼眶裏一直蓄著的水卻滑了下來。
    “他對我好…爹爹…”她哽咽著哀求父親,“我不能失去他…”
    “對你好?”英王冷笑,“當初是誰死活不願嫁給他,還和宣德侯世子來往?現在倒想起他的好來了。”
    蕭寶凝抬起手肘,用寬大的袖子擦了擦眼淚。
    “當初是當初,現在是現在。我既認定了他,哪怕他真的死了,我也要將他的屍體帶回葬在我陵中。”
    英王見勸不動她,隻好鬆口:“我隻給你十日時間。”
    蕭寶凝抬起了眼。
    “十日一到,我必須要在這裏見到你。”英王拂袖慢慢走出內室。
    “否則,我親自將你綁回來。”
    蕭寶凝得了英王首肯後,不想耽擱一分一秒,當夜便收拾東西啟程去隨州。
    臨行前英王命蕭白樓跟著,並給她不少東廠出身身手不凡的侍衛。她亦點了瑤妝一起隨行。
    阿梨想跟去,被蕭寶凝攔下。
    “你最了解我,若有人來找,看到你便不會疑心我已經離開。”
    她走的時候,拐彎去了一趟謝府。
    謝府門房見太女夜間回府,並沒有多問。她入了府後並未去他們的小院子,而是直接去了謝書寧的居所。
    謝書寧自放權後日子過得相當愜意,他此時在書房,手上還捧著一本書。見到蕭寶凝前來很是驚訝,因為他與這個兒媳並不算熟稔。
    謝書寧看著她隆起的肚子,命人上座看茶。
    蕭寶凝擺了擺手:“父親不必如此客氣,兒來是有一事相問。”
    這樣低姿態的她並未有多少人見過。
    謝書寧屏退了左右諸人,確定無人後便道:“你說。”
    蕭寶凝盯著他緩緩開口:“我夫君的病…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謝書寧握著書的手一抖。
    似乎覺得這樣太過明顯,他立即將書本放下。但輕微的顫抖仍然止不住。
    他無奈地歎了口氣:“如今他是死是活尚未明確,你不該這個時候來問。”
    蕭寶凝攥緊了拳頭:“他活著,我就將他活著帶回來;他若不在,我便帶他屍身回來,百年之後與我合葬。”
    -------------------------------------
    元京到隨州並不近,哪怕日夜兼程也要三日左右。
    路途遙遠,近幾日又連續降雨,初九晚出發的蕭寶凝,足足到了八月十三日下午才抵達隨州城外的荊棘嶺。
    荊棘嶺地勢略高,蕭白樓為蕭寶凝撐著傘,指著山下那處已經被水淹沒的城池道:“殿下,那便是隨州城了。”
    隨州與永州相鄰,隻隔一座荊棘嶺和一條永河。它與揚州城相似,是出了名的銷金窟。
    而今洪水衝破了城門湧進城內,多數平房已浸入水中,隻露出房頂來。往日的繁榮因永河決堤一朝覆滅,曾日夜笙歌燕舞的高樓之上人跡已空,隻餘下重重疊疊的繁複羅帳。
    這樣看來,城內的確不會有人了。除非那樓閣之上還有,隻是經過這些時日,困在樓上的人怕是早已餓死。
    蕭寶凝抱住雙臂輕輕開口:“隨州刺史一案應該有結論了吧?”
    “是。永河二次決堤,這是最直接的證據,謝閣老沒有殺錯人。隨州兩任刺史應都是趙庭芳的舊部。”蕭白樓邊回答邊看了蕭寶凝一眼——他以為她來的第一件事是尋找謝辭晏,沒想到她並沒有表示,反而問了前刺史貪汙一案的現狀。
    “那送往元京的折子應該快到了。”她挺著肚子慢慢地道。
    如今已有六個月身孕,肚子已經變得相當沉重。這一路顛簸下來令她時常感到不適。
    “殿下是否要現在派人去尋?”蕭白樓問。
    蕭寶凝搖頭:“今日不尋。”
    他奇怪地看了她一眼——明明是她求著英王來隨州尋夫,並且隻有十日期限。這樣拖下去於謝辭晏而言並無好處。
    蕭寶凝喃喃道:“他不在城裏。”
    蕭白樓更覺得奇怪——難不成她是千裏眼,掃了一圈就知道城中無人?
    “走吧。”蕭寶凝提著裙擺轉身離去。
    他頓了一下,傘便跟了上來。
    他們這隊人有二十多個,下了荊棘嶺後蕭寶凝便下令便繞行去永州。
    永隨二州相連,隻有一位刺史,從前那位蔣刺史已被謝辭晏誅殺,現任薛刺史的處境也是岌岌可危。
    永州並不比隨州富庶,當地長史雖無特殊政績,但此次水患並未禍及此地,卻是因這位長史未雨綢繆早些年便修建數條人工河渠排水的緣故。
    治水在疏不在堵,這樣淺顯的道理人人都懂。
    蕭寶凝一行人抵達永州後並未直接知會當地官員,太女離京無疑是動搖朝政的大事,所以他們隻是輕裝簡行而來。
    永州顯然謹慎得多,因水患殃及無辜者眾,它無法接納如此多的災民,隻能在城門設立層層關卡,嚴格控製人員出入。
    好在他們人馬精良,看著便與災民千差萬別,很容易便入了城中。
    蕭白樓出麵包下一座客棧,這才引了蕭寶凝入內休息。
    晚間她沐浴後由瑤妝替她收拾好,自此一夜未醒。
    次日清晨,瑤妝早早起來服侍蕭寶凝。
    敲門數聲未見人應,她道了聲“殿下恕罪”便闖開了門。
    然而房內已是空無一人。
    瑤妝麵色煞白,趕緊去找蕭白樓。
    蕭白樓趕來時,見床鋪掀開卻無淩亂痕跡,顯然並不是遭人擄掠。
    他走到窗前桌案,眼尖地發現鎮紙下壓著一張字條。
    蕭白樓將字條打開來,上麵僅有寥寥四個字——
    “兩日後歸。”
    ------題外話------
    因為背景沿用唐初、中期,所以州長官用刺史來代替。而一般僅有大州設有刺史,郡州通常設郡守、長史等,這裏不作考究,僅帶入即可。
    上一章太子妃自戕是突發事件,因其原型於數日前服食大量安眠藥被送往醫院。所幸人已搶救過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co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