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暴君渣男躺著求速死43)
字數:4620 加入書籤
不過謝青清也不會叫學子們,上交一堆亂七八糟的閑言碎語。
自然是定好了各種分類的,比如民俗民謠、養殖技術、種植技術、製作工藝流程等等十分細致的劃分。
她就是要讓惠及民生的東西,與孜孜不倦追求高官厚祿,榮華富貴的百姓們,緊密聯係。
而想要提升科技水平,首先就要打牢知識儲備的基礎。
如此也能讓這幫考生好好的了解一下農事民生,為之後成為一名合格的官員做準備。
由於這樣的條件不算苛刻,十冊而已,快的話一二年便可成冊,所以也並未遇到什麽太大的阻撓,反而是百姓們議論紛紛,拍手稱讚。
穿梭古今,謝青清非常清楚,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
隨著一年兩次的恩科,朝堂上填補了一大波新鮮的血液。
在謝青清的刻意為之下,這些人中,絕大多數都是寒門士子。
所以,在南宮斐從賑災之中抽出身來的時候,重新丈量土地,分田到戶的大事,也提上了日程。
這一次不同於其他,謝青清已經做好了一切受阻的準備。
當她再次見到南宮斐的時候,見他戴著一副青銅麵具,渾身內勁渾厚,忍不住詫異萬分。
“怎麽突然戴了這麽個醜醜的麵具。”
書房內隻剩下二人,謝青清上前,伸手將他臉上的麵具摘了下來。
看到露出的熟悉的麵容,還有一雙溫柔的眸子,她不免好奇地問道。
“戴著麵具好一些,免得……”
他似乎是想起了什麽,麵上有些窘意。
謝青清歪頭,等著他的後續。
南宮斐歎了口氣,這才解釋起來。
原來,他盯著一張完好的臉回了軍營,先是嚇了眾將士。
後來外出賑災,路上不斷遇到想要以身相許的女子。
有的甚至大膽露骨到直接朝他撲上去,要不是他眼疾手快,恐怕真就不得不從了。
聽到這亂七八糟的事,謝青清忍不住哈哈笑了起來。
南宮斐被笑得臉都紅了,指著麵具道。
“所以我幹脆就命人打製了這東西,又叫人將我從前的名號喊了出來,這才避免了再有這樣的事兒。”
“名號?”
謝青清一愣,她似乎沒有聽說過這件事。
南宮斐輕咳一聲,半晌才訥訥道:“就是那‘鬼麵閻羅’的名號。”
“鬼麵閻羅?”
“撲哧~”
謝青清噴了。
這到底誰起的?
不過想起從前他滿臉傷疤猙獰的麵容,這麽個名號似乎也挺貼切的。
“怎的,被美人投懷送抱,你還不高興了?”
“是那些個美人不夠美麽?”
“話說,你也老大不小了.......”
她一臉笑意的調侃。
南宮斐卻無奈地打斷她。
“清清……”
“縱使有再美的美人在側,也不及你一絲一毫。”
“我也曾奢望過……隻是我自知配不上你……”
謝青清的笑容在他的話語下,漸漸消失。
“什麽配不配?”
“我何曾說過這樣的話?”
南宮斐直直望著她,眼裏卻帶著幾分失落。
“你不必說,我都明白。”
“先不說如今你的身份還是天盛的皇後。”
“即便南宮燁薨了……”
“我本就不該奢望什麽,隻是多少也曾做過那等荒唐的夢。”
謝青清抿唇。
“別說了!”
在沒有遇見南宮斐之前,她未曾算到如今的局麵。
相比登頂稱女帝,和垂簾聽政,自然後者更容易一些。
而且,原身其實本就沒有如此大的願景,不過是她覺得,身為國母的原身,或許也曾渴望為這天下的百姓做些什麽。
所以,難度最高的稱帝,全然沒有必要去考慮。
隻是垂簾聽政,她如今以皇後的身份,之後又會以太後的身份。
甚至,再往後,太皇太後也有可能。
如此一來,南宮斐的身份就尷尬了。
她們二人,很難光明正大地走到一起,即便在一起,史書上又該怎麽落筆?
一時間,謝青清沉默了。
南宮斐見她垂著腦袋,立即慌了。
“清清,對不起!”
“我沒有別的意思,你不要誤會,我不是……”
“我……”
“其實我如今已經很滿足了,哪怕隻是偶爾能看到你。”
“而且我知道,你定然也是在意我的。”
“如此便夠我餘生再無遺憾。”
他說得越多,謝青清反而越不知如何是好。
可第二年,其餘科目的報考者,翻了數倍,而且具都言之有物,顯然是下了功夫的。
謝青清欣喜之餘,也越發急切地想要充盈國庫了。
她準備把官學辦起來,還有惠及天下的國立圖書館。
這就相當於是現代的論文了,交十篇質量好的論文,才有資格科舉。
如此國策實施一年後,各地書坊的書籍百花齊放,包羅萬象。
謝青清又命翰林院的翰林們,將這些論文整理成體係,再次發放下去,供天下人閱覽。
如此良性的循環,最顯著的結果就是,第一年開恩科時,隻明經一科報考人數最多。
而剩餘的寥寥無幾。
但凡與這些沒有沾邊的,或者通篇落不到實處的,倒要駁回重錄。
一向家中有讀書人,便仿佛高人一等,如今這樣的“高人”,須得俯身下來,聽著尋常百姓的嘮嘮叨叨,如何叫他們不新奇?
條件成熟後,再推行免費的教育,真正地將初等教育普及起來。
隻是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還有更要緊的事情等著她。
比如有經驗的農戶,有技術的屠夫,有巧思的工匠等等。
這些才是與百姓息息相關的知識,也是科技進步的關鍵所在。
如今的天盛,在這一方麵實在是殘缺太多,所以需要更早的準備,和長久地堅持。
長久以來,大家都隻注重明經,卻忽略了其他,真正關乎民生的知識,往往掌握在不識字的人手中。
所以謝青清又下了一道旨意,但凡識字的童生秀才,或者想要參加科舉的士子,須地幫助尋常百姓,記錄至少十冊關於種植生產和養殖等方麵的書籍。
在通過各地的府衙審查確認後,才有參加考試的資格。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