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劫道
字數:4877 加入書籤
李來亨不知可否,揮手讓他下去,隨即低頭盤算起來。超過二十萬兩的軍需,就這麽簡單的被一個同知酒後泄露了出來,怎麽看都像是騙自己撤軍的陰謀。但這樣大規模的車隊行動,定然會出動大軍護送,自己不可能不去查探,若是假的,這也騙不到自己,若是真的,那絕對是天賜良機啊。興山軍窮了多少年了,這哪怕是誘餌,他也想去咬咬看。
“召集三堵牆,隨本公去勳陽!”咬了咬牙,李來亨下定了決心,得去,剛好也去看看王啟隆在勳陽打成什麽樣了,這也過了好幾天了,勳陽估計打不下來,周邊應該清掃的差不多了吧。
李來亨心中大動,卻是不動聲色,手指在案幾上敲擊了幾下,沉聲問道:“你家老爺有何要本公幫忙的麽?”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他要是信了什麽身在曹營心在漢的鬼話,那興山軍早就被韃子吞的渣都不剩了。
接待了商隊之後,李來亨既喜又悲。軍隊的物資暫時不必發愁了,可銀庫的銀子也快要見底了,不趕快去找胡全才弄點銀兩,下次商隊就算來了,他也付不起錢。聽說西營那個羅大順最近綁票韃子賺了不少錢,自己是不是也學一下,下次抓到真韃子不一刀砍了,賣回給胡全才?
“公爺敞亮!”那漢子欣喜道:“老爺說了,糧食、藥材等物資,想來公爺是需要的,老爺就不要了。但這次運去的銀子有二十萬兩,老爺希望公爺能賞賜一半。”
李來亨哦了一聲,又皺眉思索片刻,繼續道:“有多少糧食、藥材,多少人護衛,走哪條路線,帶隊的將領是誰,吳三桂派人來接應了嗎?”
興山,李來亨今天很開心,一支來自武昌的商隊抵達了,帶來了他急需的各種物資。興山糧食勉強能夠自給自足,但藥材、鐵料、布匹、皮毛等仍需外界輸入,一支軍隊要保持戰鬥力,這些都必不可少。洪承疇經略湖廣之前,夔東十三家和湖北的百姓來往極為密切,商路不斷,商旅不絕。洪承疇上任後對夔東十三家實行嚴格的貿易管製,禁絕了絕大部分通向興山的商路。現在,隻有湖北的部分縉紳還有膽量和能力向興山走私,這也使得李來亨不得不付出更大的代價來購買必需品。每次談及此事,李來亨都對洪承疇恨的牙根癢癢。
王啟隆失笑,自己忙活幾天,還比不上人李來亨出場的威勢。“騎兵,唉,可惜殿下養不起,也弄不到好馬……”
一旁,團長不服氣道:“騎兵也就跑的快點,真幹一仗,未必就是我第一團的對手。”
王啟隆瞥了他一眼,沒好氣道:“這是三堵牆!”他不再多說,對著已經下馬的李來亨郝搖旗快步走去,行李之後,問道:“臨國公何以至此?”
李來亨大笑道:“王將軍果然神勇,幾天就打下了勳陽,某過來的路上方才得知,當真是大快人心!”
王啟隆謙遜了幾句,李來亨道:“某確是有事要與王將軍商議……”將在興山聽到的消息說了一遍,李來亨略顯無奈道,“原以為王將軍還在掃蕩勳陽四周,不想將軍動作太快,直接將勳陽打下來了,這下,韃子未必還會從勳陽走了……”
王啟隆沉思片刻,忽然抬頭道:“末將帶了兩千五百人,勳陽一戰,幾無折損。南安侯若能借末將五千兵,加上臨國公您的三堵牆,末將以為,襄陽可破!”
李來亨瞳孔一縮,顫聲道:“你要打襄陽?”
旁邊,郝搖旗也是一臉的震驚,初生牛犢不怕虎啊,現在的年輕人,當真膽大包天。他興致勃勃道:“我對襄陽覬覦已久,但襄陽可不好打,你要是能保證拿下襄陽,別說五千兵,一萬都行,我自備糧草給你助戰。不過說好了,打下襄陽,以後得給我鎮守。”
王啟隆沉靜道:“末將本就有心在安頓好勳陽之後攻打穀城、襄陽,公爺侯爺既然到了,末將更不甘心就此退去。送給吳三桂的軍需,那就是準備用來攻打重慶的,能在湖北劫掉,就決然不能錯過。不過,為何要按照姓盧的那個縉紳的想法來行事呢?打破襄陽,我等自取,也不必再分他一半了。”
李來亨有些訕訕,搖頭道:“畢竟是人家送來的消息,不分了,是不是不太地道?”
郝搖旗再次震驚,這年輕人,心真黑,真狠,真對我老郝的胃口。他突然拍了拍王啟隆的肩膀,大笑道:“老子喜歡你小子,你就該來我們闖營,我看你打劫很有一手……”
王啟隆愕然,苦笑道:“多謝侯爺厚愛,末將蒙殿下看重,此生隻願誓死追隨殿下……”
“行了行了,老子就跟你開開玩笑,你們這些官宦子弟,就這點不爽利。”郝搖旗不耐煩道。
李來亨心累,說了半天還沒說到正題上呢。他打斷道:“王將軍可有破城之法?”
王啟隆點頭,帶著他們向炮營走去,說道:“末將不敢打包票,但破城的概率,當在七成以上。”
說著,他指了指炮營中的三個大家夥。李來亨和郝搖旗定睛看去,都是渾身一震,驚叫道:“紅夷大炮!”
團長也大為意動,喘著粗氣道:“襄陽可不小,比成都現在的人都多吧?老天,我們哪來這麽多船?”
“有船也不可能全都運走。”王啟隆微笑道,“韃子不傻,我們打下襄陽,他們肯定會調集大軍來圍剿我們,我們才多少人,還能守著襄陽不走?不過,殿下不是缺錢了嗎,襄陽城的富人應該不少,府庫估計也有錢。”
團長吞著口水,兩眼放光,仿佛已經看到襄陽庫房裏的銀子被他一箱箱的搬回成都了。他突然大聲請命道:“師帥,勳陽留一個步兵營即可,請師帥準職下率軍先行進攻穀城。”
城外,哭聲震天。華夏百姓向來安土重遷,哪怕到了後世,拆遷都是個老大難的問題,何況這還是明末。勳陽府的百姓們怨氣載道,對著守在一旁的第一師官兵們怒目而視。第一師的官兵們也不以為意,這些被韃子洗過腦的百姓將他們當作賊人,他們心知肚明,不過等他們到了成都,分到了自己的地,很快就會對他們改觀的。王啟隆擔心軍民衝突激起變故,一再強調第一師不得對百姓有絲毫冒犯,更是親自守在城外,指揮百姓們搬遷。這幾天他一直在忙著這事兒,除了安排了一個營監視穀城方向的清軍,連軍務都沒管了。
“師帥,碼頭的兄弟來報,船不夠用了。”正忙碌著,第一團的團長滿頭大汗的找來了。勳陽府數萬百姓,還帶著隨身的家當,他們就幾十條小船,已經全部裝滿了。
“派人,去房縣和興山,找臨國公和南安侯,他們還有船。現在船滿了就先出發,經過奉節的時候請文督師派船來接應。”王啟隆想了想,答道,“要盡快把百姓送走,不然我軍被釘死在勳陽動彈不得,此乃兵家大忌。對了,勳陽的守將跑掉了,穀城那邊有何動靜?”
“沒有,穀城的韃子毫無反應,職下猜測,勳陽守將沒有去穀城。”團長答道。
王啟隆閉目不答,在腦中勾畫著襄陽一帶的敵我形勢圖,半晌才道:“穀城或許不知勳陽已入我手,但這消息瞞不久,勳陽城小,百姓也少。勳陽往東是穀城,穀城狹小,一鼓可破,穀城再往東,那就是襄陽了。若是打下襄陽……”
勳陽城破的第四天,此刻的勳陽,基本已成了一座空城。按照西營和闖營當年流蕩天下的經驗,第一師將勳陽城中的百姓分為了男女營,分開送往成都。來自建昌的新兵們讓原來的禦營官兵大開眼界,這些窮怕了的小子們上房揭瓦,下地刨坑,把那些百姓藏起來的東西翻了個七七八八。第一師允許百姓攜帶私產,但這些百姓們以為還能回來,多少都藏了些東西在房子裏,這下子,倒是全都便宜了第一師。
那漢子一一告知,最後更取出一封信件,獻給李來亨,說道:“公爺的疑問,信中皆有說明。此信還請公爺現在看後燒掉,公爺若有意,還請公爺約束勳陽的大軍盡快退去,不然襄陽的車隊不敢出發……公爺決定動手的話,可派人到襄陽南北雜貨,小的最近都會在那候著。”
“不急。”王啟隆搖頭道,“我已經請南安侯派軍前來駐守勳陽了,勳陽既然打下來了,就不還給韃子了。等南安侯到了,我們全軍去穀城,一天拿下穀城,不給韃子向襄陽報信的機會。”
正說著,有士兵過來,說李來亨和郝搖旗來了。王啟隆心中奇怪,郝搖旗來了正常,李來亨怎麽也來了。他快步上前迎接,就見遠處塵頭滾滾,一支騎兵呼嘯而至,那馬蹄踏地的震動聲,讓一直有些騷動的勳陽百姓都安分了下來。
那漢子也不以為意,陪著笑又行了一禮,這才笑道:“好叫公爺知曉,小的是武昌盧老爺府上的親隨。盧老爺探聽到絕密消息,事關重大,為掩人耳目,這才讓小的跟著商隊一起來稟報公爺。”
李來亨從喉嚨裏嗯了一聲,淡淡道:“說來。”
正惆悵著,屬下來報,有個商人說有重要軍情要親口稟報。李來亨大為好奇,以往來向明軍通風報信的百姓不少,現在卻是不多了,縉紳向明軍告密的事情更是幾乎沒有過。他擺擺手,示意帶那個商人進來。人還是要見的,情報是真是假,聽聽就知道了。
不多時,一個用頭巾遮住了金錢鼠尾,長得猥瑣瘦小的漢子快步走進來,對著李來亨就打了個千兒。李來亨嘴角抽抽,抑製住自己想砍人的衝動,不悅道:“行了,韃子那套禮節就別用在本公這裏了,說說,你有什麽重要軍情?”
那漢子神神秘秘道:“我家老爺的連襟,是武昌府的同知。前幾日兩位老爺一起吃酒,同知大人跟我家老爺說,平西王軍中物資匱乏,武昌這邊籌集了一批糧食、藥材、兵甲和銀兩,很快就要起運。隻是明軍正在攻打勳陽,這批物資目前到了襄陽就停下了……”
這漢子頓了頓,見李來亨聽的兩眼放光,立時大受鼓勵,諂媚道:“國公爺明鑒,我家老爺身在曹營心在漢,對韃子恨之入骨,隻是身在敵營,不得不虛與委蛇,心中隻盼著國公能大發神威,早日打到武昌,解救被韃子欺淩的大明百姓,所以,老爺一聽到這個消息,立刻就讓小的來稟報公爺,不知公爺是否有意,將這批物資劫下來?”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