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東吳求和

字數:3046   加入書籤

A+A-




    “子明這是繆論!”
    呂蒙話剛說完,張昭就反駁道:“你是剛剛奪取了荊州,立下了大功,可你未免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若不是關羽進攻樊城,荊州空虛,你怎能奪取荊州。”
    “如今形勢不同,劉備麾下有五虎上將,即便沒有全部出征,可張飛趙雲二人,我東吳出了甘興霸,根本沒有一人能夠阻擋!”
    “張飛號稱萬人敵,能在萬軍從中取敵將首級。”
    “趙子龍當年在長阪坡救阿鬥,在曹軍十萬大軍的包圍下,殺得七進七出。”
    張昭指著呂蒙:“難不成子明以為,自己能夠和張飛趙雲相提並論?”
    此番話,得到不少大臣的同意,張飛趙雲都跟隨劉備征戰數十年了,論領兵打仗,那可不是呂蒙能夠相比的。
    更何況,此次劉備率領五萬大軍,還有沙摩柯一萬蠻兵作為援兵。
    加起來足足有六萬,荊州的守軍,撐死不過三萬,怎能抵擋劉備之勢。
    呂蒙早就聊到張昭會這麽說,淡淡的笑道:“子布說的固然有道理,我承認,我比不上張飛和趙雲。”
    “但一場戰爭的勝利,將領是關鍵,但不是絕對。”
    “我軍擁有地利人和,若不戰就先示弱,那我江東將士,以後該如何戰鬥,又怎助主公成就大業?”
    “子布一心求和,若是劉備讓我們歸還荊州,我們答應還是不答應?”
    呂蒙振振有詞道:“要是答應歸還荊州,那我江東將士們的鮮血,豈不是白流了。”
    “主公,在我回建業之前,我在蜀中的探子來報,此次劉備伐吳,遭到眾多大臣的反對,就連諸葛亮都反對劉備出兵。”
    “劉備已經讓諸葛亮留守成都,此次出兵並沒有帶諸葛亮。”
    呂蒙又看向孫權,抱拳道:“主公,此次劉備是一意孤行,沒有諸葛亮的輔佐,劉備成不了氣候,請主公允許我與劉備決戰。”
    “此戰,我定能擊敗劉備,讓劉備從此不敢再犯我江東。”
    緊接著,一個身穿盔甲地年輕小將站了出來:“主公,我認同大都督的決定,與劉備軍決戰!”
    “若是不勝,我提頭來見主公!”
    這個年輕小將,是淩操之子淩統。
    剛才一聽說劉備要伐吳,他早就想站出來請求出戰了。
    因為潘璋與他關係非常好,這次在埋伏關羽的途中,卻丟了性命,所以他要出戰劉備,為潘璋報仇。
    眾臣的目光都落在孫權身上,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孫權的手裏。
    孫權看了呂蒙一眼,隨即緩緩看向張昭:“子布,我且問你,上次偷襲荊州,你是同意的。”
    “可這次迎戰劉備,你為何要反對了呢?”
    他想知道張昭心裏的想法。
    “主公,此一時彼一時。”
    張昭說道:“劉備雖然大軍傾巢而出,但漢中的三萬大軍並沒有動,可見劉備早就做了充足的準備。”
    “襄陽有曹仁和徐晃五萬大軍,合肥有張遼十萬大軍。”
    “我軍若是與劉備開戰,曹仁徐晃張遼同時向我軍用兵,僅憑荊州的三萬大軍,如何防備?”
    “皆時,隻怕江東基業不保啊。”
    這番話一出,眾臣開始議論紛紛,孫權也開始顧慮起來。
    兩麵作戰,江東根本應顧不暇,後果也是承擔不起的。
    想到這,眾臣更傾向於求和。
    在江東做官的大臣,幾乎都是本地世族,他們心裏更在意的是自己本族的利益。
    孫劉聯盟破裂,並不符合他們的利益,所以他們心裏都不想和劉備撕破臉。
    至於荊州的得失,與他們又有什麽關係?
    呂蒙無奈的歎了一口氣,他有信心打敗劉備,但卻沒有信心與劉備和曹操同時開戰。
    畢竟他也要為江東基業著想。
    孫權見呂蒙都沉默了,就知道隻能求和,不甘地問出一句:“諸位,你們認為,該如何向劉備求和?”
    “主公,若劉備是想為關羽報仇,勢必會仇視江東。”
    諸葛瑾開口道:“我是孔明的兄長,由我去找劉備談判,劉備看在孔明的份上,不會為難於我。”
    孫權寬慰道:“好,那就有勞子瑜了。”
    “主公,還有一事。”
    “為表達我們的誠意,可將孫尚香小姐送回劉備身邊。”
    諸葛瑾又說道:“包括投降我們的傅士康。”
    “這些都沒有問題。”
    孫權點了點頭說道:“那關平呢?不一起送回給劉備嗎?他可是關羽的長子,這樣不是更能表達我們求和的誠意嗎?”
    諸葛瑾搖了搖頭:“誰都可以送去給劉備,但關平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