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常山趙子龍
字數:3933 加入書籤
“我們不是要向劉備求和嗎?那為什麽不把關平送回去給劉備?”
孫權不解道:“他可是關羽的長子,劉備的世侄,如此豈不是更能表達我們求和的誠意。”
“主公,若是劉備真想與我們江東決戰,那關平就是一張底牌。”
諸葛瑾說道:“有關平在手中,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我們就可以以此來威脅劉備。”
“關平此人,或許比荊州更有用。”
孫權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揚了揚手:“好,那就依子瑜所言。”
“子瑜,就辛苦你前往川蜀一趟了。”
隨即,孫權看向呂蒙:“子明,你即刻返回荊州,布置防務,隨時抵禦劉備。”
“同時,要時刻注意曹軍的動向,一旦曹軍動向不明,就立刻向我報信。”
雖然是主動求和,但至少這樣可以緩解江東之憂:“沒什麽事,大家都退下吧,若有要緊事,隨時向我稟報。”
眾文武紛紛退了出去,但張昭還站在下麵,久久沒有離去。
孫權疑惑道:“子布,你還有何事要說嗎?”
張昭往後看了一眼,隨即向前兩步,站在孫權旁邊,低聲道:“主公,你難道忘了,這諸葛瑾可是諸葛亮的兄長。”
“而諸葛亮在劉備軍中,深得劉備信任,是劉備的軍師。”
“這次劉備傾巢而出,聲勢浩大,諸葛瑾此次去劉備軍中,難免不會投降劉備。”
張昭一臉凝重道:“主公,你要多加防範啊。”
聽到這些話,孫權大笑一聲,毫不在意的說道:“子布,且不可胡說,我與子瑜相識多年,我信任他,他也信任我。”
“隻要我不負他,他定然不會背叛我。”
孫權對諸葛瑾是絕對的信任,哪怕他是諸葛亮的兄長,孫權也根本不擔心他會叛變。
“主公,不可如此斷言啊。”
張昭著急道:“防人之心不可無,你這麽想,不代表諸葛瑾會這麽想,還請主公慎重。”
“子布,是你不了解子瑜。”
孫權說道:“當年在柴桑之時,諸葛亮來尋求結盟共抗曹操,我便知此人是個大才。”
“原本,我是想讓子瑜勸說諸葛亮,來為江東效力,我必以國士相待。”
“可子瑜卻告訴我,諸葛亮的主子已經是劉備,以諸葛亮的大義斷然不會離劉備而去,所以無論如何,諸葛亮都不會背棄劉備而去,就像他不會背棄我一樣。”
“子瑜能說出這番言語來表達自己的忠心,又怎麽可能會去投靠劉備呢?”
“兄長在的時候,子瑜就在為江東效力,他已經是江東數十年的舊臣,所以定然不會做出無恥之事。”
孫權看了張昭一眼:“當然,我也知道,子布跟我說這些話,也是為我,為江東著想,我明白子布的心意。”
見孫權這麽信任諸葛瑾,張昭也不好說什麽,轉身退出大殿。
看著張昭離去的背影,孫權的眼神漸漸冷了下來。
剛才那些話,都是故意說給張昭聽的,但他心裏卻不是這麽想的。
這次派諸葛瑾去川蜀談判,自然會有護衛跟隨,而那些護衛,都是他的心腹。
若是諸葛瑾有什麽不臣之心,他就會立刻被護衛給斬殺!
諸葛瑾在江東為臣數十年,深知江東的秘密。
他一旦叛變,劉備就會對江東了解得一清二楚,所以孫權自然要放著諸葛瑾。
此刻川蜀,張飛作為先鋒,正帶領一萬精兵浩浩蕩蕩地前往白帝城。
關毅和荀雲還有鄧艾,也跟隨在張飛。
這也是得到劉備的允許,不過關毅隻是觀摩,不能插手軍中之手。..
張飛領軍進入白帝城後,就接管了防務,接下來就是等待劉備親率大軍道來。
此次川蜀舉國之力出兵,水陸並進,順江而下,大有一瀉千裏,直入吳郡之勢。
川蜀的水軍雖不像江東那般勇猛,但諸葛亮目光長遠,早就提前訓練了一支水軍,足有八千人,由馮習和張南統領。
此二人是劉表舊將,曾經率領過荊州水軍,戰鬥力並不弱。
來到白帝城後,張飛每日都親自操練兵馬,關毅沒有事做,就帶著荀雲和鄧艾觀察周圍的地形。
鄧艾所到之處,都會仔細觀察,甚至還會記錄下來,還會描繪成地圖。
關毅也終於明白,鄧艾為何會有膽子偷渡陰平了。
他現在都懷疑,當時的鄧艾,是不是早就偷偷去過川蜀觀察過地形。
換作任何一個人,都不敢賭,因為一旦遇到一支漢軍,那就是全軍覆沒。
可鄧艾偏偏就敢這麽做,足以證明他有多自信。
第二日,劉備帶領四萬大軍來到白帝城。
跟在劉備身後的是一位白袍將軍,氣勢逼人,全身上下散發著一股英武之氣,但他的眉目間卻收斂了肅殺之氣。
關毅看到這位將軍,心裏就有些激動。
不用多說,這就是常山趙子龍了。
雖然趙雲年紀大了,但棱角分明的臉龐,依然能夠看出他年輕時是如此的瀟灑和英俊。
進到營中,眾將坐在一起,關毅也能坐在裏麵,不過是坐在最後麵。
“諸位,我五萬大軍已全部駐紮在白帝城,前方就是梯歸,攻破梯歸後,就是荊州境內了。”
劉備看著眾將,緩緩開口道:“如果我猜的沒錯,吳軍的探子已經把消息傳到了孫權和呂蒙的耳中。”
“我軍在白帝城先休整七日,等吳軍派使臣來,看看吳軍是何態度,再做決定!”
張飛一聽,不悅的說道:“大哥,要我說,還休整幹啥。”
“先讓我領五千將士,占領梯歸,給吳軍一個下馬威。”
“想要讓吳軍求和,就必須先給他來一個大嘴巴子,不然孫權小兒還以為我們是嚇唬他,不派使臣來求和。”
張飛大大咧咧的說道:“若是吳軍不來求和,那我們豈不是白白浪費七日了。”
“張將軍多慮了,江東的張昭是求和派,如今吳軍剛剛占領荊州,還沒有穩定民心,又要擔心北方的曹操。”
馬良開口道:“吳軍斷然不會與我們開戰,以吳軍的實力,他們可承擔不起腹背受敵,所以孫權一定會派使臣來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