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人流集散,陣法為源
字數:3876 加入書籤
“道友怎麽稱呼。”
“龔萬。”
見一麵生少年上前,隻是冷冷地撇了一眼,便不再注意。
許羽甚至在一支小型隊伍中看到了一張熟悉的麵孔,正是住他隔壁的老宋。
隻一眼,他便大致判斷出了來人意圖,無非是要跟隊去往紅河坊。
夾帶幾人同去對他們而言並不是什麽困難事,且有搭夥費這樣的潛規則在,外快是惠及整支商隊的,隻要不夾帶太多無關人員,導致在野外風險變高,沒有成員會有多的怨言。
這日,許羽到得極早,天蒙蒙亮就站在了坊市口。這裏已有大量散修隊伍聚散,采藥的,挖礦的,野外探索……
待得散修們從坊外車馬行中,將拉車的牛馬牽來,栓於貨運板車之上,做好一切準備後,商隊便在銅鈴兒搖動,發出的叮當響聲中遠去。
許羽又接連等了幾支隊伍,確認了大致的行情,就如疤臉臉所說,非是熟人,隨隊隻能提前一周預定,來不了說走就走的旅行。
搭夥費要價則普遍在一到兩塊下品靈石之間,一般運送大宗礦石貨品的大型隊伍自恃戰鬥人員多,要價會高一些。
頭先龔萬給出的價格算得上是比較良心的了。
確認了行程,接下來的一周,許羽便安心煉製祛邪丹發賣,加上過去月餘所得,共攢得七枚下品靈石。
一周後的清晨,拿獸皮卷作的包袱裹上杆秤和淩霜,帶上靈石書冊,許羽帶著自己幾乎全部的身價交錢如約加入了龔萬的隊伍,踏上了前往紅河坊的旅途。
整支隊伍有裝卸兼趕車散修十人,修為均是皮肉段。
五名戰鬥散修,其中龔萬是洗髓段,其餘一血肉段,三筋骨段,筋骨段三人各自坐鎮前中後三部馬車,龔萬與那名血肉段散修靈活機動應變。
得益於靈石開路,許羽被安排在隊伍中央,若非隊伍遭遇埋伏,遭攔腰截斷,這個位置可以說是最安全的了。
除開他以外,隨隊的還有一人,是一麵有風霜之色的中年散修。
倒是他眼尖,先認出此人在他常去的那間藥材鋪偶爾碰見過幾次。
一問之下,才知對方是那位藥鋪老嫗的子侄,此去是要在紅河坊進購一批藥材,以補充藥鋪庫存。
聊得幾句,中年人便在許羽多次恰到好處的微笑附和下神色舒展開來,談意漸濃。
許羽將這種對話方式稱為捧哏,不用多說什麽,隻需一直保持興趣盎然的樣子,積極回應,就可予以對方一種心理暗示,讓其認為這場交談令雙方都十分愜意,自然也就願意多說一些。
中年散修董程在這條道上跑了不下十次,可算是此中老手,跟許羽這個坊市都沒出過的家夥說道還是綽綽有餘的。
一路談天說地,讓人感覺百裏腳程似乎都縮短了不少。
三個時辰行進百裏,即使是皮肉段的修士體能都有些吃不消,好在中途有一次休整,行程中包含的那一餐也是在這時解決,就是味道便沒什麽可稱道的了。
四個靈穀做成的大饅頭,配上風幹肉和灌於水囊中的肉湯,不至於無法下咽,但比他用丹爐煮出來的還是差了不少的,主要是為了補充體能用。
一路遭遇零星的幾隻詭譎襲擊,都被龔萬配合其餘散修有驚無險地斬殺。
多是些完全看不出人樣,四肢爬行,渾身散發著邪氣的家夥,無需贅述。
須臾間,紅河坊外圍女牆進入了視線。
遠遠地就能望見,外牆圍出的坊市入口排著一條長龍,兩名散修卡著關口一個個人收取入門費。
見許羽看向長隊有些疑惑的目光,董程微微笑道:“許小兄弟可知紅河坊與我天雷坊有何不同?”
“隻知紅河坊發展要遠好過我天雷坊,卻不知其中究竟,老哥若能告知,當願聞其詳。”
“哈哈,好說,也不是什麽隱秘消息。”
董程哈哈一笑,開懷介紹道:
“區別便在兩者防護級數上,紅河坊有三道中型陣法守護,分別為赤焰焚山陣,山河湮虛陣,乙木聚靈陣。
“其中赤焰焚山陣主殺伐,能接連吐出七七四十九道高溫靈火。單論此陣,我天雷坊也有一道天霄禦雷陣,由十三座陣基構成,可連續轟出三十六道天雷,足以與之媲美。
“而差就差在後兩道陣法上,兩者一者護衛坊市,拒詭譎邪崇於外;一者聚集靈氣,輔助修行者吐納,都是普通散修想都想不來的好處。
“所以呐,稍有些實力跟腳的自然都會選擇在安全和修行上都更有保障的紅河坊定居。”
至於淩空飛渡,非大神通之士,已少有人用於趕路。
原因無他,實是過於奢侈。
吐納靈氣本就要納入許多汙穢,消耗在趕路上,性價比著實太低。
這疤臉龔萬顯然帶了不止一次人,他指間夾著一根長生煙,唑了一口,吐出一連串的規矩:
“隨隊往返一塊下品靈石,包兩餐,單趟三個時辰腳程,隊伍會在紅河坊停留三到五天,過時不候。今趟加不了人,要來下周這時候在這裏等著就行。”
兩坊之間隔著西南地區常見的密林,隻有一條羽化仙宮以大神通修出的青石板路通行,長度逾百裏。
路麵平坦,足以讓一些符篆載具,或是馬車於其上奔馳,隻不過這些行商大部分都是為上頭跑腿,多是些苦哈哈,哪有錢供養符器馬匹。
因此,都是選擇步行的。
“不知去紅河坊,如何計費?”
許羽來前也對個中門道做了一番了解,客氣問道:
加上野外詭譎遍布,怕是羽化仙宮也統計不出治下究竟藏了多少詭譎,遇上幾隻會飛的也不是什麽稀奇事兒。
所以就是煉氣境的修士,有了短暫浮空的手段,也少有在野外使用的。
又等了一段時間,挖礦,采藥的務工隊伍走了數批,才陸陸續續有散修推著壘得高高,被黑布蓋住的板車自四麵八方匯聚而來,他們分成了規模大小不一的數支隊伍,正是許羽所等的行商隊伍。
許是為了避開人流高峰,這些商隊集結比野外務工隊伍稍晚些。
老頭背著竹簍礦鎬,正與五六個同行說笑,旁邊站著兩名抱臂冷臉的散修,背負著弓箭,厚背砍刀等物,一看便是司職於戰鬥的修士。
宋老頭談得正歡,不曾發覺許羽的目光,許羽也沒有上前與其搭話的意思。
他從中挑選了一支規模中等的商隊,走上前去。
為首的散修領隊是一名臉上有著長長刀疤的漢子,著皮甲,挎弓矢,配長刀。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