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你見過五彩斑斕的黑麽?

字數:7141   加入書籤

A+A-




    七月底的魔都依然燥熱,不刮風還好,一陣風吹過,更熱。
    葛霧喝了一大口剛用熱水衝開,卻涼絲絲的奶茶,爽。
    一手拿著電話,另一隻手在盆裏來回晃著,偶爾碰一下冷凍著的飲料,體感更爽。
    他笑道:“四哥,你見過五彩斑斕的黑麽?”
    “什麽?”
    “或者五光十色的白呢?”
    “說人話。”
    哈哈哈,
    他還沒笑,離他最近的馬歡和劉彤都忍不住了,霧哥都哪來的騷話,像什麽“五彩斑斕的黑和五光十色的白”一聽就是調戲人的,還是無良甲方對苦逼設計師們說的。
    葛霧也跟著笑起來,說道:“四哥,咱們管那麽多幹嘛,咱們是甲方,又不懂做遊戲,人物設計更是一竅不通,所以,隻管提意見要結果就好了。”
    “再說清楚點。”常仁豪道。
    “你隻管跟‘英雄榮耀’的團隊說,‘張小凡’的臉要像田東,但看上去又不能是田東,還得讓遊戲玩家們認為這就是田東,至於他們怎麽設計,有哪些困難你都不管,隻要最終結果就好。”
    “咱們是甲方,當一個隻會提要求絲毫都不懂技術難點的外行就好。”
    “這能行麽?”常仁豪倒是懂葛霧的意思了,隻要最終結果,至於你是怎麽完成的有哪些困難我都不管。
    “怎麽不行?”
    葛霧看著麵前的盆,說道:“就好比天太熱,我還想喝奶茶,可奶茶是熱的喝不下去,我什麽都不用說,就會有人想辦法解決,這就是甲方。”
    靠!
    靠!
    迎接他的自然是四隻白眼,順帶還有四隻手把他的手按在冰的凍人的飲料上。
    嘶~!
    這倆人不經逗啊,沒感受過娛樂圈大老的封殺麽,看哥們給你們小鞋穿,晚上以淚洗麵。
    “四哥,就這樣啊。”葛霧掛了電話,想著是不是給《開端》的男女主角加幾場戲,毒日頭下奔跑,體現一下劇情緊張。
    他笑吟吟的把想法說了,結果臉就被按到盆裏,美其名曰清醒清醒,編劇的第一稿是最完美的,不要畫蛇添足。
    享受過男女主角的擦臉服務,葛霧跟著他們倆開一局遊戲,果斷拖了後腿,被吐槽太菜帶不動。
    他也沒往心裏去,上保姆車睡覺去了,午休穩定也是增肥的方式。
    下午,葛霧繼續當他的工具人領導,跟幾個演員搭戲,狀態依舊神勇,沒怎麽出紕漏。
    《開端》主要講的就是女主角李詩情不知道什麽原因陷入了一場輪回,她坐的公交車會在某個固定的時間點爆炸,爆炸之後她又會出現在公交車上。
    她度過最初的迷茫後,和被動卷入這一事件的男主肖鶴雲一起打破輪回的故事。
    既然是輪回,那麽很多場景和道具其實是一樣的,拍起來相對比較容易,換場景不多,一輛公交車,一處警察辦公地點,鋒芒直接就在魔都拍了。
    這部劇對演員的演技要求比較高,畢竟相同的演員,相同的時間,要演出不同的時間線,每次發生的事件也不同,反應也要有所變化。
    對男女主角的兩個演員來說還要演出變化,或者說成長。
    假如時間允許的話,葛霧其實挺想演張警官這個角色的,難度比較大,並且他次次麵對的都是“新”的男女主角,新的爆炸桉件,他自己卻一直都是從零開始,對演員基本功要求不是一般的高。
    鋒芒的幾個能出演這個角色的,或多或少都有事演不了,要麽在其他劇組,要麽長相不合適,葛霧就把黃正給弄來了。
    所以這部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算是“蜀山劍聖”拯救“劉晉元”和跨時空拯救“唐雪見”。
    葛霧在劇組呆了一周,杜局的戲份就拍完了,《開端》也正是殺青,隻剩下剪片子。
    期間,《人間正道是滄桑》也正式在央視一套開播,這部劇宣傳的時候是以“史詩感”和“厚重感”作為重點來宣傳的,時間線從1925年一直到1949年,期間發生哪些大事,稍微懂些曆史的人都明白。
    宣發時,央視更是直接把去年第二季《跨界歌王》的先導片給剪了出來的,就是葛霧、尚強、王杏,自我介紹那部分,年齡最小的演長兄,最大的演小弟。
    這算是葛霧爆紅後的第三部電視劇了,人氣、地位更是遠超從前,觀眾們以為他會是男一號,也是抱著這種預期看的。
    結果宣傳照出現的時候,他們赫然發現,尚強飾演的楊立青在演員表的頭一位,也就是男主,葛霧的楊立仁排第二。
    “該不會葛老師有啥特殊癖好吧,又是配角?”不少人發出疑惑。
    他們翻了翻《人間》的相關詞條,出品公司,鋒芒、企鵝、潮流傳媒、恒店影視,編劇監製都是葛霧,導演朱昆也是鋒芒的導演。
    沒錯啊,出品公司鋒芒排第一,也就是它是主投,其他公司更是從沒聽說跟葛霧有過矛盾,理論上不存在投資方強行賽人的情況。
    也有人翻出了去年的一條新聞,鋒芒影視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旗下再多一名藝人,尚強。
    該不會是為了捧人吧,也隻能這麽解釋了。一小部分人是這麽認為的,沒有成為主流觀點,畢竟在大眾眼裏,娛樂圈是搶角色、強代言這種事才是正常的。
    吃瓜並沒有太久,電視劇開播了,拋開葛霧沒有出演男一號這個事實不談,觀眾還是對這部號稱“曆史感十足”的正劇很感興趣的。
    故事開頭的在一條街道上,人來人往,耍獅子的,踩高蹺的,街道兩旁是木質或者竹製的小販攤,畫麵裏出現一行字,“1925年,湘南”。
    鏡頭一轉,一身長衫的葛霧出現了,神色匆匆的走進一家茶館,進門瞬間麵無表情的盯著街上北洋軍閥的士兵,他們押解著一個人,帶著木質枷鎖,後脖子插著亡命牌。
    周圍也有茶客說話,這是革命黨,被抓到了要送去槍斃。
    接下來,葛霧坐到空桌旁的長條凳上,看著茶館裏的人。
    一個帶著紳士帽的人出現了,一聲“楊老師”告訴了觀眾們葛霧飾演楊立仁的身份。
    兩人聊著聊著就提到了,來找楊立仁的目的,刺殺三省巡閱使。
    這是掉腦袋的活,外麵遊街的革命黨就是例子。
    三省巡閱使,是北洋軍閥時期的特殊產物,劇情裏的時間裏,依然還是北洋政府當權,哪怕名存實亡,可各省的軍閥也都出自這個體係。
    真要刺殺的話,楊立仁必定會被亂槍打死,並且他楊家一大家人都得陪葬。
    楊立仁因為父親楊廷鶴曾在政府工作過的關係,提前知道了三生巡閱使將在哪裏露臉,這也是別人找他之行刺殺任務的根本原因。
    怕他不肯幹,甚至還舉了幾個人名,用他們的經曆、現在的職務身份,以對方都是大好青年來刺激楊立仁,生怕他膽怯。
    手段不見得光明,可他就是吃這一套。
    畢竟,他是一個向往新思想、新理念的舊時代封建社會的私塾先生,又是年輕氣盛的青年,為了心中理想,或者說為了完成他自己認為正確的事,為了打破時代枷鎖什麽都可以不管。
    鏡頭裏也采取黑白色彩的方式,展示了一段他的暢想,或者說幻想。
    在楊立仁的幻想中,在三生巡閱使和地方鄉紳吃飯,數百人齊聚,他在眾目睽睽之下槍殺了對方,然後光榮獻身。
    畫麵一轉,鏡頭鎖定在他的眼睛裏,滿是興奮。
    開場五分鍾,葛霧這個角色就給觀眾眼前一亮,一個衝破封建枷鎖的人,一個向往著先進思想的人。
    後麵鏡頭切到了他弟弟,楊立青,同發小一起偷走了他拜師學測繪的師傅的新鮮玩意,舶來品,相機。
    聽到某處院牆裏有唱戲的聲音,他踩著發小的肩膀爬上牆頭,拿著相機來回瞄,並且單方麵發現了提前踩點的哥哥,看上去神色有些慌張,並不知道對方在幹什麽。
    就當楊立青準備繼續看的時候,發小吃不住力,沒站穩,摔了,他自然也摔了,相機壞了。
    接著就是一通互相埋怨,兩人都被測繪師傅給開除了。
    晚上吃飯的時候,楊立仁的二妹,也就是楊立青的二姐,楊麗華從羊城回來了,身穿羊毛衫,黑色長裙,一股子新時代青春洋溢的範。
    楊麗華的歸來不光帶回來新思想,也介紹了當時的革命聖地,羊城,一片朝氣蓬勃之勢。同時也帶來一個令人尷尬或者說令人不齒的事,她懷孕了。
    未婚先孕這件事是立華單獨跟李青在房間裏說的,別人都不知道,也側麵反映了家裏麵,這姐弟倆關係更近。
    可立仁在尋找父親藏槍的過程中卻聽到了,因為藏槍地點就在立華房間的二樓。
    立青也聽到了動靜,在哥哥離開之後,也找到了那把槍。
    電視劇裏每一個鏡頭的都是有用的,跟網絡小說不同,經常會有某些作者耗費大量筆墨寫了某些劇情,過後卻一點都沒用上,不是忘了,就是水平不行,剛好,某個排骨就是此類,兩者兼有。
    重新回到劇情,楊立仁通過接頭人拿到了子彈,再次踩點準備行刺的地方,回到家後把子彈上膛放回原位,靜等刺殺時間到來。
    本來一切都是正常往前發展,假如沒出意外的話,明日就應該是他橫死當場,楊家一家老小菜市口槍斃的日子。
    可他還有個弟弟,一個在第一集中花費大量鏡頭和情節來刻畫的角色,生性頑劣,屢惹禍端,還愛顯擺。
    楊立青領著發小來家,給他展示父親的槍,在他的認知裏這把槍許久不用,裏麵也沒有子彈,所以,扣下了扳機。
    槍聲響起,剮蹭到姐姐同學的妹妹不說,還引來了北洋軍閥的士兵,護衛三生巡閱使的士兵。
    大人物到來,整個區域都戒煙,竟然有人開槍,這可是大事,按下扳機的楊立青被帶進牢獄,整個楊家當即亂作一團。
    楊立仁怕弟弟承受不住牢獄酷刑,把槍的秘密和盤托出,就準備離開老家去羊城投奔革命黨。
    他這種行為自然免不了被觀眾大罵,敢做不敢當,但這個人物算是立下了,更像一個人辦完禍事的正常反應。
    在楊立仁收拾細軟準備離家的時候,聽到了父親大罵弟弟立青,還要取出老本上下打點關係救人,他猶豫了一陣子還是吐露實情,算是挽回了一點觀眾緣。
    後麵,楊父替兒子進入牢獄,楊立青把全家都給變賣,總算是把父親給撈出來,在姐姐埋怨他拿槍闖禍之際,說話了。
    “幸好是我開的槍。”
    “怎麽說?”
    “立仁是準備行刺三生巡閱使的,真要讓他幹成了,姐你,我,咱爹,全都得陪葬。”
    原來他知道!
    聽到楊立青說這麽一番話,觀眾頓時對這個愛惹禍的主角來了興趣,雖然開槍是巧合,可後麵的判斷卻是他自己結合信息總結出來的,觀眾們也明白了開場時讓他發現楊立仁踩點那個鏡頭的作用。
    好的編劇就是如此,不會用什麽機械降神來處理問題,或者給出答桉,往往是用前麵出現過的情節來解決問題或者推進劇情。
    楊家家財消耗一空,楊立清跟著姐姐一同去了羊城,想要報考黃埔軍校,通過立華的關係,認識了瞿家人,在法蘭西留學過,接觸過共產思想的革命黨人。
    有了這個接觸,主角的未來路線就定了。
    當然,不這麽寫也不行,審核壓根不給你過,後續劇情也沒法展開。
    黃埔軍校這段劇情,通過一個個小事件,通過楊立仁、楊立青這兩兄弟的視角,將曆史上發生過的產生過深遠影響的大事給觀眾們講解出來。
    國共雙方初期合作,東征陳炯明,二次東征,廖仲愷遇害,中山艦事件,一個個出現在曆史課本上的事實就這麽給擺了出來,全程沒有絲毫拖遝。
    《重生之搏浪大時代》
    當然,這裏麵也都有楊立仁的影子,或大或小,或主觀或客觀,以他的角度來說做的都是為了中國革命事業,可卻被有心人借題發揮清除異己,運順大隊長、機槍左移五米的微操大師掌權了。
    而楊立青方麵,起初他隻是對瞿霞有愛慕之意,對瞿恩有敬重之情,並沒有什麽政治傾向,可在國黨一通不得人心的操作下,特別是讓他用槍指著瞿恩和同樣是紅黨卻是同學的穆振芳,他內心很煎熬,覺得這是不對的,哪怕是學校的命令,他依然覺得這麽幹是不對的,也為後麵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