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主簿大人

字數:3842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鴻臚寺女官 !
    林文英仰頭望天,將手中已經冷了的茶水一飲而盡,才繼續:“她當時很安靜,說這些都是討生活的經驗。”
    他忘不掉那日薛齡的眼神,是平靜清冷,也是黯然隱忍。
    他自負讀書甚多,可從薛齡這裏,他才知曉,原來很多東西是書本裏沒有的,這讓他更加敬佩她。
    他們很多人一直都隻曉得,薛家如今一門出了兩位京官,在長安是鮮花著錦;卻從來都忘了,薛家在不為人知的時候,度過的那一段十分艱難的時光。
    廳外,幾位少年對薛齡在定縣的經曆十分好奇,吵著要聽。
    薛齡隻說自己後來跟著豐羅先生學習,與他們一樣,學得都是豐羅人都懂的書籍知識。
    剛到定縣時的不適應與磨礪,十歲孩童的無助與絕望,她並不打算與人提起。
    這樣一直回答著,早已過了午飯的時間。
    等薛齡終於送走幾個少年,囑咐他們去客館用飯後,再想起來要尋魏清頤,卻發現她忙別的去了。
    此時她饑腸轆轆,見眾人都不得空,打算出去用了飯再回來。
    附近的茶館酒肆不多,她找了家餅店隨意將肚子填飽後,坐在那裏想心事。
    那日百合樓的蓮香乳鴿當真美味無匹,此後她迷戀上了乳鴿肉,尋到機會便要點一道類似的菜肴,卻再也嚐不到能與那日相似的味道。
    不僅是蓮香乳鴿,還有櫻桃酥。
    薛齡喝了口茶,是最普通的高沫,聞起來香氣撲鼻,喝下去卻差強人意。
    茶也不如那日的好。
    薛齡閉眼想了想,覺得那日一切都完美無比,似一場幻夢。隻是醒來後,蕭禮與她便遠了。
    平日裏,蕭禮隻要在京城,她兩三日便能見上一回。兩人或談公務,或並肩行一段路,她心裏都有無限喜悅。
    而這喜悅在那日被無限放大,卻仿佛也堪堪停在了黃昏將盡,兩人靜默獨處的霞光之中。
    她不知何時起,已經許久沒有見到蕭禮了。
    杜羽修說,殿下本就很少到中書省來,隻是前段時間事忙才偶爾過來兩次。
    於是她總想著往鴻臚寺跑,可這裏哪有蕭禮的影子,就連魏清頤也忙得根本沒時間同她說什麽。
    “薛大人,你在這可就太好了!”
    待薛齡有些落魄地回去,便見主簿大人正四處尋她。主簿最近升任鴻臚寺丞,隻是眾人事忙,還來不及同他正式道賀。
    薛齡正要開口與他說兩句恭賀之語,他卻示意薛齡趕緊隨他過去。
    “薛大人別忙著道賀,聽聞你午間還在,如何方才又尋不見人了?”
    鴻臚寺內管理一向嚴格,薛齡雖然是中書省的蕃書譯語人,但有一半的時間在鴻臚寺。更何況她又接替了主簿的許多工作,自然受他管束。
    薛齡有些自責,她心中煩悶,不知不覺在外多停留了片刻,倒有公幹時間外出遊樂的嫌疑。
    她趕緊誠懇的認錯,想著自己在新升任的鴻臚寺丞麵前犯了這樣的大錯,一定會被好好教訓一番。
    “如今殿下和陸大人正在廳內等候呢。”他有些著急地向前繼續走著,是怕廳中兩位久等,並沒有責怪薛齡的意思。
    薛齡大驚,自己犯的錯如此嚴重,驚動兩位主管親自前來問罪!
    兩人很快到了廳中,薛齡與他一同施禮後,陸籍笑眯眯地開口請他們坐下。
    “此次請薛大人過來,是為主簿一職。”熟悉的聲音響起,薛齡有意避開蕭禮的目光,此時終於撞上。
    他還是那日大殿中的華貴氣質,隻是威嚴中她察覺出了他的疲憊。
    可能是這幾日沒有休息好的緣故,薛齡靜靜地想著。
    陸籍很快說:“秦大人如今已經升任鴻臚寺丞,便需要有人接任主簿一職。殿下與我商定,決定請薛大人擔任。”
    原來主簿大人姓秦,大家一直稱他為主簿大人,薛齡倒是第一次知道他姓什麽。
    薛齡繼續神遊。
    “秦大人當初舉薦了薛、方兩位大人,如今薛大人已將主簿一職的責任盡數接下,想來今後必能有一番作為。”
    陸籍說完,等著薛齡開口。
    薛齡卻依舊神思不屬,麵上神情清冷如一。
    “薛大人!”
    蕭禮開口,清朗華貴的聲音有一絲提醒的意味,驚得薛齡立刻回神。
    反而是陸籍好脾氣地開口,將剛才的一番話換了個說法又講了一遍。
    薛齡趕緊清了清嗓子應下,又俯身一拜,謝過在座三人的信重,這才告退。
    第三日,薛齡帶著任命文書從中書省到了鴻臚寺。與幾位蕃書譯語人告別時,隻有杜羽修說了幾句好話,頗有義氣地送別了一番,其他人都沉默不語。
    這也不怪他們,如今蕃書譯語人中,呂瑞與最近深得聖心的辛家交好,他還是永安侯府的常客,眾人看著,都覺得空懸的主官之位早晚都是他的。
    中書省內的人都曉得,呂瑞與薛齡不睦。如今她從這裏離開,除了杜羽修,誰也沒膽子在未來主官麵前擺出一副與她相熟的模樣。
    薛齡人逢喜事精神爽,早已不看重這些。她將任命文書收在寬袖中,正式以主簿大人的身份,頗為端正地坐在鴻臚寺內,屬於她的小書房中。任命文書上除了格式不變的公文外,照例會將所任命之人過往的成績簡略的敘寫一下,作為任命的憑據。薛齡在吏部報道的時候略略瞥了一眼,自己那部分的字跡好像與
    同批其他官員的有所不同。
    她一路惦記,好奇不已,此刻終於有空閑好好看一遍。
    文書展開,吏部與鴻臚寺的印鑒具在,粗略地看了一眼負責登記官員的字跡,薛齡的目光被其中的一小段文字所吸引。
    內容無非是寫,她除了履行蕃書譯語人的職責外,還主持完成了一批典籍譯文,代任鴻臚寺主簿這一個月裏,將譯語組和隨行譯語人安排地井井有條等等。
    薛齡認真地一字字小聲讀著,腦中蕭禮提筆寫字的神情一遍遍反複著。
    作為鴻臚寺的最高負責主官,這是太子殿下親自提筆為她寫的。
    她的名字被他寫得清俊飄逸,簡單卻極富韻味。
    若將這字比作人,那每一個都是肌骨勻稱、風骨絕佳的紅塵中人,經曆連番打磨後愈發卓然而立,反而是不染塵埃之相。這樣的太子殿下,這般的蕭禮,她薛齡怎會不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