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弘文館議事

字數:3616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鴻臚寺女官 !
    “您就是太子妃?”館主大人雖未見過麵前的女子,卻知曉薛齡此人的事跡。
    薛齡點頭,依舊平靜謙和地看著麵前官員,神色清冷。
    “若您一來便說明身份,便不用如此費一番口舌。”館主笑道。
    薛齡按住了他要起身行禮的手勢,朝他指了指自己的官袍。館主立刻明白,麵前這女子是以主簿的身份來見他,於是他也不再多禮,隻是看她的眼神中多了一分敬佩。
    “這番話下官遲早要說。剛才在廳外聽您同學生講起,這才與您直接提了。”
    館主大人點頭,複又有些擔憂:“隻是弘文館中並無人通曉豐羅語,該當如何交流?據本官所知,你鴻臚寺中的譯語人一向不足啊。”
    “大人且寬心,鴻臚寺客館內有一批豐羅留學生,他們已有一定的漢語基礎,簡單的交流全無問題。”薛齡對賀蘭亭這一群少年人的漢語水平十分有自信。
    “大人的意思,是想讓弘文館來傳道授業?”館主了然
    “正是。”
    館主想了想答道:“正好,所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薛大人瞧著剛才那些學生怎麽樣?”
    弘文館內的學子都不是一般人,裏麵身份最低的也都是王侯公子。
    “幾位留學生也都來自豐羅權貴之家,與弘文館內的學子們年紀亦相仿,相信各位相處起來也容易些。”
    兩人雖然從未見過,但有了薛齡進門時的一番鋪墊,此時談起豐羅留學生來,想法都頗有默契,很快便商定了具體的授課人選和大致內容。
    最後,館主大人聽說賀蘭亭幾人有意做譯語人,十分開懷,索性對留學生們開放弘文館,請他們定期到這裏上課。
    薛齡大喜,“打發”走了這一群精力旺盛的學生,她每日在鴻臚寺就能安靜不少了。
    館主大人親自將薛齡送出弘文館的時候,天色還早。弘文館不遠處,兩個小廝打扮的人見薛齡出來,安靜地跟在她身後不遠處。
    這原本是蕭禮的意思。中秋宴時,辛雪鶯對她的敵意昭然若揭,之後朝堂之上,辛尚書等人雖未直接同薛齡撕破臉,但碰上了定然要爭個高下才罷休。蕭禮看在眼中,自然知道這些人慣使哪些
    陰詭伎倆,除了提醒薛齡小心防備以外,還將自己的九名近衛中的四位派到薛齡身邊,希望能時刻互她周全。隻是薛齡一個小小七品官,每日來往於鴻臚寺實在沒必要帶太多扈從,於是隻在出門時讓兩名近衛喬裝跟著。其餘兩位她仔細叮囑過,讓他們不到萬不得已之時,千萬不
    可露麵。除了不想太過張揚外,這也是薛齡想要保存實力的一個辦法。此時薛齡披了一件外袍,將青碧色官服遮住,這才換上了玩館出來再經過兩條窄巷,珍味閣就在不遠處了,她很喜歡這家的糕點,味道與之前的櫻桃酥
    不相上下。
    此時珍味閣內隻有三三兩兩地食客,這家店主人很奇怪,平時隻賣新鮮出爐的糕點,但凡糕點冷了便不再售賣,花雙倍的價錢也不行。
    薛齡要了一份桂花蒸糕坐在那裏安靜吃著,店中小二閑暇無事,便笑嗬嗬給她端了一壺茶來。
    “阿娘,孩兒也想當太子妃!”奶聲奶氣地聲音響起,薛齡剛到嘴邊的糕直接吞了下去。
    她定了定神循聲望去,見邊上一桌婦人帶著兩個孩子。
    那婦人看起來十分寬和,笑著問剛才說話的那個女孩:“為什麽呢?”
    “阿爹上回同我說,他在酒樓見過太子妃!”旁邊的男孩吃完嘴裏的糕,立刻搶著說。
    女孩也跟著說:“阿爹說太子妃特別厲害,知道的特別多。”
    “可是太子殿下已經有太子妃了。”婦人看薛齡看過來,朝她笑笑,繼續逗兩個孩子。
    “哎呀,我就要當太子妃。”小女孩不以為意地說。
    小男孩急了,也大聲開口,仿佛壓過妹妹的聲音就能贏:“那我也要當太子妃!”
    薛齡見兩個孩子實在可愛,笑著將蒸糕端過去分給他們。
    兩個孩子大方謝過,覺得眼前的這個女扮男裝的姐姐很是親切。
    “做太子妃是要嫁給太子殿下的呀。”薛齡輕聲提醒男孩。
    男孩要了搖頭,邊上的女孩也搖了搖頭,然後繼續吃點心。
    婦人好脾氣地幫兩個孩子解釋:“家裏有一本《豐羅誌怪》,這兩個娃娃正是識字的時候,一遍遍地看,還纏著我和他們爹問東問西的。”
    兩個孩子晶亮的眼睛看著薛齡,忙著吃糕也不忘偷偷瞧她,十分好奇。婦人有些不好意思地低笑著說:“嗨……我們哪知道這些,就讓他們去問鄰居秀才,那秀才說這書是太子妃……什麽……嗯……”可她哪裏記得清這其中的彎彎繞繞,說到一
    半含糊了起來。
    “豐羅語譯成漢語。”薛齡看她想了很久也不知如何說,索性替她說了。
    “對對對!秀才也是這樣說的!”
    男孩聽到這,立刻打開了話匣子:“秀才哥哥特別厲害,可是他說太子妃比他還厲害。”
    “所以你也想做太子妃?”薛齡有些好笑地說。
    想不到她偶然遇見的男孩女孩,在糕點鋪裏說著要嫁給蕭禮的話,實在是今日大大的奇遇。
    男孩從大人們的語氣中察覺出了不對,想了想飛快補充:“反正就是太子妃那樣的人!”
    “對!”女孩立刻讚成。
    “對什麽對!”永安侯府內,世子夫人將桌上的古舊青瓷瓶拂到了地上。
    “夫人當心!這青瓷瓶是世子的心愛之物啊……”一個書生打扮的壯年文士說。
    辛雪鶯指著那人的鼻子,盛氣淩人:“你閉嘴!”
    書房內重新陷入寂靜後,女子從案幾上拿了一疊紙,看了看指著另一人問道:“你說!這納才之法該如何實施?”
    被點名的是一位老者,隻見他囁嚅半晌,才開口試探道:“或許請陛下寫國書一封,呈給豐羅陛下?”
    “接著說!”辛雪鶯有些不耐煩。前日陛下問起她和辛尚書《二策》之事,希望他二人著手準備具體可行之法。辛尚書推說最近正忙著戶部的公事,陛下便指名要辛雪鶯來負責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