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那氏(7)
字數:4362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明月如霜:全3冊 !
朱明月不由得多看了地上那人兩眼。
“在下不過是在那氏府上討口飯吃。王爺如何就這麽咄咄逼人、趕盡殺絕……”李四疼得渾身顫抖,抻著脖子嚎叫。
沐晟冷笑道:“靠得大樹好乘涼,可你貪心不足,明搶暗偷,這口飯,吃得有些牙磣吧!”
一句話就戳到了軟肋。李四緊咬牙關,死撐道:“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年頭不論是馬幫還是走貨商人,無非都是刀尖兒上舔血的日子。投奔了那氏土官府,起碼有個依仗!”
打狗還要看主人。
沐晟不怒反笑,從他肩上抬起腳:“這麽硬氣,那你來這兒作甚?”
李四得了些喘息,吐了兩口血沫,道:“還不是王爺的計謀高啊……大張旗鼓地來了東川不說,立刻就抓了一個張三,利用他在東川附近的幾個府城裏到處的攪和。幾日來,走貨的老線兒不斷地放出風聲,在下不露麵行麽!”
東川府裏無端出了一件贓物,還是不久前茶商遭搶的東西,這在走貨行當裏引起一片騷動。隨後證明,東西是張三出手的,行裏的人卻都知道李四才是他的貨源。於是在官府不分青紅皂白地大肆搜查之下,不願意被連累的同行們紛紛把人給供了出來。
而一直沒再露麵的祿弘銘,就是奉了沐晟的命,在全力抓捕川蜀的走貨商。
“老三被抓了,然後知情的、不知情的走貨人,全部被祿氏土司府的武士帶走審問,一夜之間,走貨行內被王爺攪得天翻地覆,任憑我狡兔三窟,也再沒了容身之地。而元江府的人又一直在挖地三尺地找我,要殺人滅口。我成了眾矢之的,現在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李四痛心疾首地說完,沐晟冷冷地笑道:“原來你不是來示威的,是來投誠的。可你這麽心不甘情不願,也就不必勉強了。”
沐晟說罷,冷冷的目光從他身上掃過去,“這樣吧,你留下一條胳膊、一條腿,本王就放你生路,讓你帶著你這個同伴,從哪兒來滾回哪兒去。”
現在走,就是一個死。
張三嚇得跪地磕頭,痛哭流涕。李四捂著被紮出兩個血窟窿的胳膊,掙紮著爬到張三身邊,煞白著臉道:“行了,別磕了。老三,落到這步田地是我對不起你,你若想走,我就把這胳膊腿賠給黔寧王府,也算是對你的補償。”
張三號啕大哭:“現在還說這些幹什麽!當初跟你說別給元江府做事,你偏不聽,現在好了吧,把命都要搭進去了。”
李四喊道:“我不像你,我全家老小都在元江,不想做也得做,身不由己。我能怎樣?”
這些話,明顯是說給沐晟聽的。
那廂,男子睨著視線,淡淡地笑道:“可真感人啊。但是雇你的那戶人家,也知道你鼠竊狗偷,吃裏爬外,用東家的好處來填自己的私囊嗎?要是知道的話,第一個死的就是你‘全家老小’吧,那你還在這兒號喪,不趕緊滾回元江收屍去。”
那件白玉杯是怎麽流到外麵的?如果不是李四在搶完貨物之後,手腳不幹淨,黔寧王府很難找到將匪寇與元江府連接起來的蛛絲馬跡。而張三一直是安全的。因為被搶的貨物多是由李四經手,分門別類,上麵的人不會知道究竟有什麽。以至於在白玉杯的事情發生之後,元江府沒有貿然出動。可李四在聞到風聲時就藏了起來,從此脫離元江的掌控,而今隨著他的現身,元江那氏自然也跟著浮出水麵。
一旁的張三聽得直抽冷氣。
李四緊緊地抿嘴,露出一抹陰森森的憤懣來,“沒有小的吃裏爬外,王爺怎會知道那夥所謂的匪寇,其實是那氏族人假扮的……沒錯,這回曲靖和東川交接處那批貨,是小的領人去搶的,埋伏在半路,很順利就得了手。事後貨物分半,散貨一批、值錢的一批。”
東西太多,路途甚遠,不可能全部運回元江府。除了其中最值錢的器皿、皮毛、藥材和綢緞被來接應的人取走,其餘的像茶葉、馬匹……有地方藏的就藏起來,沒地方藏的都就地銷毀。還有一部分也直接賣給了當地的走貨商。
李四說到此,盯著地上的某一處,惡狠狠地說道:“除了部分散貨,小的也有自己的藏貨地。如果王爺能保我二人和家眷離開雲南、遠離那氏家族的勢力範圍,小的願意把幾處地點都告訴王爺。”
不僅是他的,還有另外幾個頭目的。
如此明顯的分贓暗示,碰上剛強直理的廉官,早就火冒三丈、拍案而起,換成孫兆康之流,也要擺個麵子,然後在心裏默默地盤算同流合汙。沐晟聞言,卻說出一句連李四都沒料到的話:
“好東西都進了人家嘴裏,留下的不過是殘羹剩飯。你以為黔寧王府就是這麽好打發的?”
李四古怪地看著他,“可所有值錢的貨都已經在元江府了。”
“本王知道,”沐晟睨著視線,“本王還知道,劫掠來的贓物一般不放在土司府宅,而是運到了廣掌泊,在南弄河畔。”
“廣掌泊”是擺夷族語的說法,意為“白象山”,與“南弄河畔”一樣,都是那氏土司的家族禁地,一直被諱莫如深,就連那氏貴族都不允許隨便進出。
李四一臉難以置信地問道:“王爺怎麽會知道得如此清楚……”
沐晟意味深長地看著他:“所以,眼光要放得遠一點。”
什麽意思?不是要給那些被搶的商賈討回公道嗎?或者說給元江府一個狠狠的教訓……
李四和張三交換了個眼色,前者道:“王爺好大的胃口啊,不光是衝著那批東西,莫非還要把那氏土司府連鍋端了?”
那氏一族雄踞在元江百年,百年經營,家底厚得嚇人。若真將那氏連年積累的財富收入囊中,足夠黔寧王府雄霸整個西南。可沐晟是雲南的封疆大吏,而沐家軍是朝廷的軍隊,這樣的做法,跟土賊盜匪又有什麽區別?
但轉念一想,地方官兵出動剿匪一向不是因為這個嗎,捉了賊,才好分贓。
“凡世間財路,多歸於權門。縱容了幾十年,也該好好管教一下了。”
陽光刺破水麵萬點波光如碎金,那臨湖逆光而立的男子隱約含笑,乍暖還寒。
李四驚目:“可是這麽多年來,就算雲南府也一樣惹不起元江府。王爺又是新嗣位的藩主,拿什麽跟人家硬碰硬?”
張三使勁拽了李四一下,示意他小心說話。李四卻不聽:“幾百年了,那氏土司府存在了幾百年不是沒有道理的。別人不知道,小的這兩年在府裏麵擔任一個守備武職,親眼所見來府中納貢的土司就不下七八個,更別說還有數量不少的幕府家族都與那氏一直交好。”
西南這個地方,幾方土司府連成一片,傷一個,會連帶著牽動很多個。而當今天子初登大寶,百廢待興,根本就不宜動兵,否則元江府假冒匪寇搶掠了十三個府城的茶商犯下此等大罪,黔寧王府早就請旨攻打了。
李四說完這些話,連一側的朱明月都不禁側目。
想不到在走貨這一行裏,還藏著一個韜光養晦的人。
“都說元江府不好惹,所有的人都避之而唯恐不及,有多厲害?”
沐晟轉過身來,眸深如淵:“那九幽的確是個人物,在他的經營下元江府日益強盛,卻也膽大包天,肆意妄為到連朝廷都敢不放在眼裏——正所謂物極必反、月盈則虧,一個元江能被分割為瀾滄和猛海兩大勢力,其實就已經很說明問題了。而今的那氏土司府正處於極盛時,也意味著覆滅的時候就快到了,不是嗎……”
那個名字,讓四周陡然冷窒了下來。
寫在朝廷詔書上、皇帝禦筆欽封的元江府土司,是那直的長子,世襲土知府職位的那榮。從來都不是那個名字。然而“那九幽”三個字卻似有無限的威壓,張三吞咽了一下,大氣都不敢喘;李四則是整張臉變色,繃著嘴角有些噤若寒蟬。
“王爺這是想做什麽?”李四惶惑道。
沐晟負手立在近處,眼底淡淡含著的笑不帶一絲溫度,“你有一句話說得沒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元江府坐擁金山,想要分一杯羹,是不是就得跟那氏土司府拚命?西南邊陲的勢力這麽多,到時割據混戰的景象一定會相當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