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二章 越嶲商談

字數:6928   加入書籤

A+A-




    “夷王,漢人太過分了!”
    諸多夷部頭領齊聚越嶲夷王高定所在的邛都城,七嘴八舌地議論起近來的部落亂象。
    被他們扭送去漢家營寨的奴隸們,如今強勢歸來,不僅趾高氣昂地站在他們麵前耀武揚威,更是提出了贖買奴隸的無理要求,有的部落因此發生了小規模的械鬥。
    這讓曾經作為主人的他們百般憤怒,無法坐視這些往日低賤的奴隸與自己平起平坐。
    但畏怯於那麵漢家旌旗的震懾力,這些部落頭領最終咬著牙將那份屈辱吞入腹中,帶著滿腔怒火來到了邛都,想要請夷王高定主持公道。
    他們雖然從來瞧不起奴隸,卻也知道一旦部落裏失去了奴隸們的勞作,大半事務都會陷入到停滯當中,他們也會失去最重要的給養。
    尤其是此番被贖買的奴隸大多是婦孺,他們可是一個部落壯大的重要組成部分,婦女能夠為他們誕生下一代的勇士,稚童稍稍培養就能成為騎馬作戰的勇士。
    他們不能坐視這些財富的丟失!
    高定被這些嘈雜的聲音擾的不勝其煩,但親眼見到了牂柯朱褒和益州郡雍氏的悲慘結局,所以萬不會帶著這些人去觸漢軍的黴頭,否則倒黴的第一個就是他這位越嶲夷王。
    再者,穀昌一戰中讓高定看到了這些奴隸的英勇,他們在漢軍的旗幟下,表現出了不遜於逐步勇士的戰鬥力,這讓本就對漢軍心存畏忌的高定保持了幾分冷靜。
    高定的目光掃過眾多頭領,用著冷厲的聲音反問道:“我們的勇士曾為漢軍出生入死,如今到了收獲的季節,難道自己要點上去一把火不成!”
    高定的話就像是一盆冷水澆在了他們的頭上。
    是啊,他們的部落損失了那麽多的勇士,才讓漢家軍隊欠下了一筆海量的軍費,如今正是討要回來的時候,是不能夠節外生枝。
    高定見他們安靜下來,接著說道:“本王已經接到了漢軍的來信,漢家的那位寧遠將軍不日將抵達邛都城,與本王商議越嶲自治以及償還軍費一事……”
    說這,高定站了起來用著警告的目光掃了他們一眼,提醒道:“這個節骨眼上,諸位頭領還是消停一點,若是有人影響了越嶲諸部今年的收成,休怪本王和其他頭領不講舊日情誼了!”
    一聽到這話,其他小部落的頭領紛紛承諾道:“我等聽從夷王的號令!”
    見到眾人臣服在自己的麵前,高定心滿意足地點點頭,然後坐了下來,對身旁鄂煥吩咐道:“鄂煥將軍,傳本王的命令,號召越嶲諸部的頭領前來邛都會和,牂柯那邊的幾大部落也要派人通知一聲……”
    手持方天畫戟的鄂煥點了點頭。
    揮手遣散了眾人以後,高定突然變得沉默了下來,他在深思,漢家軍隊已經欠下了越嶲諸部將近五百萬石的糧食。
    這樣數字的糧食若是堆積起來,堪比高山神一般偉岸的身影。
    足以保證越嶲諸部在未來的十年內衣食無憂!
    但高定卻忽然覺得工於算計的漢人,怎麽會把這麽多的糧食白白地償還給越嶲諸部呢?
    若是換做自己,高定覺得自己一定會千方百計地討價還價……
    相比自己所能得到的巨大利益,些許奴隸的損失並算不得什麽,高定能忍下,前提是漢軍償還他該得到的巨額軍費。
    ……
    ……
    三日之後,衛弘率領漢軍長達數裏的車隊,沿著孫水逆流而上,抵達越嶲郡的核心區邛都一帶。
    作為一曲之長,阿刺的漢話已經十分熟練:“卑職阿刺,率領部下特來迎接衛將軍!”
    衛弘點了點頭,先前便傳話給邛都周邊的漢家夷卒,除了接應自己外,還要在邛都城周圍找到合適的紮營地點。
    衛弘並不打算進入邛都城與越嶲諸部商談,因為那不是一個發揮客場優勢的好地方。
    阿刺已經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地方,就在邛都城南的大澤邛海南岸,那裏依山傍水,地勢平緩,符合衛弘提出的要求。
    阿刺作為向導,將衛弘所帶的大隊人馬帶到了邛海,然後衛弘指派他為漢軍使者,進入邛都城內邀請越嶲夷王及諸部頭領前來商談。
    ……
    ……
    高定沒有想到,衛弘帶著漢軍都已經走到了大門口了,居然還停了下來,反過來還要他帶領越嶲諸部出城商談。
    耍的什麽把戲?
    高定可不認為衛弘是膽怯了,畢竟堂琅城內的當初景象還曆曆在目,如今漢軍勢大,做起事來反而畏畏縮縮。
    高定認為這並不是一個好苗頭。
    不過那位衛將軍既然帶著人馬遠道而來了,高定作為更為迫切的債主,自然不會計較這區區小事,反正一切都在自己的地盤上。
    他的身邊有南中第一勇將鄂煥,這還有什麽值得畏懼的東西呢?
    稍稍權衡之後,高定就選擇召集各部頭領,出城迎接遠道而來的漢軍使團。
    隻是……
    高定瞧著漢軍派來的使者,他的手臂上還有著專屬於高定部落的奴隸印記,在看到他這位越嶲夷王的時候,竟然沒有流露出絲毫的畏怯……
    這讓高定很不適應,終於是體會到了那些部落頭領對奴隸翻身的憤怒。
    但高定很好的將這份慍怒壓製在了心底。
    ……
    ……
    安郡安營紮寨的速度令高定歎為觀止,不過剛剛到來邛海大半日的功夫,一座容納兩千多人的營寨便拔地而起。
    穿過這座井然有序的漢軍營寨,高定帶著諸部頭領來到了邛海南岸邊,漢家那位寧遠將軍早就等候在此。
    見到高定領著人到來,衛弘起身來迎,直接開門見山道:“夷王,今日前來就是回報越嶲諸部曾經的義援漢軍。”
    聽見衛弘主動說起這件事,高定心中的大石頭終於是放了下來,笑著擺了擺手不再追問衛弘為何會在邛海南岸設置商談地點。
    順著漢軍侍從的指引,高定及諸部頭領按照各自的次序坐下。
    衛弘寒暄了幾句後,就直奔主題說道:“夷王,不知昔日助援漢軍的軍費賬目可否算清?”
    高定點了點頭,不敢怠慢,立即報出了早就準備好的數字:“越嶲諸部共參與牂柯、益州兩場戰事,按照漢家給予的軍費標準,已經欠下越嶲諸郡四百多萬石的糧食。”
    越嶲諸部沒有統一的語言和文字,計算水平大多還停留在結繩記事,但卻明白四百萬石糧食已經堪比高山神的體量。
    高定的話音剛剛落下,卻聽衛弘徑直反駁道:“夷王這筆賬多半是算錯了,在漢家精於數算的官府吏手下得出的結果,可並不是這個數字。”
    文言,高定剛送到嘴邊的美酒突然一滯,抬起眼皮看著衛弘打量了好一陣子,認為這是衛弘準備殺價的前奏了。
    高定將手中的美酒一飲而盡,還沒放下酒盞的時候,就聽見衛弘接著說道:“考慮到越嶲諸部在戰爭中的全部折損和應得獎賞,漢軍算出的欠款是在四百六十萬石糧草。”
    “四百六十萬石……”
    那些聽到衛弘先前所言的諸部頭領,在咬緊了牙齒準備暴怒之際,卻聽到了這個意外的數字,頓時麵麵相覷起來,不見了絲毫之前的怒容。
    他們都是各大部落的頭目,與漢軍打交道久矣,即便是最愚笨的人,也能聽出四百六十萬石要比四百萬石多出一大截。
    漢軍怎麽會如此大方?不往下壓價也就算了,居然還要向上抬價。
    高定徑直反問道:“衛將軍此話當真?”
    衛弘挑了挑眉,然後舉起酒盞對高定及諸部頭領道:“漢家朝廷對待自己人,從不吝嗇!”
    高定也舉起自己桌桉前的酒盞,回報衛弘的康慨:“敬大漢皇帝!”
    其他越嶲諸部的頭領也紛紛緊隨其後:“敬大漢皇帝!”
    一盞酒罷,衛弘接著說道:“考慮到糧產有限,運輸損耗以及分期償還這些問題,大漢虧欠越嶲諸部的軍費取個整,以五百萬石糧草為數,分為十年還清,夷王和諸部頭領覺得如何呢?”
    高定和諸部頭領對視了一眼,並沒有人對漢家將軍的提議表現出否定的意味。
    每年五十萬石的糧草,足夠支撐起大半部民的給養。
    若是漢軍真的將全部糧食的欠款一次性還給了越嶲諸部,且不說漢軍有沒有這樣的實力,就論越嶲諸部沒有良好的倉儲技術,無法接納這麽多的糧食。
    高定代眾人答應下了這樁事:“好!此事就依衛將軍所言。”
    衛弘接著對高定說道:“至於夷王所請封一事,大漢天子與諸葛丞相也已應允,答應越嶲郡由夷王統領諸部自治,雙方以瀘水東段為界,越嶲諸部隻需每年上貢少量當地特產,瀘水東段由雙方共同使用和維護……”
    越嶲郡與朱提郡的分界線便是瀘水,除了先前侵占的堂琅城,越嶲諸部在瀘水以東並沒有什麽中大型的領地,漢家提出的以瀘水為界的要求並不算過分。
    高定在猶豫瀘水使用權的問題。
    漢家子民以農耕為主,他們重視水利,對用水量極大,允許他們使用瀘水是不是對高山神的褻瀆?
    高定不是鼠目寸光的傻子,一旦將瀘水交付給漢軍使用,對越嶲諸部的威脅和隱患勢必愈演愈烈。
    但此時此刻高定才發現,自己竟然無從反駁漢家朝廷的任何提議。
    無論是現在屯聚南中諸郡的漢家兵力,亦或者是漢家朝廷帶給自己的巨大利益,都讓高定的反對漢軍使用瀘水的理由看起來微不足道。
    起碼,大多數頭領在聽聞漢軍大幅度提高了他們應得的糧食欠款後,並不糾結於漢軍能否使用瀘水。
    在他們看來,山林湖河都是高山神對子民的恩賜,哪怕是最為低賤的奴隸,都能求取高山神的恩賜。
    高定還未發言,但他們的竊竊私語聲已經暴露了他們臣服於漢家巨大利益的短見。
    在這種情況下,高定已經不得不同意衛弘提出的所有要求,因為他拿出的籌碼已經足夠大了。
    衛弘揮了揮手,讓漢軍士卒抬進來十來個大箱子。
    看著四個孔武有力的漢軍士卒抬著大箱子十分吃力的表現,眾多夷部頭領紛紛側目,想要看清楚漢家將軍拿出了什麽東西。
    漢軍士卒沒有賣關子,直接打開了那些木箱子,裏麵裝著滿滿的金黃色錢幣。
    衛弘徑直走到這些箱子的麵前,拿出裏麵的一貫“天漢通寶”,解開了穿錢的繩子後,讓身邊的士卒各自捧著一把“天漢通寶”到那些夷部頭領的麵前。
    衛弘高聲道:“這是大漢賜予越嶲諸部的軍費憑證,叫做天漢通寶。大漢朝廷會在瀘水東岸築造多座口岸,無論是誰,隻要拿著這一枚天漢通寶到來,就能兌換一鬥糧食!”
    高定看著麵前的小小一枚天漢通寶,精致的鑄造技藝遠超高定見過的任何漢家錢幣。
    但無論是上麵刻著的字是“天漢通寶”還是“五銖”等,高定都覺得此類漢家錢幣不足信也!
    高定放下了酒盞,看著麵麵相覷的諸部頭領,終是看著衛弘厲聲問道:“漢家朝廷賜下的這錢幣確實好看,隻不過本王在擔心,怕用不了多長時間,這一枚天漢通寶就連半升糧食都換不到了……”
    高定這話一出,讓先前不明所以的諸部頭領紛紛對衛弘怒目而視。
    難怪漢家朝廷絲毫不克扣他們的軍費欠款。
    原來竟然打著這麽陰險的算盤!
    都說漢人奸詐陰險,今日一見果然如是!
    但讓他們意外的是,被夷王拆穿把戲的漢家將軍沒有絲毫的惱怒,而是一如往常的平澹麵容解釋道:“天漢通寶可不是錢幣,而是漢家給予越嶲諸部的憑證!”
    “起碼在十年以內,若越嶲諸部的部民拿著一枚天漢通寶不能換來一鬥糧食,本將軍願受天人共戮!”
    聽著衛弘立下如此重誓,高定和那些諸部頭領紛紛動容,瞧著麵前那些天漢通寶,終是什麽話也沒有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