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七章 諸葛亮出兵

字數:6976   加入書籤

A+A-




    建興二年八月,成都一場大雨後。
    諸葛亮站在成都的城頭上,遙望天際,入目之處皆是一片青黃之色,在夏秋交際的雨後,茁壯成長著。
    今歲應該是一個不錯的收成。
    諸葛亮心中更加堅定了某些想法。
    最近一個月以來,各種消息紛至遝來。
    首先是駐守益州郡的庲降都督李恢來報,蠻王孟獲起蠻兵十萬,攻打南中邊境。
    思路客
    其次是大漢安插在逆魏的密探來報,逆魏境內兵馬調動頻繁,關中、北塞、淮泗都有大規模的行軍演練,不難猜測逆魏將有一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自去歲尹始,大漢與東吳多次互派使者,早已經彌合了夷陵之戰造成的兩國間隙,如今兩國再結盟好,互通有無,早就已經引起了逆魏的忌憚。
    逆魏雖強,但終究不可能同時開辟兩條戰線,隻能逐一擊破,但諸葛亮無法揣測出逆魏此番劍指何方。
    無法摸清逆魏的兵馬動向,謹慎的諸葛亮便不會輕易地邁出下一步。
    好在蔣琬帶來了確定的消息:“丞相,逆魏密探帶來了消息,言逆魏之主曹丕已至壽春,並向廣陵行進!”
    “天助吾也!”
    聽到這個消息後,諸葛亮神色一振。
    不得不承認,逆魏曹氏一族確實是名將輩出,曹氏父子倆皆是不可多得的統帥之才。
    如今曹丕親至壽春,甚至還要抵達廣陵,此番逆魏將要出兵吳國不言而喻。
    逆魏兩線戰場勢必一攻一守,淮泗戰場為攻,那關中一線就是防守為主了。
    大概是想到了某些人正在為了籌糧忙得焦頭爛額,諸葛亮嘴角一揚,對蔣琬囑咐道:“公琰啊,派出細作去荊州和江東一帶,散出謠言,言明今歲蜀中大旱,恐將絕收矣。”
    蔣琬聞言,麵色一愣,稍稍想清楚丞相的用意之後,蔣琬笑著將這樁事應下來。
    一旦得到了確切的消息,諸葛亮便不再耽擱,下了成都城牆後,直接召集百官,入奏天子劉禪,召開大朝議,商議軍國大事。
    百官到來之後,諸葛亮直接率先發言:“臣觀南蠻不服,實國家之大患也。臣當自領大軍,前去征討。”
    坐在寶座上的劉禪十分著急的說道:“東有孫權,北有曹丕,今相父棄朕而去,倘吳、魏來攻,如之奈何?”
    諸葛亮回道:“東吳方與大漢講和,料無異心;若有異心,李嚴在白帝城,此人可當陸遜也。再者……”
    大概是為了安撫眾人的心憂之處,諸葛亮直接將最近得來的消息告知眾人:“臣已得到密報,逆魏曹丕親自領軍至壽春、廣陵一帶,魏吳之戰一觸即發,蜀中無憂矣!”
    “當然,防止逆魏聲東擊西,臣已有籌劃,有馬超守把漢中諸處關口,不必憂也。臣又留關興、張包等分兩軍為救應,保陛下萬無一失。今臣先去掃蕩蠻方,然後北伐,以圖中原,報先帝三顧之恩,托孤之重。”
    馬超去歲病故的消息因為各種緣由,還未傳散開。
    作為大漢獨當一麵的旗幟,馬超縱然身死,但威名仍舊震懾於雍涼之地。
    劉禪聽聞諸葛亮確實已經安排妥當,心中的憂慮已經消緩大半:“朕年幼無知,惟相父斟酌行之。”
    與諸葛亮並列的王連站出來提醒道:“南方不毛之地,瘴疫之鄉,丞相秉鈞衡之重任,而自遠征,非所宜也。且孟獲等乃疥癬之疾,庲降都督李恢持兵穩重,寧遠將軍衛弘用兵奇詭,不若丞相派遣一名大將率軍南援,此事必然成功。”
    諸葛亮看了一眼王連,大概是明白王連心中的顧慮,諸葛亮歎了一口氣後,終是十分堅定地說道:“南蠻之地,離國甚遠,人多不習王化,收伏甚難,吾當親去征之。可剛可柔,別有斟酌,非可容易托人。”
    “丞相……”
    王連還想苦勸,但看著諸葛亮堅毅的神色,王連話到了嘴邊,最終還是沒有說出口。
    王連覺得自己身負先帝的信重,即便明知道諸葛亮的赤膽忠心,但王連亦不能坐視諸葛亮的一家獨大。
    別的不說,一旦諸葛丞相在朝堂上一言九鼎,沒有讓人質疑的餘地,無論其忠心與否,對坐在帝位上的天子劉禪來說,都絕非是一件好事。
    身為漢家老臣,王連覺得自己有必要做一麵銅鏡,為丞相正衣冠!
    但此時此刻,王連卻遲疑了,覺得諸葛丞相在這間事情上,無論是用心,還是籌謀,都讓王連無從反駁起。
    唯一令王連不滿的,就是諸葛丞相選擇了親自征伐南疆。
    若有可能,王連願意自己替代諸葛亮前往南疆,隻是近來王連愈發覺得自己大限將至,恐怕一副殘軀再也抵達不了南疆的大地上了。
    瞧著王連終是退步不言,朝堂之上再無反對丞相諸葛亮要親征南疆蠻族的聲音。
    退朝之後,天子劉禪隱入深宮,丞相諸葛亮乃至群臣移步至相府商談接下來的出兵具體事宜。
    相府內,諸葛亮坐在主位上,目光掃了一圈眾人後,搖動了一下手中羽扇,示意東曹掾蔣琬將南中諸郡的狀況告知眾人。
    隻聽蔣琬說道:“據庲降都督李恢與寧遠將軍衛弘的回書,如今集結南中諸郡的漢軍有正卒五萬,各類輔卒二十餘萬,雖然今歲尚未秋收,但目前而言南中諸郡風調雨順,能算是豐年,糧草籌措方麵的負擔並不重。”
    “二十五萬軍力……”
    眾人皆是為這個數字感到詫異,益州自劉焉、劉章時候起,南中諸郡就與蜀地州府保持若即若離的鬆散關係。
    一直到去歲漢家軍隊陸續擊敗了朱褒和雍闓之後,才將南中諸郡納入漢室朝廷的實際統治之下。
    短短時間裏,漢軍竟然能在南中調動二十五萬多的軍力,著實有些令人難以接受。
    王連這個時候想起了當初在朝堂上阻攔衛弘出兵馳援南中,哪怕是聽到太府接受大量財物的時候,王連都未曾像現在這般後悔過。
    能夠從南中諸郡調動二十五萬軍力,和從蜀中調撥二十五萬軍力絕不能相提並論。
    這是因為蜀中距離此番出征的南疆一帶,足足有著三千裏的遙遠路程。
    每相隔一千裏的征戰,就需要準備一倍的輔卒來保證遠征軍的後勤。
    若是當初真如王連所言,沒有衛弘籌建征南先鋒軍馳援南中,那麽現在李恢必然固守在朱提北部據險而守,豈能有眼下的大好局麵?
    南疆蠻族勢大難平,隨著漢軍逐漸掌控南中諸郡,對哀牢山脈南邊的蠻族有了比之前更多的了解。
    孟獲在南疆蠻族中威望甚高,又有交州士氏的從旁攛掇,能夠進犯漢土的兵力絕不下於一州之力。
    征討南疆蠻族,不亞於再開啟一場國戰。
    諸葛亮想著若想平複南蠻動亂,漢軍至少要出動十萬正軍,以及相匹配的輔卒。
    若是全由蜀地出兵,蜀地與南疆相隔三千裏,輔卒的數量便需要四十萬軍力,相當於蜀地在冊人口的一半。
    這就意味著像先帝時的漢中之戰一樣,又得采用男子當戰、婦女當運的戰爭動員策略,再次搭上大漢的全部國力,開啟這國運之戰。
    幸運的事,如今南中諸郡已經積攢了大半的籌碼,讓壓在蜀地本土的壓力一下子減輕了不少。
    看著堂下眾人的舒坦神色,諸葛亮的眉目也沒有緊縮,曆經建興元年的覆滅危機,現如今大漢的容錯率無疑是提高了不少。
    起碼大漢不需要再在平定南蠻的戰事上賭上全部的國力。
    逆魏與東吳決戰於淮泗之地,冬季的大雪將會封鎖秦嶺山道……
    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暗許大漢可以在平定蠻方這件事上放手一戰!
    諸葛亮直接決斷道:“令蔣琬為參軍,費禕為長史,董厥、樊建二人為掾史,馬忠、王平、張翼為將,並川將數十員,共起川兵十五萬,秋收之後向益州進發。”
    聞言,王連的眼眶中又浮現出一抹擔憂之色,對諸葛亮問道:“不知丞相要以那位將軍擔任主將?”
    看著王連的擔憂臉龐,諸葛亮笑著問道:“不知文儀公要推薦何人?”
    王連想了想說道:“尚書令李嚴,鎮東將軍趙雲,鎮北將軍魏延皆能獨擋一方,不若丞相從中挑選一兩位共赴南疆征戰。”
    諸葛亮想了想說道:“李嚴須鎮守永安,以備荊州有亂。魏延鎮守漢中,防備逆魏來襲。如此一算唯有子龍一人了。”
    恰在此時,有相府小吏來報,言鎮東將軍趙雲請見丞相。
    諸葛亮一笑:“看來此戰確實是天佑大漢,子龍一來,文儀公的難題就迎刃而解了。”
    諸葛亮揮了揮羽扇,就讓人將趙雲帶進來。
    身長八尺,姿顏雄偉的趙雲雖然年過半百,但身姿神態不遜於當年長阪坡之時,此番乃是著甲胃來見丞相諸葛亮:“聽聞丞相將要親征南疆,某特來請命為領軍主將!”
    諸葛亮站起來,親自扶住了趙雲的手臂,說道:“征討蠻方一事重大無比,若是有子龍來助,吾便有十成把握了!”
    趙雲意有所動,與諸葛亮對視一眼後,默然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麽。
    先帝時的五虎上將,唯獨隻剩下他一位在世,大丈夫當縱橫沙場,馬革裹屍,而不是待在這安逸的成都城內屍位素餐,混吃等死。
    若能為先帝的遺誌,燃燒盡自己生命的最後光熱,他趙子龍願死無悔!
    諸葛亮直接說出了對趙雲的任命:“拜鎮東將軍趙雲為大漢征南軍的大將,總督兵馬!”
    趙雲筆直地站在諸葛丞相的麵前,挺拔的身姿像那杆陪他征戰大半生的龍膽亮銀槍,他目不轉睛地聽完諸葛丞相的任命,然後低下了高昂的頭顱,對著諸葛亮抱拳……
    “子龍,領命!”
    身姿之氣宇軒昂,一如當初先帝帳下時的模樣。
    諸葛亮點了點頭,時光荏冉,當初先帝帳下的人物逐漸凋零,但趙雲仍舊是那個被先帝稱讚“一身是膽”的子龍。
    諸葛亮收回目光,轉過身來瞧著眾人問道:“諸君可有其他之議?”
    瞧著其他人都沒有話說,最後還是王連站出來回道:“數年以來,兩川之民,猩樂太平,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又幸連年大熟,老幼鼓腹謳歌,凡遇差徭,爭先早辦。因此軍需器械應用之物,無不完備。米滿倉廒,財盈府庫。可傾力助丞相南征!”
    聞言,諸葛亮對王連手扶羽扇作揖道:“有勞文儀公了。”
    王連拄著鳩杖緩步上前,看著諸葛亮的目光早已經是淚眼婆娑:“老夫這副殘軀實在不爭氣,半年前還能心有餘力地求任南中,但現在……隻能盼著丞相早日凱旋成都了。”
    諸葛亮深有感觸地朝著王連點了點頭,十分鄭重地說道:“亮,必不負文儀公所期也!”
    ……
    ……
    犍為郡,武陽城。
    尚不知成都城內發生了何等光景的衛弘,已經在武陽城內待了半月有餘。
    好在這一趟沒有白來,最終得償所願,犍為太守王士和李豐答應借給衛弘五十萬石的糧食。
    聽說這件事還傳書信給了鎮守永安的李嚴,這位不苟言笑的大漢尚書令回了一個“允”字。
    得到了李嚴的授意後,王士和李豐便再無推辭,直接對衛弘許諾秋收之後,便輸送五十萬石糧食進入南中。
    但李嚴也提出了一個要求。
    至於是何要求,李嚴並未說明,隻是說日後時機到了,自會對衛弘提出要求。
    都來借糧撲滅近火的衛弘,哪裏還算計李嚴日後會提出什麽要求呢?
    最後的結果當然是衛弘想也不想地就把這件事答應了下來。
    眼瞧著這樁事已經達成所願,衛弘打算去城外的百裏蘭生母墳前祭拜一番,就試著押送一批五千石的糧食運送到益州郡去。
    就在這時候,朝廷的消息就傳來了犍為。
    “諸葛丞相並鎮東將軍趙雲,將要親自率軍奔赴南疆進攻南蠻孟獲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