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2024最後一天

字數:8920   加入書籤

A+A-


    在一些特別的時間節點,人的感慨容易變多。
    加上本書已經過半,決定借著這個比較特別的晚上,跟大家多聊一聊,並對開書到現在近三年做一個整體總結。
    其實對左輪來說,有一個詞是很合適的——恍如隔世。
    從懷著忐忑發出第一章那個晚上開始,遠不可能預見到此時此刻。
    但不得不說,這本書的連載給左輪提供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審視時間方式,也更加切身感受到陪伴的含義。
    感謝大家的陪伴,有幸陪伴大家。
    有不止一個書友問過,左輪是不是文字從業者。
    其實不是,左輪從事的是很普通的行業,做著一份糊口的工作。
    很少能幫到別人,也並不覺得自己創造了多少價值。
    上學是理工科,高考作文同樣很撓頭,隻是從小書看得比較雜。
    然後多年後的一天,不小心思考一下人生的時候,突發奇想覺得可以寫個故事。
    賦予一群虛擬角色在認知層麵的存在意義,想想就是一件很酷的事情,甚至有著莫名自信,覺得自己可以做好。
    然後這段特殊歲月就開始了,直到現在。
    言歸正傳,回到書本身,首先就是最想聊的一個問題——
    1.這本書看的是什麽?是不是一本“爽文”?
    這本該是書友們討論的一個問題,所以在這裏左輪僅是換一個角度,就“在寫什麽”這一點提供一個參考。
    是的,這是一本爽文——因為本書的寫作初衷,就是要寫最爽的文。
    悲劇並非深度的必需品。
    雖然左輪看過太多的悲劇故事,但反而更肯定這一點。
    深刻,合理性都不是理由,“讓人看得不爽”跟故事好不好不存在直接關係。
    包括通俗程度也是。
    寫得慘和寫得晦澀,其實很多時候是偷懶的做法,真正又酷又有趣的故事,一定同時也是深刻的。
    否則就不是真正的酷和有趣,而是拙劣的假象。
    讀者花精力去跟隨劇情,理順邏輯,感受人物,得到的首先就應該是樂趣,並且是絕對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左輪看了太多太多,受夠了說教,故作深沉,道德綁架……想讓故事更純粹。
    即不需要別人告訴你,這個故事有多深刻,有什麽樣的人文關懷,有什麽樣的藝術成就……
    左輪想做的是前麵這些都有的情況下,還是有趣。
    網文是個服務業,讀者並不是play的一環。
    如果做不到,那就更用力的去做,不管要多花掉多少腦細胞。
    講故事的人不應該用眼淚來推卸責任,不管是自己的還是讀者的。
    而左輪希望能做到的最好情況,就是本書的讀者多年之後,偶爾想起年輕時候翻開這本書的自己,不會覺得自己的情緒被利用,而是情緒被服務。
    同時也能夠說“不愧是我”,驕傲於自己的眼光。
    但在這個基礎上就遇到了一個問題,什麽樣的故事才是最酷最爽的?
    左輪是個較真的人,有了這個目標後,花了相當的時間去思考,並希望自己能有獨到的見解。
    並且真的得到一個可能的答案,即簡介裏的“化不可能為可能”。
    副本【不潔狂喜】裏提到過什麽是真正的墮落,那就是你必須意識到自己在墮落,“爽”也是。
    人是騙不了自己的,一件事必須是真的難,完成之後才真的爽。
    遠比他人的認可更“爽”。
    這也是下麵一個問題的答案——
    2.為什麽是克係?
    因為需要一個“難”得合理的世界。
    首先左輪片麵的理解裏,克係不是幾個晦澀的上位者名字,或者畸形的非人種族那麽簡單。
    甚至也不是簡單的“不可名狀”。
    洛老作品的一個核心理念,在左輪看來是——宇宙不是你的老媽子。
    人類是孤身站在星空下的。
    神不愛你,魔鬼也不恨你。
    整個世界縫縫補補,浮華表象。
    掌握不同知識層次的人,都對世界有對應的認知,一層一層疊加,卻又永不知道真正的真實。
    秩序不過是浮光掠影,等價交換已經是難得的美德。
    困境將因此變得很合理。
    然後由此產生了下一個問題——
    3.為什麽是這樣的主角?
    因為看上去克係的世界,不可能有爽文。
    為什麽?
    因為太混亂殘酷,絕望才應該是主旋律,脫離這個色調,會讓人覺得不真實,不合理——那就努力讓它變得合理。
    可還是不行怎麽辦?
    那就繼續努力。
    可真的沒有人能做到,除非瘋子。
    那就來一個瘋子。
    瘋子很難讓人喜歡。
    那就努力讓人喜歡。
    ——這是講故事者的責任。
    上麵的問答,算是左輪自我折磨的具象化,但其實嚴格來說,主角就算是瘋子,也遠不足以讓“爽文”變得合理。
    在真正的克係世界裏,發瘋不過是對自我的放縱,自我同情更是懦夫的行徑。
    需要一個“純爺們”,意誌堅韌到不屑於去發瘋,自負到用知識和邏輯去理解“不可名狀”,並且永不放棄。
    直到讓讀者相信,那樣的絕望裏他真的可以做到。
    而這隻是最基礎的,整個做到的過程還要有趣且酷,酷到就是一本“爽文”,所有深刻隱藏在“讓人看了開心”這樣一個終極原則下。
    這是左輪想到的最理想狀態,雖然想實現有些不容易。
    但自我折磨,軍備競賽本來就是作者該做的,而不是強行讓人接受世界就是如此,故事本該如此。
    然後更進一步——
    4.為什麽是單元劇形式?
    因為絕配。
    複雜的背景,陰謀,伏筆,會讓故事變得精彩,也非常適合克係世界。
    但如果按照正常的線性敘事,上麵這些會導致一個不可避免的弊端,就是每一段劇情都說不清楚,不完整。
    而單元劇的形式恰好補全了這一點,以天生完整的一個個故事,去完成對整個世界的描寫。
    克係背景是天生契合碎片化敘事的,和網文的無限流單元劇,在左輪看來是雙向奔赴,天作之合。
    以至於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左輪有點兒疑惑,一直以來似乎很少有人這麽去做。
    當然這疑惑很快也有了答案——做起來遠沒有看著容易。
    以上內容,就是左輪關於“為什麽這麽寫”的解釋了。
    之所以講這些,其實目的也是很簡單的——並非想強調有什麽苦勞,而是希望可以讓大家相信,左輪在故事擺出來前,於合理性上做的努力。
    進而毫無心理負擔地去享受“爽文”樂趣,不必有任何道德壓力。
    因為左輪已經幫忙深刻過了。
    除此之外,下麵還有一些大家常問到的問題。
    5.為什麽要起這樣一個名字?
    不止一位書友吐槽過本書名字實在敗筆,其實這已經是改過的版本。
    最早發書的時候,是想叫《直視邪神一整年》的,並沒有故意蹭克係熱度的意思。
    結果一番等待後,被審核斃掉不通過。
    後來按照要求提供大綱,然後再斃再不通過。
    後來就改成了這個名字,然後還是不通過。
    再後來麻煩編輯子良,在他的幫助下才解決。
    曲折的過程,當然本質上區別不大,主要是想說明在書名這一塊,左輪確實希望的是簡單直白。
    故事也是一樣,不刻意拉扯情緒,不故作高深,把任務完成方式以最直白的方式理出來,最大程度讓大家看清楚,雖然這意味著需要經曆強度更高的審視。
    6.有大綱嗎,多少字?
    有,但不多,大綱加基本設定大約是6萬字,更多依賴臨場發揮。
    不過左輪有一個針對本書的隨筆word文件,名字類似《每天十個為什麽》,平時想到好玩的點子,或者有趣的問題就會寫到裏麵,自問自答。
    然後現在分裂成四個了。
    原因是用的老筆記本去年升級了一次係統後,幾十萬字的文件打開再輸入卡頓非常嚴重,不得已新開文件,再後來發現卡頓的上限大約是七萬字,然後再開。
    看了一下截止到目前,各個文件的字數分別是44.2萬,7.5萬,7萬,0.6萬,總共不到60萬。
    希望這個數字,能夠稍稍幫忙佐證一下上麵那句話,“左輪已經幫忙深刻過了”。
    7.為什麽任務加載都會有一個百分比,是不是在水字數?
    其實細心的書友有可能發現,中間有幾個任務的加載進度數字是有些怪的。
    因為最初這個加載進度,確實是為了形成一個標準製式,後來左輪覺得有些單調,就想每個任務都搞一個不同的數列題,幫細心的書友懷念一下數學課:D
    隻不過後來精力實在不夠,就又隻保持了標準製式。
    8.成績怎麽樣?有沒有做過推廣?
    很慚愧,本書迄今為止確實沒有做過任何免費或付費的推廣,包括不限於書單,推書號,月票……等等。
    發展到現在一直是靠著書友們的自來水安利。
    為什麽說慚愧呢,因為很長一段時間裏,這算是左輪主動的選擇,源於新人一些想當然的原則。
    比如故事應該純粹,作者盡量處於隱身狀態,不因為任何場外因素讓閱讀的樂趣變味,更不應該多談家事。
    比如成績也應該純粹,任何情況下都可以很自信的說,沒有依靠推廣的力量。
    甚至是不想壓力太大,導致更新更不順暢……
    然而從一段時間之前,左輪意識這樣是有問題的——太想當然和自私。
    現在是一個分享的時代,閱讀的樂趣其實並不限於故事本身,還有尋找共鳴。
    喜歡的東西被認可,進而找到同好,是一種相當好的感受,作為一名遊戲玩家,左輪深知這一點。
    事實上這也是人類一直有的精神訴求,而信息時代把它愈發放大,比如即便已經看過的電影,偶爾會想起來帶著彈幕再看一遍。
    本質上左輪對推廣的輕慢,和一些無謂的原則,其實是傷害了這本書的愛好者們的,讓大家這方麵的樂趣打了很大折扣。
    精心寫的分析,隻有少數人能看到,閱讀時迸發的情緒,隻有寥寥無幾的共鳴。
    尤其本書讀起來其實消耗的腦力要更多,最終結果是花了更大的力氣,投入和回報不成正比。
    甚至是被迫自我懷疑,乃至自我否定。
    有書友給我發過截圖,我自己也看到過,一個經常出現在評論區的反問——如果這本書沒有問題,為什麽月票榜上都看不到?
    確實很難反駁,誅心之力相當強大。
    本身閱讀就是一個非常主觀的事情,用可以量化的數據去比較,某種程度上是公允的。
    於是麵對這樣一問,很多書友可能會忍不住去想——是不是真的有問題?
    任何故事都經不起這樣去問。
    而被迫否定喜歡的東西,乃至對曾經的喜歡自我懷疑,是一種相當痛苦的感受,左輪同樣也深知這一點。
    或許作者有自戀般的自信,但不能要求書友們也一樣。
    更不用說除了推廣的問題,本書的一些負麵效應更加不勝枚舉。
    包括並不限於新人、新書、更新少,頻繁請假、推薦位斷更……
    很長一段時間內不管理評論區,以至於有書友一怒表示再不發表任何評論……
    故事模式決定了養書比例極高,而起點的推薦幾乎完全由追讀決定……
    偷懶的章節名,雖然初衷偷懶同時,確實也是希望大家更容易鎖定到副本,但追讀數據卻是不可避免地因此更打折扣,甚至不如純數字……
    說上麵這些並非找理由,總結起來還是一句話——並不是大家品味有問題,責任都在左輪,Debuff疊了好大一排,很大程度影響了成績。
    總而言之,這本書的創作過程中,作者想得過分簡單和愉己了。
    而現在左輪決定承擔起更多。
    用心閱讀,花精力去分析,因為有趣地方會心一笑的書友們,不該受一些額外的委屈。
    作為這個故事,這份樂趣的負責人,後麵左輪會拿出本書迄今為止的部分收入,去做一些推廣活動。
    並且第一步已經明確,就是完成起點這邊lv4的出圈成就。
    本書已經進入後半段,這麽做未必能有好的效果,但完成後至少每個月能多20個粉絲稱號,費用也可以最大程度回饋給書友。
    另外因為出圈成就裏麵,有一項要求是讀者之間的互動。
    所以這裏左輪想拜托大家的是,閱讀的時候順便給精彩的評論,用心的解讀點讚。
    如果可以的話,也請留下自身的見解,本書評論區一直都是沒有發言限製的。
    有任何想跟左輪說的,也歡迎隨時留言,左輪會盡快全部解答。
    分享是件非常開心的事情,左輪在寫這本書的過程裏深刻體會到這一點,希望書友們在閱讀中也能不錯過這樣的樂趣。
    你的每一份支持,都會幫助這個故事的孕育進入一個良性循環。
    左輪再次拜謝。
    一下寫得很長,感謝能看到這裏的書友,最後的最後,還要再宣傳一下我們的書友群。
    今年是一月份過年,現在已經是臘月,大家有興趣的別忘了提前潛伏,來搶過年紅包。
    紅包大小會跟人數成正比,不用擔心攤薄大家的手氣。
    新年快樂,祝大家2025身體健康,吉祥如意^▽^
    2024年12月31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