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迫擊炮

字數:4158   加入書籤

A+A-




    張旭聽了王誠這話,也是噗嗤一笑。事實正如王誠所說,兵仗局所做火炮,就是一根加塞的鐵管或者銅管。既沒有炮架也沒有準星,說這東西不合格,實在有些牽強。

    但是張旭拿著一張權威機構認定的不合格證書,說明他的理由得到了官方認可。

    見王誠雖然抱怨卻沒有生氣,張旭覺得很奇怪,笑著搭訕道:

    “公公,你今天的心情好像不錯。”

    “當然不錯了,中午在宮裏跟成公公鬥雞,你送咱家的那隻胡子,贏了成公公的烏元帥,整整五十兩賭注。”

    聽了王誠的講述,連張旭也嚇了一跳,五十兩賭注,換算成鈔票可是好幾萬!這家夥的賭注著實不小。

    “先不說這些,洪師傅在兵器庫等你,你去看看還有什麽要求?我已經通知他們抓緊時間,也好早些打發你這瘟神離開。”

    聽了王誠的嘮叨,張旭心裏再清楚不過,這老東西對於昌平縣的事,仍舊耿耿於懷。

    當然,王誠也的確在昌平縣打了臉,換做是誰也不可能隨隨便便給忘了,如果讓他知道以後會為此付出多大代價,肯定會恨死自己。

    此時的張旭,同樣沒心思跟王誠多說,轉身出門趕奔後院的兵器庫,他很想看看洪師傅的進展。

    洪常吉正帶著幾名鐵匠在兵器庫忙碌,見張旭進門當即施禮問候。

    “洪師傅,怎麽樣?”

    “模具已經造出來了,為了讓表麵更光滑些,特意給您燒了陶模。”

    “多謝費心,等做完之後本將軍有重賞。”張旭笑著說,隨後又問:

    “我想做個炮架,你能不能在炮筒外麵給我留一根軸?到時候也方便安裝。”

    “可以,隻要提前把您要的軸做出來,裝進炮筒模具。”

    “這個主意好。”張旭稱讚道。

    洪師傅一副大工匠的做派,聽到張旭稱讚,臉上也並沒有絲毫變化,繼續說:

    “有件事需要跟將軍商量一下,您所說炮筒底座安針的事,我們已經商議過,為了穩定起見,最好安三棱形的鐵針。”

    “沒問題,這種擊針可以比錐子粗一些,隻要給我留一根樣針就行。”張旭幹脆的說。

    “那就好,您把炮筒和炮架的具體尺寸寫下來,馬上就可以開工。”

    張旭對於洪師傅的工匠精神格外滿意,讓他找來紙筆,隨即寫下炮筒、炮架、擊針以及連接軸的尺寸。

    眼看著所有工匠都動手忙碌起來,張旭便拉了把椅子,頗有興致的觀摩。

    這些工匠隻顧幹活,並不理會坐在核心位置的監工。

    張旭對待手藝人還是舍得花錢的,到了晚上,打發二驢子從臨近酒樓買來酒菜,請這些工匠一起吃喝。

    兵仗局的二三十名工匠,對於這番待遇都很是意外,明擺著大明朝廷不存在這樣隨和的“領導幹部”。

    直等吃過晚飯,張旭才帶著他的三名隨從返回神機營。

    每到傍晚時分,燕京的外城門都會關閉。幸好臨來的時候,張旭帶了他的將軍牙牌。

    對於這物件,張旭保存的很好,畢竟牙牌是他在大明的身份證,而且還屬於特別通行證。

    二驢子拿著牙牌上前交涉,守城的衛兵當即打開了城門,張旭一路順順當當的出城,返回了南苑駐地。

    次日起床之後,張旭重新部署了新的任務:

    “老迷糊,你跟我去兵仗局,支一根炮筒,拿到外麵鐵匠鋪,先訂做合適的彈殼,再找木匠訂做十字型尾翼。”

    “這次做多少?”老迷糊問。

    “先做一千,這次的要求比上次高,炮彈是留給咱們自己用的。”張旭交代道。

    講到尾翼的時候,他又突然響起那個重要的配件——火帽。

    炮彈尾翼除了能夠掌握平衡,還能隱藏火帽。先前給手雷做的拉發管,就是一種火帽。不過拉發管屬於摩擦火帽,迫擊炮要用針刺火帽和撞擊火帽。

    雖然張旭給迫擊炮安裝了擊針,但是針刺火帽的工藝要求比較高,憑兵仗局和外麵鐵匠鋪的能力還不可能量產。

    至於撞擊火帽,難度照樣非常大,據化學王老師所說:撞擊火帽需要氯酸鉀和赤磷組合而成,磷石應該可以找到,氯酸鉀實在有些困難。

    張旭記得上學時候,曾經在實驗室裏電解飽和鹽水,得到過氯酸鉀,但是現在這年月,想要用電根本不可能。

    盡管很多道士的手裏都有羅盤,卻並不能像傳說中那樣引發電弧!

    “將軍,您想什麽呢?”老迷糊在旁詢問。

    “我在想如何用擊針摩擦出火花,來引燃摩擦藥?”張旭回答。

    “撞在鐵上就可以。”老迷糊笑嗬嗬的說,顯然,他的絲路沒有像張旭那樣來回兜圈子。

    “有道理,洪師傅做的三棱形擊針也正好合適,你再找洪師傅要一根擊針,照著擊針大小做三棱形鐵火帽,把火帽鑲在尾翼的中心,這樣擊針撞入火帽以後,會擦出火花。”

    “將軍想的東西太複雜,我怎麽跟聽天書似得,腦袋不太夠用。”老迷糊憨笑著說。

    “不夠用慢慢琢磨,等想明白了再去做也來得及,別忘了在火帽中心留個小孔。”

    二驢子傻傻的聽了好半天,直到張旭交代完,才出言詢問:

    “將軍,這東西讓兵仗局一起做完好了,幹嘛還去外麵找鐵匠?”

    “死腦筋,迫擊炮是本將軍壓箱底的寶貝,如果兵仗局都學會了,寶貝還值錢嗎?”

    二驢子聞言搖了搖頭。張旭見狀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腦袋說:

    “走吧!咱們去兵仗局。”

    陳岩並不擔心兵仗局偷學他的迫擊炮,畢竟無論摩擦火帽還是撞擊火帽,兵仗局都做不出來,自己掌握的火帽,才是核心技術。

    之所以在外麵造炮彈,更重要的一點,是兵仗局做東西要登記造冊,消耗大量炮彈,不好跟兵部解釋,倒不如自己花幾兩銀子。

    兵仗局的工作,始終在按部就班的進行,張旭趕到的時候,洪師傅已經做出一批支架軸,正在交待其他幾名工匠:如何把這種軸裝進炮筒的模具。

    張旭先前始終擔心兩件事:第一件,是擔心炮座和炮筒連接的不夠結實,影響到炮彈發射,畢竟明朝還沒有電焊機。

    第二件就是擔心這跟軸不夠牢固,萬一支架損壞,整個迫擊炮也就失去了價值。

    正當張旭打量著洪師傅出神之際,王誠從外麵邁步進門,一副娘炮的架勢喊道:

    “張將軍,晌午咱家要請成公公吃飯,你一起作陪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