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娘炮的美好時光

字數:4167   加入書籤

A+A-




    張旭對於明朝太監並沒有什麽好印象,畢竟這個時代經常出現太監專權,搞的烏煙瘴氣、禍國殃民。

    也說不好為什麽,曆史上的權臣給人的感覺,總沒有太監這樣招人厭惡。

    應該就像看小說一樣,多半都是性別因素在作怪,男書友喜歡看男主崛起,女書友喜歡看女主崛起。

    太監崛起的故事,男女書友恐怕都不會引起共鳴。

    但是這個時候,張旭有求於王誠,也隻能欣然答應陪那位成公公吃午飯。

    眼看著臨近晌午時分,王誠又打發人來請張旭。

    張旭撣了撣身上的塵土,洗了手之後,才去正堂見王誠。

    此時,已經有一位年老的公公坐在正堂裏,王誠陪著閑聊。見張旭進門,他當即給做了介紹:

    “張將軍,這位就是咱家說過的成敬公公。”

    “成公公好。”張旭抱拳問候道。

    “王公公贏了咱家的那隻鬥雞,是你送的?”成敬一副和善的模樣問。

    “沒錯。”張旭回答,眼睛始終打量著成敬,唯恐他隨時變臉發火。

    以前看小說,經常會有些城府深的人,喜歡笑裏藏刀。張旭初次見到成敬,還摸不準對方的脾氣,唯恐這家夥也是腹黑的一類。

    “咱家那隻烏將軍,養了兩年六個月,始終沒有鬥敗過,昨天輸了一場,晚上就給鬱悶死了,咱家還輸了五十兩銀子,你小子所為,可是謀財害命的勾當。”成敬打趣道。

    “末將改天出去再尋一直鬥雞,送給成公公,算是賠償了。”張旭笑嗬嗬的回答。

    王誠聽了不禁噗嗤一笑,還是那副娘炮的姿態插言說:

    “算你小子會辦事,咱們成公公可是陛下麵前第一紅人,跟他攀上關係,以後保管你飛黃騰達。”

    “據末將所知,司禮監掌印太監是金公公?”張旭疑惑的問。

    “司禮監掌印太監手握傳國玉璽,在外臣麵前權勢滔天,不過到了宮裏,還得內宮監的督主分量更重些,畢竟每天侍奉在陛下身邊的,可都是內宮監的人。”

    看看王誠一副羨慕嫉妒的神情,張旭也憋不住要發笑。

    “你王公公請咱家出來,是吃飯喝酒的,還是奚落咱家的?”成敬笑著反問。

    “公公請吧!咱們去來賓樓。”王誠說著率先起身,引著成敬走出正堂。

    外麵早已準備好兩頂轎子,二人上轎之後,便晃晃悠悠的出了衙門。

    張旭倒是並不著急,騎上他的察哈爾黑馬,尾隨兩頂轎子一起離開皇城。

    燕京核心位置的前門大街,有個很顯眼的三層酒樓,其規模相比花喜樓,至少大出三五倍。

    酒樓門口的牌匾上,寫著五個大字:金陵來賓樓。

    張旭看了忽然想起,便宜坊的招牌也有金陵這兩個大字。

    金陵正是明朝的故都南京,這些掛著金陵招牌的酒樓,應該都是朱棣遷都時候一起帶過來的!

    進門之後,張旭頗為詫異,這諾大的酒樓竟然沒有客人!

    順著台階來到三樓,隻見諾大的餐廳裏,隻擺了一張方桌。對麵站著位年輕的歌女,手裏抱著三弦,正在等候。

    張旭恍然明白,今天應該是王誠包場,專門請這位景泰皇帝身邊的紅人——成公公。

    此刻想來,這兩位還真是能擺譜,怪到後世都說大明皇帝和太監共天下!

    王誠請成敬居中而坐,他挨著坐在上首位置,看向歌女問:

    “你會唱些什麽?”

    “奴家先唱一首小詞,給三位老爺解解悶!”

    “好啊!開始吧!”

    歌女用手撥動著琴弦,彈了足有兩三分鍾的前奏,才徐徐唱道:

    “天為羅蓋地為氈,日月星城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腳,恐踏山河社稷穿。”

    張旭噗嗤一笑,想想這唱曲的也有些意思,竟帶出了幾分相生的韻味。正當張旭等著聽下文的功夫,曲調突然變了,歌女又換了個韻律唱道:

    白雲深處青山下,茅庵草舍無冬夏,閑來幾句漁樵話,困來一枕葫蘆架,你省的也麽哥,你省的也麽哥,煞強如風波千丈擔驚怕。

    第二曲唱完,成敬和王誠都不禁拍手叫好。

    此刻,外麵的夥計已經端上壓桌碟,隨即便是一道接一道的上菜。歌女則放下她的琴,來到桌前殷勤的給三人斟酒。

    麵對楚楚動人的歌女,兩位公公都沒什麽興趣,一邊喝酒一邊暢談。

    張旭倒是對美女更感興趣,可惜他位卑言輕,並非這頓午餐的主角,隻能老老實實的在一旁陪著喝酒。

    成敬的性格很好,並非裝腔作勢之徒,講話的口氣柔和,卻不像王誠一樣娘炮,顯然是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太監。

    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說的都是宮中瑣事,把張旭聽的直犯困,正當他要打盹的功夫,隻見樓梯口進來一名小太監,躬身施禮說道:

    “回督主,戶部侍郎郭佑送上拜貼,在樓下求見。”

    “轉告郭大人,咱家隻是出來吃頓便飯,少時就要回宮當差,有什麽事去宮裏說吧!”成敬交代道。

    剛剛打發走這位隨行太監,又有一位從樓下上來,施禮說道:

    “回督主,保定侯孟俊聽聞督主在來賓樓用餐,送來拜貼。”

    “轉告孟侯爺,咱家有皇命在身,不敢過多逗留。”成敬交代道,看向王誠苦笑著說:

    “吃頓飯也不讓人消停,咱們還是走吧!”

    王誠無奈的一笑,起身頭前引路,陪同成敬一起離開。

    幾人到樓下的時候,又有兩頂官轎停在來賓樓門口,同樣都送上了拜貼。

    成敬命隨從收了拜貼,但是一位官員也沒有會麵,匆匆離開來賓樓返回內宮。

    看看此時的架勢,連張旭也覺得在來賓樓包場並不為過,誰能想到麵前貌不驚人的老太監,竟然是百官爭相追逐的“明星”!國人推崇娘炮,看來是明朝留下的遺俗!

    回去路上,張旭感慨頗深,想想送拜帖的幾名官員,有的是科舉出身,讀書人裏麵的驕子;有的是祖上立功留下的爵位——元勳之後。

    在大明朝廷做官,好像真的沒什麽意思!

    張旭並沒有再去兵仗局,畢竟手工鑄造炮筒是需要時間的,即便去了,也隻能看看那些工匠冶煉鐵水。

    雖然人沒有到,但是他已經做了安排。開晚飯的時候,便宜坊會給每位工匠送一隻烤鴨,四兩燒酒,薄餅管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