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回老家

字數:4243   加入書籤

A+A-




    退朝之後,張旭垂頭喪氣的走出乾清宮,找了個漢白玉台階就要坐下,後麵一隻手匆匆把他拉住,隨即傳來孫鏜的聲音:

    “賢弟,這地方不能隨便坐。”

    張旭回過頭看看孫鏜,露出幾絲苦笑,隻好繼續往外走。

    “賢弟又何必氣餒?去江南屯田不見得就是壞事,天高皇帝遠,賢弟官居四品、手裏有兵,就是封疆大吏。”孫鏜勸道。

    “苗人有什麽可打的?打瓦剌騎兵好歹能繳獲幾匹蒙古馬,苗人有啥,黃果樹大瀑布能搬到我們家裏去嗎?”張旭歎了口氣說。

    “屯田和打仗是兩回事,賢弟可以從上邊活動一下,找個富庶之地。”孫鏜提醒道。

    “我出銀子,你幫我找地方。”張旭問。

    “這個實在對不住,雖然歸兵部管,但是派遣官員需要吏部安排,哥哥我來京城不久,在吏部也沒什麽熟人。”孫鏜說。

    “既然疏通不了,就聽天由命好了,聽說苗人的姑娘各個都是美人,大不了多娶幾個老婆唄!”張旭自嘲道,隨即又問:

    “剛剛朝堂上說我是逃兵那老頭,他叫什麽名字?幹什麽的?我好像沒得罪過他?”

    “他是給事中程信,給事中的職責是監察六部官員,職責所在。”

    “這些文官說的頭頭是道,好像他們能打仗似得,百無一用是書生,隻會耍嘴皮子。”張旭氣呼呼的罵道。

    二人一起走出東安門,照舊像來時那樣,齊頭並進返回了南苑大營。

    丁三合、小毛子等人,都在各自忙他們不同的營生,畢竟這地方已經二十多天沒人打理,總得從裏到外收拾一下。

    馬青獨自在堂屋裏,正拿著毛筆寫字。張旭氣呼呼的進了堂屋,坐在椅子上喊道:

    “驢子,告訴他們別收拾了,咱們準備搬家。”

    “搬家?”馬青放下筆,看向張旭問。

    “沒錯,今天早朝決定,讓本將軍帶著你們去江南屯田。”

    “這倒是怪了,江南的兵多半都已經掉入京城,補充三大營,怎麽偏偏又讓咱們去屯田?”

    “正是因為江南兵少,所以需要本將軍這樣的精英,趕緊做準備,五天後啟程。”張旭交代道。

    “這就是陛下的賞賜?”

    “還賞了我一個信武將軍。”張旭酸溜溜的回答。

    二人說話功夫,外麵傳來小毛子的聲音:

    “朱將軍來了。”

    沒等兩個人迎出去,朱鑲便已經從外麵進門,關切的詢問:

    “大哥,聽說陛下打算派你去屯田。”

    “意料中的事,自從救回太上皇,哥哥我已經站錯了隊,越是立功出風頭,反而讓皇上越擔心,去江南也好,落個安生,省的被人惦記。”張旭回應。

    朱鑲點點頭,自顧自的坐在椅子上,聽張旭抱怨完才繼續說:

    “小弟已經跟吏部打聽清楚,陛下隻說讓哥哥去江南屯田,並沒有指定具體的目的地,哥哥選個郡縣,小弟去找吏部官員打通關係。”

    張旭聞言,臉上也不禁露出意外之色,沒想到這位年長十幾歲的老兄弟,對自己的事如此上心。微微歎了口氣說:

    “也罷,自己選個地方,總能更順心。我的老家在江西上饒廣豐區,聽老人說起過,明清時期應該叫廣信府永豐縣。”

    張旭上一世正是江西上饒人,如果說江南有什麽地方可以去,他最想去的恐怕也隻有上饒老家。

    “大哥放心!我馬上找吏部安排,讓你回永豐縣老家屯田。”朱鑲說完站起身匆匆離開。

    張旭簡單的吃了口早飯,也沒有留在軍營,一邊出門一邊說:

    “驢子,咱們去兵仗局?”

    “都要走了,還去兵仗局幹什麽?”二驢子不解的問。

    “燒得焦炭沒賣呢!那東西留著不能當飯吃,得趕緊去找王誠,換成銀子。”張旭回應。

    “您要不說,小人差點把這事給忘了。”二驢子嘿嘿笑著說,匆匆轉身出去備馬……

    王誠這老家夥,雖然做的是閑職,倒是也還算勤懇,每天都在衙門裏守著,見張旭進門嗬嗬一笑,還是那副娘炮的音調問:

    “聽說張將軍要出去做封疆大吏了,恭喜恭喜。”

    “俗話說虎落平陽被犬欺,王公公日後的結果,恐怕連發配邊疆的機會都沒有。”張旭毫不客氣的反唇相譏。

    “童言無忌,就當放屁。”王誠撇撇嘴說。

    張旭見氣到了這老太監,扳回一局,才嘿嘿一笑繼續講道:

    “末將臨走了,還想跟公公做一樁生意。”

    “什麽生意?”

    “末將燒的焦炭給您帶來了,就放在外麵,請公公過目。”

    “我可是外行,還是找個內行的看看吧!”王誠說完,隨即喊道:

    “來人,把洪師傅請來。”

    過了一盞茶功夫,洪師傅才從外麵進門,身上依舊穿著做工的衣服,見到王誠和張旭,分別行禮問候。

    “洪師傅,外麵有兩車炭,你去看看成色。”王誠吩咐道。

    張旭並沒有多說,躍起身子一屁股坐在桌案上,端起茶杯,優哉遊哉的喝茶,顯然對於自己的產品很有自信。

    片刻功夫,洪師傅已經從外麵回來,躬身施禮講道:

    “回公公,卑職已經看過,都是上等好炭。”

    “知道了,你下去吧!”王誠打發走洪師傅之後,才轉頭對張旭說:

    “西山燒得炭三十文一斤,按照咱們說好的,我給你四十文,怎麽樣?”

    “多謝公公。”張旭幹脆的回答。

    張旭在大同無論挖煤還是燒炭,都是沒有太多本錢的,畢竟挖煤不需要額外花錢。

    唯一製約他的就是運輸。而且運煤和運炭的成本都差不多,一輛騾子車可以裝八百斤煤,同樣也可以裝八百斤焦炭。

    因此兩樣東西的成本,並不存在太大詫異,一斤煤賣十文錢,一斤焦炭賣四十文,已經很劃算了。

    兵仗局做買賣還是很認真的,王誠安排人手,特意用桐秤把所有焦炭逐袋稱量了一遍,全部記在賬本上。

    結賬時候,統共一百二十二兩銀子,張旭頗為仗義的拿出二兩銀子,扔給那些雜工,讓他們去買酒喝。

    最後剩下的一百二十兩分成兩堆,待其他人都離開之後,才把其中一堆推給了王誠。

    王誠看著白花花的銀子,眼睛也不禁亮了幾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