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金叉脫殼

字數:3889   加入書籤

A+A-




    張旭以索要軍餉的名義,隔三差五便拿著請假條去找徐勇請假,結果每次回來都要不到軍餉,但是總會捎帶些東西。

    第八次請假的時候,先前訂做的家具已經完成,張旭親自押送著十幾輛騾子車運回平陽山。

    周正看著車上各式各樣的家具,神情顯得很不舒服,但是又無可奈何,隻能放行。

    張旭親自指揮,把應用的桌椅板凳逐個分配進每一間屋子。安排妥當之後,他心裏覺得痛快不少,笑著調侃道:

    “過些日子,等本將軍的銀子拿回來,再給你們每人找個小媳婦,也就沒啥缺憾了。”

    “將軍,你不能再出去了,末將已經開始籌備馬車,準備把開采的銀子運回京城。”馬青說。

    “你倒是比景泰皇帝還著急。”張旭反諷道。

    “朝廷裏有規矩,每到春夏兩季,各地都要把收獲的賦稅錢糧運送到京城,上交戶部,在外屯田的將領也不例外,如果逾期不交,朝廷會派人來問責。”

    聽完馬青的解釋,張旭微微點了下頭,隨後又說:

    “打發徐勇押送回去好了,朝廷總不能養著他們吃白食。”

    “賬目都在咱們手上,如果到時候對不上賬,由咱們負責,這麽大一筆銀子,將軍敢交給外人嗎?”

    “算了,還是本將軍親自走一趟吧!我就是勞碌命。”張旭抱怨了一句又交待道:

    “再給我寫一張假條,明天本將軍要去景德鎮,把生意安頓好了才能啟程。”

    “好吧!將軍快去快回。”馬青無奈的說。

    就這樣,張旭第二天又拿著假條去找徐勇請假,這是第九次。

    徐勇看著假條微微皺起眉頭,打量著張旭問:

    “張將軍,你可是昨天剛剛去過,胡由海昨天沒籌備到軍餉,莫非今天就可以有?”

    “我打算多請幾天假,從今天開始在知縣衙門常住,不給軍餉我就不走了。”張旭回答。

    “看張將軍這段時間的做派,可不像缺錢的樣子,至於嗎?”

    “已經入秋了,我要押送銀條送回京城,總得有足夠的盤纏才能啟程。”

    “原來如此,張將軍快些去吧!耽誤了行程可是不好交待。”徐勇悠悠的回應,一副看熱鬧的架勢。

    張旭告辭出門,照舊帶著三個隨從離開,隻不過這次把老迷糊留在山上,換成了小毛子。

    畢竟老迷糊已經年近五十,帶著他一路奔波,張旭總有些過意不去。

    從平陽山到景德鎮,有三百餘裏的路程,需要整整一天才能抵達。張旭出門有些晚,趕到的時候,天色已經漸黑。

    吳季九和嶽嫂見了張旭,紛紛喜出望外,上前問寒問暖。張旭笑著反問:

    “怎麽樣?老吳。”

    “一切都好,上個月的賬目已經算清,銀子還沒有結算,就等將軍回來分錢。”

    “賺了多少?”張旭關切的詢問。

    “雖然咱們賣的量很大,卻大多都是二三等的瓷器,而且價格壓得低,每天流水還達不到一百兩,統共兩千九百兩銀子。”吳季九說。

    “沒錯,等緩過這幾個月,還得燒上等瓷器,但是現在不能著急,咱們得把根基打好,才能長遠。”張旭說。

    “張兄弟放心,我能理解,您回來以後,得先把高嶺土的本錢給柳姑娘算了,由於瓷器價格低,光高嶺土的本錢就占了一半,有一千五百兩。”

    “好,明天我給她送過去。”張旭回答,眨著眼睛默算了一下說道:

    “你給我一千八百兩就可以,我給柳瑚兒八百,自己留一千,剩下的一千一歸你。”

    “張兄弟,使不得,這樣算我可是占了你整整四百兩的便宜。”吳季九推脫道。

    “都是你應得的,這些日子當數你最辛苦,咱們兄弟就不要太客氣了,以後把店麵鋪開,不會缺銀子的。”張旭笑著說。

    “那四家掌櫃的,已經找了我三五回,要做咱們的分店,隻等將軍回來拿主意。”吳季九說。

    “抻的差不多了,答應他們,這幾天就簽契約開業,我急著回一趟京城,臨走之前總得把這裏的事情處理好。”張旭回答。

    “可是如果一下開這麽多分店,高嶺土恐怕供應不上。”

    “契約裏都寫清楚了,燒製的瓷器先供應分店,把價格抬到原價的七成。”張旭詳細的部署道。

    “這個主意好,咱們不用賣貨也能跟著賺到錢。”嶽嫂附和道。

    “嶽嫂,本將軍可是不會讓你清閑的。”張旭笑著打趣道,隨後交待吳季九:

    “你抽時間燒一窯上等瓷器,比原價加五成銀子,就放在咱們店裏賣,別人家做不出來的好東西,咱們可以隨便定價。”

    這個簡短的高層會議完事以後,吳季九和嶽嫂都是眉開眼笑,按照張旭這種方式經營下去,會多出一筆不菲的收入。

    張旭知道時間緊迫,並沒有前往窯裏鎮見柳瑚兒,隻打發小毛子和薛鐮把銀子送過去,又給柳瑚兒捎了話,通知她盡量增產。

    為了壯門麵,張旭特意留在景德鎮住了三天,等著參加完另外四家分店的開業典禮。

    這四家分店同時開業,慶典選在吳家的總店舉行,四家分店隻是換了銷售的瓷器和門口的招牌。

    秦家瓷器坊改成一品堂北街分店,尚藝瓷器坊改成一品堂尚藝分店,南街瓷器坊改成一品堂南街分店,墨韻坊改成一品堂墨韻分店。

    算上先前張旭選的三閭廟分店,和吳季九在河東開的分店,至此一品堂在景德鎮共有六家分店,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瓷器巨頭。

    四家分店開業的當天,趙虎臣一大早便來到戴家的三祥閣,跟戴明貞翻了臉:

    “先前我就說咱們一起跟著吳季九降價,你讓我撐幾天,等著吳家把價格提起來,這下可好,滿街都是一品堂的店鋪,看你的生意還怎麽做。”

    “咱們跟吳季九打了多年交到,他沒這麽大本事,看來都是姓張的在背後搞鬼。”戴明貞說。

    “管不了那麽多了,明天我的水木軒降價,二三等瓷器都按照六成出售。”趙虎臣嚷嚷道。

    “也罷,咱們都把價格降下來,誰也別賺錢,看哪個先撐不住?”戴明貞咬咬牙點頭附和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