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滿載而歸

字數:4307   加入書籤

A+A-




    張旭離開之前,已經得知趙戴兩家降價的消息,但是並沒有太在意,畢竟吳季九是製瓷大家,即便做同等瓷器,質量也要比那兩家高出一籌。

    經過幾番折騰,一品堂瓷器已經成位景德鎮的名牌產品,即便比對方高出一成價格,照樣不愁賣。

    更何況近期柳瑚兒挖的高嶺土始終供應不足,他們兩家折騰些日子,還可以緩解一品堂的壓力。

    他照舊是趁著披星戴月悄然離開,身邊也是那三名隨從,不過馬背上各自馱著兩包銀子。

    由於啟程比較早,因此趕在日落之前回到了平陽山下。

    周正見張旭回來,笑著迎上去問:

    “怎麽樣,張將軍,拿到軍餉了嗎?”

    “當然拿到了,我們將軍出麵,沒有辦不成的事。”二驢子得意洋洋的回答。

    周正上前拍了拍二驢子馬背上的口袋,又朝小毛子和丁三合的馬上瞥了幾眼,臉上露出異樣的神色。

    “周將軍,你如果不查,我們要上山了。”張旭笑著說。

    “張將軍請。”周正說完讓開了路徑。

    目送著張旭等人上了山坡,他便轉身前往徐勇的軍帳回報:

    “將軍,張旭回來了。”

    “他籌到軍餉了嗎?”徐勇漫不經心的問。

    “您猜猜,張旭帶回了多少銀子?”

    “多少?”

    “馬背上馱著六個口袋,末將掂了掂分量,每個口袋裏差不多二百兩銀子。”

    “什麽?”徐勇猛地站起身,盯著周正追問:

    “照你的意思,張旭這次至少帶回了一千兩銀子?”

    “沒錯。”

    “咱們兩百多人,每年的軍餉也不過一千幾百兩而已,憑他那幾個兵,竟討要了一千兩銀子的軍餉?莫非是永豐知縣瘋了不成?”

    “他們一路風塵仆仆的樣子,肯定不是從永豐縣回來的。”周正斷言道。

    徐勇在屋子裏來回轉了幾圈,笑著說:

    “我立刻上報朝廷,就說張旭擅離職守,利用朝廷士卒在外麵私自搞副業。”

    “沒錯,張旭這個月離開平陽山十四天,將軍負責監督他,理應上報朝廷。”周正附和道。

    張旭並不知道二人的謀劃,帶著人來到山腰以後,命他們把銀子送到馬青房中,嘩啦啦的倒在地上。

    大明朝廷民間流通的銀子,多半都是二兩的小銀錠,一千兩銀子,整整五百個銀元寶,撒在地上白花花一片,甚是養眼。

    馬青打量幾眼,詫異的詢問:

    “將軍,這麽多銀子從哪來的?”

    “本將軍上個月賺的,正好用來做往來燕京的盤纏。”張旭回答。

    “末將記得將軍是去了景德鎮,莫非景德鎮也發現了銀礦?”馬青說著,拿起一把銀子,看了看質量。

    “自從挖銀子的生意被你攪黃以後,本將軍就改行了,如今挖高嶺土,照樣可以發財。”張旭撇撇嘴說。

    “以將軍之才,做個首輔也不過分。”馬青說,隨即吩咐道:

    “驢子,用麻袋裝起來,留著咱們北上的路上用。”

    “馬副將,你準備的怎麽樣了?什麽時候啟程。”張旭問。

    “征調的馬車今晚就到,咱們明天裝車,後天啟程。”馬青回應。

    “抓緊時間吧!辦完這趟苦差事,本將軍還有正事要做。”張旭交待道,悠悠的出門上了二樓。

    當晚無話,第二天清早,還沒等張旭起床,就已經聽見外麵人聲鼎沸,恍如集市一般。他伸伸懶腰坐起身子問道:

    “驢子,外麵怎麽了?”

    “回將軍,馬將軍征調的車夫都已經上山,正在裝車。”二驢子回答。

    “給本將軍更衣,咱們出去看看。”張旭吩咐道。

    穿好衣服洗漱一番,他才邁步走出房門查看,外麵的場麵很熱鬧,一批批民工把沉甸甸的木箱裝上騾子車或是牛車。

    明朝的車都是木質的,木頭車轅、木頭車輪,沉甸甸的木箱壓在上麵,好像隨時都會斷的樣子。

    “馬青,你確定這些馬車可以把銀子運到燕京?”張旭問。

    “不用走那麽遠,末將已經打發老迷糊和湯傑前往衢州征調船隻,咱們隻需要走二百裏旱路,便可在衢州裝船,經衢江、富春江、錢塘江進入運河。”馬青回答。

    張旭聽到此處已經明白,馬青要走京杭運河,把銀子從杭州一路運往燕京。

    折騰了整整一天,張旭粗略碼了碼,竟然有五十多車!

    還不到兩個季度的時間,就挖出這麽多銀子,可見張家灣的民工也真是賣力氣,不過很可惜,大批的銀子,都要送給景泰皇帝的朝廷,想想就讓人覺得心疼。

    馬青辦事素來穩妥,裝完車以後,命人封鎖了下山的路,所有民工都要留在山腰過夜,他特意命丁三合給車夫發了酒肉。

    張旭的平陽山,從來沒有這樣熱鬧過,五六十車夫,在周圍架起十幾堆篝火,一邊烤肉一邊喝酒,都是興衝衝的模樣。

    張旭的宴會照舊在二樓陽台上舉行,今天又多了一個人——梁四海。

    此去燕京少說也得走上個把月時間,他自己帶的兵都要一路護送,總得留個人看守銀礦。

    張旭思來想去,覺得這個梁四海最為合適,雖然他品階不高,畢竟也是戶部在編匠官。

    “四海,明天本將軍就要啟程去燕京,你帶著十名新兵留下看守門戶。”張旭一邊喝酒一邊交待。

    “不知將軍打算給卑職留多少火器?”

    “工事上的四門迫擊炮都給你留下,再留一百枚炮彈。”

    “多謝將軍。”梁四海起身道謝,隨後又問:

    “如果有人上山作亂,卑職是否可以開炮?”

    “當然可以,這是朝廷的銀礦,隻要隨意上山的,都按搶奪銀條的罪名論處,打死勿論。”張旭硬氣的說。

    “卑職遵命。”梁四海幹脆的回答,隨後又笑著講道:

    “卑職還有個小要求。”

    “你的事還挺多,說說吧!”

    “戶部的工匠都很辛苦,是不是可以跟張家灣的民夫一樣待遇?”梁四海期待著詢問。

    “本將軍準了,從這個月開始,戶部工匠和張家灣的民夫在一口鍋裏吃飯,所差的俸祿由本將軍出錢補齊。”張旭笑著回答。

    梁四海匆忙起身,拜倒在地。顯然他隻是懇求改善夥食,並沒有想到張旭會給他們補齊俸祿。(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