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最大的酒樓

字數:4248   加入書籤

A+A-




    張旭對於戶部的工匠還是很看重的,畢竟他自己沒學過冶煉銀子,要想開銀礦,就少不了這些人。

    先前之所以薄待他們,就是為了今天的感恩戴德。

    如果當初這些人剛到平陽山,就給他們同等待遇,工匠們會認為是理所應當,隻有受過苦的人,才會明白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張旭前世雖然沒做過官,但是見過的權術照樣先進五百年,為了把戶部匠官留在自己麾下,動動腦筋也是值得的。

    這頓晚餐很快就結束了,畢竟大批銀子都放在外麵,倘若有所閃失,不好跟朝廷招待,因此剛剛喝了幾杯酒,馬青便打發老迷糊等人出去輪番守夜。

    張旭也回到臥室早早的休息,畢竟第二天還要趕路。

    次日一早,張旭帶領麾下兵將,護送著馬車下山啟程,隨行兵將也隻有馬青、老迷糊、湯傑、楊道、毛玉山、方毫、丁三合、二驢子和洪師傅師徒。

    梁四海帶著戶部匠官、張輔老人帶著張家灣的礦工,盡數前來送行。

    張旭照舊是一副隨和的模樣,跟眾人打著哈哈道別,率先帶人離開,浩浩蕩蕩的騾子車和牛車在後麵尾隨。

    梁四海站在工事裏,目送著所有車輛都下了山,立刻吩咐道:

    “每人五發炮彈,給將軍送行。”

    夏猛、肖威、丁昂、洪石頭四人,始終守在工事裏,聽到梁四海的吩咐,麻利的抬高炮筒,衝著半空一連發射了二十枚炮彈。

    張旭坐在馬背上,聽到炮聲也不禁回過頭看了幾眼,笑著說:

    “這個梁四海多少有點小聰明,本將軍沒有選錯人。”

    “沒錯,他是在提醒徐勇,不要小看他。”馬青點頭附和道。

    “咱們剩下的火器,你放哪裏了?”張旭關切的問。

    “末將讓張家灣的民工在礦坑裏挖了個洞,都封在裏麵了,沒人知道。”馬青回答。

    “你小子做的不錯,還算辦了件正事。”張旭點點稱讚道。

    “將軍,平陽山相距衢州碼頭有一百七八十裏路程,咱們今天到不了,還得找客棧投宿。”老迷糊提醒道。

    “不能找客棧,你去前麵選一塊空曠的荒地,晚上咱們就地露營。”馬青搶著說。

    “沒錯,周圍路上山高林密,還是小心點好。”張旭點頭附和道。

    老迷糊抱拳答應一聲,便帶著二驢子前去探路。

    洪師傅造的兵器都已經完成,這次出門,他們已經配齊了裝備,除了槍彈炮筒,每人多了一柄短刀,八顆手雷。

    這些手雷經過改裝,做的非常短小精致,導火索位置加了木堵頭,起到了保險的作用。

    而且每顆手雷都帶著鐵環,可以用皮質線繩拴在身上。

    配齊裝備以後,張旭堅信,即便再跟瓦剌人打遭遇戰,他的兵也能夠以一敵百。

    旱路走的還算順利,第二天午後就到了衢州碼頭,先前征調來的十條貨船都在等候。

    相比鄭和留下的軍艦,這些船要小得太多,從頭到尾僅有六七米而已,還不如秦淮河上的畫舫。

    載重量到是遠超岸上的馬車,每條船足可以裝五六千斤銀子。

    碼頭上裝貨的速度,比山上要快得多,還不到天黑就已經把銀子裝完,馬青結算了車夫的工錢,打發他們離開。

    從衢州往杭州是順流而下,因此晚上也可以行船,張旭當即做出部署:

    “馬青帶著老迷糊、湯傑、楊道、方毫走水路,每人押運兩艘船;丁三合、驢子和毛子,你們三個,拉著我的黑馬走旱路,晚上休息,白天趕路,隻要能追上貨船就可以。”

    “那我呢?”馬駒兒疑惑的問。

    “跟著你師傅,隻管坐船就可以了。”張旭揉了揉馬駒兒的腦袋笑著說,帶著他一起上了船。

    貨船當晚啟程,順流而下,這種貨船並沒有船艙,所以隻能在露天休息。

    丁三合幾人倒是並不著急,就近找了一家客棧,把馬青等人的馬匹寄存其中,他們也留下住了一夜,第二天清早才趕路。

    盡管貨船連夜走水路,可是速度慢得多,不到晌午時分,已經被馬隊追上了。

    畢竟這些船都是重載,船底吃水有些深,一夜工夫,也隻是走出百餘裏而已。

    張旭正坐在船上跟洪師傅閑聊,眼看著馬隊追上來,當即吩咐道:

    “在就近渡口靠岸,本將軍要找個酒樓去吃午飯。”

    此時,貨船已經抵達蘭溪縣城,相隔數百米外便有渡口,貨船慢悠悠的在渡口靠岸。

    張旭下船以後,命二驢子就近買來酒菜,分給馬青等人和一眾船夫,他自己則前往縣城裏的酒樓。

    點了幾道當地的特色菜,吃飽喝足之後,問清路徑,繼續騎著察哈爾黑馬趕路。一邊走一邊吩咐:

    “驢子,你去通知馬青,本將軍晚上在桐廬縣過夜,我會在碼頭留人等他。”

    “好嘞。”二驢子答應著打馬先行前,去河道上追馬青送信,隨後又回來跟張旭會合。

    就這樣,由馬青押送著銀子走水路,張旭騎著黑馬,一邊遊山玩水一邊尾隨。

    當天晚上,張旭留在桐廬縣的客棧過夜,第二天醒來以後,得知馬青午夜時分抵達桐廬縣,已經繼續駛向下遊。

    他並不著急,帶著人在後麵慢悠悠的追趕。

    第三天臨近晌午的時候,張旭率先一步到了杭州城,入城之後吩咐道:

    “驢子,你去問問,哪家是杭州最大的酒樓?咱們今天吃頓好的。”

    二驢子翻身下馬,在路上接連詢問了幾個過往的路人,才回過頭稟報:

    “將軍,俺已經問清楚了,杭州城中當屬豐樂樓最大。”

    “咱們就去豐樂樓。”張旭吩咐道。

    二驢子頭前帶路,主仆四人走了半個杭州城,才總算來到豐樂樓下。

    麵前是一座三層的建築,其規模比起燕京的酒樓,還要大上許多,兩側有不少賣雜貨的商販,周圍半條街都顯得格外熱鬧。

    張旭從一個攤位前經過,忽然聞到了陣陣茶香,勒住馬匹說:

    “驢子,你先上去,定個三樓靠窗的位置,本將軍要買幾斤茶葉,帶給京城的朋友。”

    “您請好吧!”二驢子答應著率先離開,前往豐樂樓訂餐桌。

    這家大酒樓的夥計都很精神,見二驢子上門美滋滋的迎了出來,笑著問:

    “客官,您幾位?”

    “四位,要三樓靠窗的位置,做一桌你們酒樓最好的菜。”二驢子一副財大氣粗的姿態說,同時從懷裏拿出一把銅錢賞給了夥計。(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