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奉旨西征
字數:4488 加入書籤
顧封岩麵對張旭的反唇相譏,絲毫不為所動,照舊是一副吃定張旭的神情,接過那枚彈頭回應:
“本官查過了,這種彈藥並非出自兵仗局,乃是你張大人私造的手銃。”
“既然我能私自鑄造,別人也肯定可以做的出來。”張旭反駁了一句,隨後才出言解釋道:
“我勸顧大人還是先把案情搞清楚,然後再妄加揣測。”
“莫非你對案情更清楚?”
“沒錯,當初是我在紹興境內發現了小明王韓治平,派人上報紹興府衙,才順利將其抓獲,照你的意思,是我報了案抓人,然後又帶著兵把人救了出來?”
聽到張旭這番質問,顧封岩的臉上終於露出疑慮之色,盯著張旭詢問:
“竟有此事?”
“杭州府相距紹興府隻有百裏之遙,顧大人可以先去紹興府問問清楚,然後再回來調查,作為總鋪頭,連案件細節都沒有查清楚,就敢隨意抓人,你這官位恐怕是花銀子買的吧?”
顧封岩聽了張旭的搶白,臉色變得極為難看,冷冰冰的說:
“既然如此,請張大人同我去紹興府走一趟。”
“對不住,本官公務繁忙,沒時間跟你去瞎折騰。”張旭肆無忌憚的回應。
“這可由不得你了,本官帶著刑部文書而來,有權拘捕你。”顧封岩氣勢洶洶的說,隨後吩咐道:
“來人,給我拿下。”
六扇門的差官們,聽到吩咐以後,立時抽出繡春刀,朝張旭圍攏而來。
回應他們的,是九個黑洞洞的槍口。
張旭不屑的笑著說:
“顧大人,憑你這幾個部下,我的兵隻要兩輪射擊就能放倒,咱們試試唄?”
“好啊!本官為你而來,絕不會輕易離開,要麽你跟我走,要麽把我的屍體抬出去。”顧封岩毫不示弱的回應。
“顧大人,你過分了,在你手上並沒有確鑿證據,為何非要拘捕我家將軍。”馬青終是耐不住,出言反駁道。
“本官帶著刑部公文,無論他是否有罪,都要帶回燕京審問。”顧封岩肆無忌憚的回答。
“看樣子,也隻能把你的屍體抬出去了。”張旭無奈的說,當即就要下令射擊。
“聖旨到,信武將軍張旭接旨。”熟悉的尖銳聲音,在大堂外麵傳進來,大亂了僵持的局麵。
眾人都是臉色一遍,各自收起兵器迎了出去。
十幾名錦衣衛護送著一位老太監等在門口,見到張旭,這老太監興衝衝的說:
“張將軍,恭喜,朝廷給您派了一趟美差,請接旨吧!”
“王公公!”張旭驚喜的招呼道,麵前之人正是他的老熟人:兵仗局督主王誠。
馬青則顯得極為鄭重,命人在門外擺好香案,焚香祭拜之後,才對王誠說:
“公公,請宣旨吧。”
“信武將軍張旭接旨。”王誠又重複了一遍。
張旭隻好帶著眾人跪在香案前,像上朝一樣山呼萬歲。王誠這才打開聖旨朗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命信武將軍張旭前往興隆衛香爐山,協助左都督方瑛平定叛軍,欽此。”
張旭聽的稀裏糊塗,接過聖旨起身詢問:
“公公,興隆衛在什麽地方?”
“這個咱家也不知道。”王誠笑著回答。
“挺有意思,連興隆衛在哪都不知道,就讓本將軍去打仗?”張旭調侃道。
“末將聽說過興隆衛,據傳在黔東,是苗王韋同烈的地盤。”馬青插言說。
“對頭,咱家也聽說過,那個造反的就叫韋同烈。”王誠附和。
張旭拿著聖旨,在總鋪頭顧封岩的麵前晃了晃,笑著問:
“顧大人,你來說說,是本官的聖旨大,還是你的刑部文書大?”
“張大人,你不要得意的太早,本官定會查清此案,到時候免不了還要登門拜訪。”顧封岩說著,轉過頭出門離開。
“隨時恭候。”張旭笑著回應。
王誠瞪著小眼睛,目送六扇門的人走遠,才出言問道:
“這位總捕頭,好像跟張將軍不對付?”
“當初末將途徑秦淮河的時候,曾經打過楊柱國的公子,這些人都是來給他們主子出頭的。”張旭笑著回答。
“原來如此,楊柱國位高權重,將軍日後還是多留神的好。”王誠提醒道。
“不要緊,已經習慣了。”張旭大咧咧的說,隨後又問:
“到杭州傳聖旨可是苦差事,怎麽把公公您給派來了?”
“咱家許久不見將軍,甚是想念,聽說有這樣一份差事,特意毛遂自薦,從燕京趕來。”王誠回答。
張旭此刻也是猛然響起,自己還欠這老東西兩副尚好的棺材板。於是笑嗬嗬的回應:
“多謝公公掛念,既然來了,就在杭州府多住幾天,末將也好略盡地主之誼。”
“那是自然,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又趕上將軍請客,咱家自然要多住些日子。”王誠幹脆的回應。
張旭雖然接了聖旨,但是根本不提出兵的事,隻管盛情招待王誠。
當天中午便在豐樂樓擺下酒宴,同王誠暢飲,晚上又特意帶著他觀看紅綃坊的演出。
王誠見到燈泡的時候,也不禁有些傻眼,特意邁步登上畫舫,托在手裏端詳了好半天,才出言詢問:
“將軍,你這夜明珠從何而來。”
“公公,是你看錯了,這隻是玻璃瓶子,裏麵的竹絲在發光。”
“是嗎?不如將軍也送我一個這樣的玻璃瓶,帶回去給燕京的朋友們見識一下。”
“這東西,隻有掛在此處才能發光,拿走以後就不亮了。”張旭笑著解釋道。
夜幕降臨以後,畫舫的表演正式開始,張旭陪著王誠,坐在紅綃坊的門外,一邊吃烤肉喝酒,一邊聽曲。
王誠雖然是個宦官,對女人沒什麽興趣,但是比較偏愛聽取,直到夜半時分演出結束,他才站起身,意猶未盡的說:
“真是羨慕將軍,在杭州過這種神仙般的日子,咱家若是能來此地頤養天年,也不枉此生了。”
“公公乃是陛下的親信,恐怕這輩子隻能留在京城陪王伴駕。”
回到織造府以後,張旭便安頓王誠在前宅住下,此處本就是前任織造公公的住所,正好用來招待這位京城來的公公。
王誠休息一夜之後,第二天起床才出言詢問:
“不知將軍打算何時起兵?”
“公公,末將實在有些為難,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總得先把糧草籌備足了,才能去前線打仗。”
“您再看看我這些兵,除了押糧的,恐怕也沒什麽人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