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牛家兄弟

字數:4410   加入書籤

A+A-




    王誠一言不發的聽著張旭訴苦,不時的點點頭表示同意,直到張旭講完,他才笑嗬嗬的說:

    “將軍,你我也算舊相識,不必這樣兜圈子,有什麽話要咱家稍帶回朝廷,但說無妨。”

    “末將的難處確實不小,從此處趕往貴州,可是萬裏迢迢,單憑末將這幾個兵,實在少了些。”

    “還有軍費的事,讓末將打仗沒問題,總得有軍費吧?我的人總不能萬裏迢迢去喝西北風?”

    “將軍放心,回京以後咱家會把這兩件事如實上報。”王誠大包大攬的說。

    張旭也是滿意的點點頭,隨後又講道:

    “末將答應公公的壽木,已經準備妥當,隻等公公啟程,一道捎帶回去。”

    “既然如此,咱家再留下討饒一天,明日就動身回京。”

    “先前說好了要多住幾日,公公因何如此心急。”

    “朝廷邊患為重,咱家早些回去複旨,也好早些幫將軍解決麻煩。”王誠解釋道。

    “既然如此,末將立刻命人給公公準備禮物。”

    張旭給王誠準備的禮物很豐厚,錦緞絲綢、瓷器茶葉,應有盡有,再算上那兩口棺木,把一艘小船裝的滿滿當當。

    王誠看到這些禮物,驚喜之餘又笑著詢問:

    “將軍,你恐怕還有事求咱家?”

    “公公真是火眼金睛,末將如今準備造一條鐵路,缺幾名手藝精湛的工匠。”張旭幹脆的回答。

    “將軍還是惦記著洪師傅,好吧!咱家回去以後,再把洪師傅借給將軍用幾個月。”王誠難得爽快的說。

    送走王誠以後,張旭開始做部署,他心裏很清楚,這趟打仗的差事,自己肯定推脫不掉。

    之所以拖延時間,主要目的就是把家裏安頓妥當。

    張旭來到杭州的時間尚短,紅綃坊還要麵對幾個強硬的競爭對手,這時候實在不適合離開。

    思慮了半個上午,直到吃飯的時候,張旭才出言詢問:

    “若蘭,我近日就要啟程去貴州打仗,你是不是可以招幾個身手好的家丁,來保護紅綃坊。”

    “包在我身上好了,杭州府最能打架的混混,都是我門下。”沈若蘭幹脆的回答。

    “那好,去著急你那些小弟,今天晚上我要見到他們。”張旭說。

    沈若蘭應下了差事,吃過晚飯便起身出去,直到天色將黑,才從外麵回來,也隻是帶著三名壯漢。有些不好意思的抱怨道:

    “如今本小姐囊中羞澀,那些門下也是樹倒猢猻散,杭州府的江湖,沒錢沒兄弟。”

    “把這三個介紹一下吧?”張旭問。

    “大牛、二牛、三牛,都是我曾經的門下,家住城外牛家莊,打架沒輸過。”沈若蘭終是有些欣慰的介紹道。

    “既然是沈大小姐找來的,就留下吧!”張旭幹脆的應道。

    “留下可以,不過價錢也是很貴的,每人每月二兩銀子。”沈若蘭說。

    “還真是不便宜,馬青一個月也隻有二兩銀子俸祿。”張旭調侃道。

    “就是因為身價高,所以除了我沒人用他們。”沈若蘭回答。

    “隻要有本事,銀子不成問題。”張旭大氣的說。

    “我看倒不如雇鏢局的,那些鏢師身手好,價格也公道。”顧春娘提出了新的建議。

    “這主意不錯,我走以後,你雇幾個鏢師來看守門戶,最多三個月,我就可以從前線回來,花不了太多銀子。”張旭附和道。

    “他們三個怎麽辦?”沈若蘭追問。

    “如今本將軍缺人手,但凡上門來的,照單全收。”張旭回答……

    大明朝廷解決問題的速度是很慢的,直到王誠離開杭州一個月後,兵部和戶部的公文才送到織造府。

    兩張公文,答複了張旭的要求,兵部同意張旭按照製度擴招士卒,可就近前往南京兵部造冊登記,領取腰牌。

    戶部則通知張旭去杭州府衙門領取一千兩銀子,用來籌辦此次南征的軍餉。

    張旭對於兩份公文的答複並不是很滿意,想想總比白使喚強一些,拿著兵部的公文默算了起來。

    按照上次於謙在朝堂上講的規矩,招募新兵的數量,最多是老兵的八成,因此張旭上次隻能擴招六個新兵。

    如今他手上有十四名在編的兵將,所以可以擴招十一個人,略想了想,張旭交待道:

    “馬青,你帶徐邦寧、小毛子啟程趕往戶部,上報十一名新兵的名單,咱們平陽山還有六名私兵沒有上報,再算上這牛家三兄弟。”

    “還差兩個。”見張旭的話止住,馬青好奇的詢問。

    “我在景德鎮還招了四名私兵看守門戶,把閆鐵子和陳莊給我報上,這次打仗要帶上他們倆。”張旭回答。

    馬青當日便帶著兩名部下湯傑、楊道一路啟程,前往南京兵部,給新兵辦理軍籍。

    在明朝,這種事情,是不需要新兵親自到場的,隻要所屬將官上報,兵部登記造冊,然後發放竹製腰牌就可以了。

    有了燕京兵部的公文,馬青這趟南京之行也是很順利,四天之後便帶著腰牌回到杭州府。

    雖然朝廷給的一千兩軍餉,對於張旭已經不是什麽大數目,也總比沒有強。馬青回來以後,張旭便打發他前往杭州府討要銀子。

    李知府雖然敵視張旭,對於朝廷的差事,他也不敢耽誤,寫了一張出納文書,連同銀子一起交給馬青帶回。

    張旭對於紅綃坊並沒有太多可交待的,臨走時候特意叮囑顧春娘和沈若蘭,繼續控製銷量。

    最後安排徐邦寧留下,帶著牛家三兄弟看守門戶。徐邦寧聽到這話立時著了慌,當即分辨道:

    “將軍,這事不對啊!為什麽都是留我看家,這次該換換了。”

    “你在神機營什麽職務?”

    “哨官!”

    “這就對了,大小是個官,我總不能留個當兵的主持大局?”張旭反問。

    “老迷糊和薛鐮也都是哨官,而且老迷糊年紀最大,理應留他看手門戶。”徐邦寧辯解道。

    “薛鐮要獨自負責暗殺任務,所以不能留下,至於老迷糊,總是喝酒誤事,這麽重要一大攤子,敢交給他嗎?”張旭回應,拍拍徐邦寧的肩膀問:

    “看過三國嗎?”

    “聽說書的講過。”

    “劉備入川之前,留最能打的關羽鎮守荊州,你知道為什麽?”

    “這個?卑職不知。”

    “因為劉備的根基在荊州。”張旭解釋道,隨後繼續說:

    “如今咱們的根基在杭州府,所以得留個得力之人鎮守。”

    “請將軍放心,卑職定然不辱使命。”徐邦寧聽到張旭的答複,鄭重拜倒在地說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