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錢澄之的觸動

字數:3815   加入書籤

A+A-


    “是,我馬上就去!”方以智點頭,馬上行動了起來。
    “我跟密之兄一同前去。”錢澄之跟了過去。
    可以稱之為詩文救災,跟現代社會某些慈善晚會有異曲同工之妙。
    好在許家莊距離縣城並不遠,就十幾裏而已,速度再慢,兩個時辰也到了。
    就連李家這樣的興化第一世家,不是沒有能力救災,不是不想拯救災民,隻是不敢當那個出頭鳥,不敢去做極少數的好人,承受不了做好人的代價,必須城中大戶一起捐款才行。
    “密之,莊裏的十五台雪橇拖拉機全部歸你調動,帶上一批的糧食、罐頭、燃料跟衣物,去縣城救災吧,不管多少災民,最好全部救下,暫時安置到收容站裏。”
    積雪深厚,道路難行,每一步都走的頗為艱難。
    但感觸最深的卻是錢澄之,他第一次看到了現實和理想的差距,第一次開始陷入反思:對於這樣的殘酷世道,聖賢道理、道德文章真的能管用麽?
    如果這些管用的話,為什麽嘛許家莊救災隊進城後,城中的大戶,依然沒有什麽行動,連出點人力搭把手,借點物資都不願意,出錢購買還大幅漲價,他們的良知到哪裏去了?
    當然名士李清,還是有著一顆救難之心,也親自參與到了救災行動中,然而沒過一會,他大伯李長敷走了過來,直接把李清拉走,讓他不要摻和進去。
    “災民困苦,為何不能幫幫他們?”李清感到難以理解。
    “許家莊居心叵測,邀買人心,日後必成大患!一旦跟許家莊有所牽扯,日後會給李家帶來災禍!”
    “這……”
    李清依然感到不理解,但還是被他大伯強行拉走了。
    站在旁邊看到這一幕的錢澄之,也感到陣陣的心寒,腦中的一些傳統觀念,發生了嚴重的動搖。
    沒錯,許家莊的諸多做法,是有邀買人心之嫌,可能確實有叵測居心,可這近千的災民,許家莊是實打實的出人出錢出物,全力的將他們救了下來,確實是在踐行‘以人為寶’的理念,隻要能救人,不會計較付出多少成本。
    可對於李長敷這樣的飽讀聖賢書的長者,普通百姓在他的眼裏,究竟算是什麽?是不能承受的負擔?還是起到載舟作用的水?亦或是上升到許家莊以人為寶的高度?
    顯然在他的眼裏,災民就是承擔不了的負擔,要麽讓有能力者一起救,要麽一個都不救,沒有其他選項。
    現在許家莊出手幫忙了,這些災民立刻就成了晦氣的東西,別說是救了,能過多牽扯都不能發生,仿佛他們是潛在的亂民暴民,一旦許家莊帶領他們起事,肯定會影響到李家的利益。
    這一刻,家國天下裏的的一家之利益,顯得無比的重要,不僅高度重視,甚至隱隱開始敵視這些災民,
    要知道聖人也說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這許家莊都沒有開始做出大逆不道之事,便成了這些士紳眼中的大敵,許家莊不管做什麽好事,都是抵製、否定的態度,而不是臉紅與羞愧,這難道真的合適麽?
    可能對李長敷這類的人,這種做法是非常之合適的,但錢澄之還很年輕,普通百姓在他眼中依然屬於‘民’的範疇,故而感到非常的別扭,有點接受不能。
    而救下這一個個的災民後,看他們或跪地磕頭,或連連感謝,或願為奴為婢的報答他,這一張張感恩戴德的臉龐,給予了錢澄之一股力量,堅定了他內心的信念:救下這些百姓是對的,是百分百正確之事。
    對於許家莊的‘以眾為本,以人為寶’的理念,他雖然不是完全的認可,但衝著許家莊真願意采取行動踐行這套理念,他至少認可了七成。
    而‘聖賢之理、道德文章’雖然聽起來非常理想,刻入人心,可在現實中卻沒有多少君子踐行,講的再好又有何用?
    動搖了。
    錢澄之開始動搖了。
    在返回許家莊的路上,他就忍不住對方以智道:“密之兄,我似乎理解你之做法,知道你為何加入許家莊了。”
    “哦,你也想明白了?”方以智看著他,笑道。
    “是的,道德文章,恐改變不了這個世道,或許許家莊這套可行。”錢澄之道。
    “既然如此,幻光兄,不如跟我一樣,剃發易服,加入了許家莊吧,你我攜手一同改變這個世道吧。”方以智發出邀請。
    “這……容我再考慮一二,考慮兩天。”
    雖然是嚴重的動搖,但還不足以讓錢澄之下定決心,似乎還差一點火候與契機。
    做了初步的救助之後,再就是把沒有住所的災民,通過雪橇拖拉機,一批批的運送到難民收容站,正式的安頓了下來。
    一直忙活到半夜三更。
    近千災民,除少數扛不住凍餓而死,有818人得到了妥善安置,算是活了下來。
    ……
    許家莊派出的救災隊很快抵達了縣城,卻在城門口遭到城門衛阻攔,就是不允許許家莊的人員進城,若不是拖拉機嗡隆隆的前進,做出要撞開城門的架勢,隻怕一時片刻進不了城。
    然後是清空出一片場地,花錢招募了一些人手。
    數口大鐵鍋支了起來,底下燒著木材,有的在熬生薑湯,有的煮粥,還有實在餓的受不了的災民,則發下去餅幹和罐頭,立刻填一填肚子。
    最重要的還是防寒取暖,於是一件件的厚實棉襖發放了下去,孩童老人則被優先帶到火堆前取暖,還有一些傷者,也很快得到了處理和救治。
    孫臨自然不會落下,必須跟過去搭把手。
    許遠讓人把方以智叫了過來,將救災的任務交給了他。
    這整個的救災過程中。
    不僅是其他救災隊員,便是主要負責指揮調度的方以智、錢澄之、孫臨三人,也都快要累癱了,嗓子都沙啞了,全都累的夠嗆。
    聽他們講述完關於縣城內的情況。
    許遠相當驚訝,因為住在城裏的,一般是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房屋質量也會好很多,受災不至於特別嚴重,結果倒塌了上百間房,受災上千人。
    “許莊主,請救救災民吧!”
    許家莊內,見到許遠,錢澄之、孫臨二人便深深一揖,發出懇求。
    許家莊11座集體莊園周邊的村鎮有上百個,倒塌房屋與受災的人口,卻相差不多,但隻要往許家莊的難民收容站一住,災民就得到了安置,目前情緒大多穩定,傷者也得到了醫療人員的救助。
    隻能說縣城裏的那些官員士紳,從來沒有防災救災的意識,每天隻顧著吟詩作對、風花雪月,頂多在詩文中憂國憂民幾句,以此體現他們的良心,實際行動幾乎沒有。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