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海洋戰略

字數:4686   加入書籤

A+A-


    主要是三大方麵:製海鹽、發展海洋捕撈與海洋貿易。
    “海洋之上,蘊含無窮機遇和財富,許家莊要想取得更好的發展,必須經略海洋,從大海中獲取更多的資源和發展空間。”
    路麵開始化凍,勉強可以通行,很快就正式的開春了。
    而他也基本認同與接受了許家莊的理念,意識到了儒家治國的重大缺陷。
    而經過從去年底到今年初,許家莊高層人員們,足足一個多月的探討和醞釀。
    許家莊的《海洋戰略》,即將正式的推出和實施,踏出全新且極為重要的一步。
    其實還有一個人,孫臨,見朋友錢澄之跟內兄方以智都加入了許家莊,他也有了加入的想法。
    “我們許家莊的特色商品很多,有自行車、玻璃鏡、打火機、香皂、沐浴露以及白糖、糧食、罐頭、各類副食品等,都是非常不錯的好貨,是上流階層的剛需,而且還能通過海貿開辟更廣闊的海外市場,如朝鮮、日本、西方諸國,這些海外市場的潛力,不會弱於大明,一旦打開了銷路和渠道,每年也將有幾百上千萬兩的金銀入賬。”
    “如此我們許家莊的商貨,賺取到的就是全世界的利益,也是向外麵更廣闊的世界伸出利益觸角的開端,隻要海港城的對外海洋貿易發展了起來,除了能賺取大量的金銀,也能獲取到世界各地的資源,如優質木材、鐵礦石、煤、棉花、糧食、造船造炮的工匠等,然後就可以發展自己的造船業,製造出大批的貨船、商船、戰艦,等通過海貿積累起了足夠強的實力,便可吹響征服世界的號角,以海港城為出發基地,征服能通過海洋連接的每一個角落。”
    以上三大方麵!
    製海鹽,是為了掌控食鹽這塊的巨大消費市場。
    發展海洋捕撈,是為了開拓新的食物來源,緩解糧食不足的問題。
    發展海洋貿易,是為了通過海貿傾銷出更多商品,同時帶來或吸引全世界的原材料與資源過來,形成更大的經濟外循環。
    這三大方麵,不管那個方麵,都蘊含巨大的利益,都有必須進入發展的理由,都代表無限巨大的新發展空間。
    綜合在一起,便是許遠口中的‘海洋戰略’,是許家莊未來發展的必走之路,是必須把藍圖規劃變成為現實的大戰略。
    而看到其中的龐大利益,許家莊的眾高層人員,自然不會像大明的文官們那般無知短視,一個個眼睛都紅了,嗷嗷叫的全都表示支持,並在一聲號令之下,立刻進入全麵動員的狀態,化作一台超高效運轉的機器,調動幾乎一切的人力物力財力,來為這項戰略而服務。
    ……
    二月三日,上午。
    誓師動員大會舉行後。
    一聲令下!
    300台的拖拉機在前麵打頭。
    100台的挖掘機、50台的壓路機緊隨其後,一邊在前麵拓寬道路,一邊將路修好。
    再就是1000名騎自行車,全副武裝的護莊隊員進行武力護送。
    最後是30000名已組織培訓好的男女青壯,或幫忙推著四輪馬車,或推著獨輪車,或乘坐沙船走枯水河道,皆滿載著各類物資,直奔東邊百餘裏外的如皋縣海邊而去。
    這支采取水陸並進的龐大隊伍,一路上製造出了巨大的動靜。
    那嗡隆隆冒出黑煙的機械怪獸,一字排開,綿延數裏,震動山河,山川起伏如履平地,給旁觀者們帶來終生難忘的震撼。
    後麵還有連綿不絕的自行車隊、四輪車隊、獨輪車隊、船隊,至少上萬的車船,留下無數轍印,更不知攜帶了多麽巨量的物資,打算做出什麽恐怖的事情?
    從未見過這等場麵的如皋縣上下,嚇的瑟瑟發抖,紛紛謠傳許家莊造反了,聲勢不可阻擋,他們還是立刻投降比較好。
    興化縣的官吏士紳們也慌了,有種靴子落地、末日臨頭之感,隻是左等右等,討論了好幾天的應對之策,乃至投降派占據上風,準備割了知縣辛士奇的人頭,向許家莊獻城納降的時候,才被告知許家莊要去海邊建一座海港城,要去搞什麽海洋戰略,對造反根本不感興趣,不要信謠傳謠。
    官吏士紳們頓時麵麵相覷,表情精彩,心情頗為複雜,既有放鬆慶幸,也有一種被無視輕視的羞辱之感,最後就是憤怒,這個可惡的許家莊,搞出這麽大的場麵和動靜,嚇掉他們半條命,居然還不是造反,他們到底想幹什麽?等到真造反的時候,又會是何等的場麵?直接嚇死他們麽?這個可惡的許家莊,實在太不像話了!
    而且許家莊修建海港城的規劃和舉動,也讓他們高度的重視和關注,想知道許家莊修這個海港的目的?這究竟是想幹什麽?此外占據那麽多的海邊荒地,經過他們的批準和同意了麽?
    又因為動靜實在太大,不隻是本地官吏,很快整個揚州府的官員士紳,整個南直隸的官商勳貴,也都將目光投向到如皋縣的海岸邊,表示高度的重視和關注。
    “而海魚海鮮具有味道鮮美,蛋白質含量高,油脂少不易導致肥胖等優點,雖然蘊含的熱量也偏低,飽腹感不強,但三斤的海魚海鮮,是能夠與一斤豬肉相抵的,大海就是次一級肉類的養殖場,缺點是營養質量偏低,但海洋無限廣闊,不需要付出管理成本,不受限製想怎麽撈就怎麽撈。”
    “從糧食消耗的角度來說,每從海洋中捕撈一斤的海鮮,就等於減少了一斤的糧食消耗,從海洋中捕撈出了三斤的海鮮,就等於減少了一斤豬牛羊肉的消耗,如今大明多地的糧食依然不足,以後可能會更緊缺,如果能從大海中獲取足夠多的魚蝦海貨,就是帶來了新的糧食來源,隻要漁船出港,就是海上糧食的收獲時節,就算每次的捕撈量不多,也至少能給無數的饑民難民,帶來活命的食物。”
    “若是魚獲較多,也可以製成魚幹、魚罐頭等副產品,提高食物的保質期與利用率,帶來更多的收益。”
    “故而按照消費終端的市場價格算,食鹽的市場空間,每年都在2000萬兩以上,甚至可能達到5000萬兩,而鹽的生產成本,按照不同的生產方式,在5文至20文每斤不等,利潤空間在五倍至二十倍,但這些利潤大部分為鹽商、官員、勳貴和豪紳所獲得,他們個個吃的腦滿腸肥,壟斷食鹽的生產、運輸、銷售等環節,把成本幾文十幾文的鹽,以十倍的價格賣給百姓,賺取巨額利潤,百姓卻越發貧困,但因為食鹽是必需品,不管如何操控價格,鹽商利益集團賺的都不會少。”
    “我們打算改變這種現狀,去海邊建造一座大型的製鹽廠,利用最先進的曬鹽、電加熱、過濾提純等工藝,實現年產鹽100萬噸1噸=16石)的目標,滿足每位大明百姓至少消耗十斤鹽的需要,由於采用了最先進的製鹽技術,我們生產一斤鹽的成本,在量上去後,能降到每斤1文左右,消費端售價的話,10文至20文的樣子,讓百姓能買到質優價廉的海鹽的同時,也能確保我們拿到十倍左右的毛利,百姓們得到了實惠,我們每年至少有上千萬兩的利潤。”
    “海鹽這塊生意利益巨大,許家莊必須進入,哪怕會得罪無數的鹽商與利益集團!如果他們敢采取武力手段,我們就以武力對武力,徹底把他們幹掉!”
    “其次是建造一座大型的海港城市,招募大批的水手、漁民,采購最新式的電動捕魚船,以這座海港城為基地,發展漁業捕撈產業,從大海中獲取無數的海魚海鮮,作為新的肉食來源。”
    “相較於陸地,海洋的麵積是無限廣闊的,生活在海裏的魚、蝦、蟹、螺,數量難以統計,單單就在大明近海區域,就每年至少有千萬噸的可捕撈資源,我們隻要有一支100艘左右的先進漁船,每艘船每年捕撈出500噸的海鮮魚獲,每年就是5萬噸的量,可以讓五十萬人每人每年吃100公斤。”
    “首先是鹽,大明的百姓近兩億,就算每人每年隻吃一斤鹽,也需要食鹽160萬石,如果平均每人每年最多消耗鹽十斤,那就是最多1600萬石的食鹽市場,如今市麵上的粗鹽約百文錢一斤,折合一分銀,質量很差,價格卻非常昂貴,但鹽是必需品,就算是最貧困的家庭,每年也要買一兩斤的鹽,不然幹活的力氣都沒有。”
    話說什麽是海洋戰略,具體的內容是什麽?
    “故而海洋捕撈的意義同樣巨大,必須盡快的發展起來。”
    “最後是海洋貿易,等我們的海港城建成後,有了大批的可停泊碼頭,然後便可以組建我們的海洋商貿船隊,去世界各地行商做生意,或許允許外來的商船、貨船進港停靠,允許來到海港城的商人們,去商貿區采購許家莊貨物,再經過他們銷售到世界各處。”
    於是他隻換上了許家莊的新式衣服,沒有剃發,算是改變了一半。
    ……
    但想了想,他不得不放棄了。
    因為他是世襲武官出身,一旦加入,極有可能遭到彈劾與非議,乃至連累到家人。
    一月底。
    天氣逐漸的轉暖。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