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家族

字數:4193   加入書籤

A+A-




    一頓澡還沒有洗完,該有的項目還沒來得及做,丫鬟的聲音在外麵響起:“老爺,外頭青兒說,知府常大人來訪。”
    老家夥來的這麽急?
    賈亮不慌不忙的洗完澡,到底還是沒有做項目。
    如今府中,秦可卿在操持海鮮雞精作坊,鳳姐兒正在操持海帶,都不在屋裏,賈亮這番回來,沒有讓人提前傳信,就這樣還讓常華知道。
    常華知道也就罷了,畢竟他是這裏的地頭蛇,可他陳福順怎麽會知道?
    “有點意思,小小的登州府,水也不淺嘛。”
    結束香豔的沐浴,晴雯替賈亮擦拭幹身體,奉上一件幹爽的短衫,並幫寸著自家老爺穿好。
    晴雯服侍賈亮沐浴,已經成了府裏的常態,所以丫頭如今少了許多羞澀。
    然而,丫頭想不通,每次就是沐浴,雖然項目多些,終究沒有實質性的進展,這讓丫頭內心無比幽怨。
    出了屋子,賈亮讓晴雯自己收拾,自己一人晃悠悠來到前麵正廳,僅僅這一路,剛剛洗幹淨的身上又是一層汗水。
    今年的夏天似乎哎登州來的早些,也格外的熱。
    賈亮沒有經曆過小冰河時期,不知道這個情況是否正常,內心隻有祈禱老天爺給自己多一些時間準備。
    “哈哈哈,常大人駕臨,下官有失遠迎。”賈亮笑容可掬。
    “賈大人客氣了。”
    常華態度也不錯,看不出等候的焦急,反而十分親切:“你我一見如故,都是同朝為官,雖然年紀有所差距,但這都不是問題。
    “登州炎熱,你這園子也不涼快,來人呀,將冰塊送進來。”
    隨著常華的聲音,幾名衙役抬著冰塊進來。
    “擺好!”
    “是,知府大人。”
    賈亮這邊,人手少,所以就沒有讓人插手,不過常華這邊示好,引起了賈亮的警惕。
    “不知大人此來,究竟有何事?”
    “請客,轉為請客來的。”
    常華笑道:“等你好多天了,生怕你一去不回,今夜有幾位鄉紳在望海樓設宴,本官不過是一個中人。”
    望海樓,就是賈亮合作那老掌櫃所在酒樓的名字。
    “你可能不知道。”
    常華接著說道:“那望海樓在登州本不是一等一的酒樓,隻是不久前開始,就是推出翡翠龍骨湯之後,這家酒樓名聲大漲。
    “不僅這翡翠龍骨湯受到追捧,他家其餘菜式都跟著大賣,每日一席難求。
    “本官去吃了幾次,發現這酒樓菜式味道大變,任何一道菜都是鮮美無比,完全不是其他酒樓能夠比擬的。
    “大家都以為酒樓換了廚子,結果一打聽並沒有,廚子還是那個廚子。現在啊,本官幾日不吃他家的菜,吃別的都有點難以下咽了。”
    賈亮不為所動:“哦?拿到要去嚐嚐,為何如此神奇。”
    “賈大人難道真的不知道嗎?”
    常華緊緊盯著賈亮,笑容意味深長:“聽說,他家所有的菜式都加了海鮮雞精...”
    終究是成功了一半!
    海鮮雞精要想打開市場,必須讓別人知道這是什麽,所以讓望海樓做推廣,本就是賈亮的計劃之一。
    其實飲食發展到現在,已經比較成熟了,成名的廚子都有自己的拿手菜,更是不少有秘方。
    然而,這些秘方都是針對某一道特定的菜式,哪有雞精這樣用途廣泛。
    現在的人習慣了尋常的調料,雞精一出來,這種鮮美的味道,並不是一般人能夠抵擋的了的,更何況,那胖廚子本身就有不小的本事。
    “哦,是嗎?這個我卻不知道。”
    賈亮故意裝糊塗:“我本是讓他家推廣一下海帶,讓這雞精隨著翡翠龍骨湯一起,並未讓其將雞精放入其餘菜肴當中。”
    他說的有鼻子有眼,表情認真,演技走心,倒是讓常華一時無法分辨他說的是真還是假。
    常華疑惑道:“你真不知曉?”
    “真的,一點也不知情,不如晚上我們去問問。”
    賈亮攤手道:“大人有所不知,那雞精製作繁瑣,所需材料更是昂貴,本來隻是用作翡翠龍骨湯調味的。”
    常華點點頭,暫時信了賈亮的話。
    這是賈亮留的一個後門,秘方不能泄露,反正你們不知道雞精怎麽製作,那成本還不是由我說了算?
    如此這般,萬一真的扛不住壓力,讓你們參與進來,大頭好歹留在自己這邊。
    當然,如果能不讓其餘勢力參與是最好的,現在需要的銀錢太多,能夠多賺一份是一份。
    答應了常華去赴約,賈亮並未見陳福順,已經沒有必要了,他猜到陳福順應該也是代表鄉紳而來。
    說是鄉紳,其實不過是當地的家族罷了。
    這個世界大勢力,其實就由各個家族組建兒臣,最大的家族就是朱家,其次才是各省大家族,而勳貴所代表的家族,在這些龐然大物麵前,差了許多。
    別看幾個異姓王爺家裏似乎很厲害,其實論起錢財,絕對比不上這些大商賈家族。
    例如江浙一帶,最有名的是會稽,那邊的謝、孔、魏等,都是望族,還有吳興望族也不少,其中最有名的是餘杭沈家,號稱店鋪無數,為江浙首富。
    這還不是讓賈亮忌憚的所在,賈亮忌憚的有兩點,其一為這些人能抱團,其二為江浙一帶哎朝中有眾多官員,七個內閣大學士,便有兩人出自江浙。
    這些才是文官縱橫大明的底氣所在。
    當然,這些和山東道關係不大,可這邊的大家族也不少,最有名的當然是孔家。
    不過賈亮認為,今晚的鄉紳應該不會太有名,但也不可不防。
    下午時分,秦可卿和鳳姐兒紛紛回來,二人連通跟著服侍的福寶、平兒都是香汗淋漓,看她們雖然累,但精神都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