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等咱死了再說

字數:6446   加入書籤

A+A-


    朱英對於軌道,講解得非常的詳細,其中包括製作的難度,要求。
    後期會給大明帶來多大旳收益。
    毫無疑問,假設大明如今全國疆域都有軌道線路的話,那麽整個大明的綜合戰力,將會形成一個質的提升。
    朱元璋聽得很仔細,然而在朱英慷慨激昂的講解下,眉頭卻是越皺越深。
    “大孫你可想過,要達到這般程度,需要調動大明百姓多大的人力和物力。”在朱英講解完後,朱元璋沉著問道。
    朱英聞言,一下子就沉默了起來。
    在剛才的講述中,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可避免的用了很多春秋筆法。
    便是將軌道的好處多說,而這其中的壞處,就一句帶過。
    即便話術如此精湛的朱英,還是被朱元璋一句直中核心。
    為什麽在製作軌道上,朱英要直接找朱元璋來商量,而且隻聊軌道,不聊其他。
    新以工代賑,其實已經是一種全新的工程承包製了,但涉及到軌道,朱英卻是閉口不談工程承包的概念。
    原因很簡單,軌道在大明內的鋪設,其中需要的人力物力,已經是超乎想象。
    沉默片刻後,朱英最終還是開口說道:“孫兒粗略的算了一下,前期應該有五百萬人,大致差不多了。”
    這才是朱英沒有聊新以工代賑的原因。
    五百萬人,這根本不是一點點錢財能夠替代得的,以大明如今的財政情況,完全不可能去搞什麽新以工代賑。
    唯一的辦法便是:徭役。
    征調民夫,徭役修軌道,這就是目前,唯一的辦法。
    朱元璋搖頭說道:“大孫也說了,五百萬人不過前期,若是完全製成,可能需要將近數載不說,動用的徭役,前後所需至少會達到兩千萬人次。”
    “如今咱們大明,登記在戶的總共才多少人。”
    “如今大明戶計一千六十五萬二千七百八十九,口計六千五十四萬五千八百一十二。”
    “這也就意味著,製作此等軌道,將會動用大明三成口計,而在這其中,服從徭役者,又有多少。”
    朱英聽到這話,解釋說道:“自是不可如此多人,爺爺當是有些誤會了,孫兒的意思是,這是一個長久的事情,並非要窮盡全國之力,在數載之內完成。”
    “鋪設軌道的線路,自然也無需太多,隻需要數條主幹製成便就行了。”
    哪怕是這般說,朱元璋也並沒有鬆開眉頭。
    聽上去好像少了很多,但朱元璋心裏可算得清楚。
    單單就這幾條軌道,對比的便是數百近千萬人的徭役。
    大明的所有軍隊加起來,也才堪堪一百二十萬人,修建軌道,都快有十倍的相差了。
    這讓朱元璋覺得難以接受。
    “大孫這個法子,確實是不錯的,真要製成,對於咱大明來說,也算是極為有利,咱也能想到。”
    “不過現在大明看似平靜,實則內後外患,更有天災不斷,百姓日子過得也不是很好,多數人吃口飽飯都難。”
    “以咱看呐,此事便就先放著吧,等過些年,番薯這些作物都推廣開了,再來製作軌道也不遲。”
    朱元璋的語氣,已經有些不耐煩了,不過麵對大孫,他還是強行按捺住情緒。
    在旁邊的司禮監太監劉和,此刻手已經有些微微哆嗦,哪怕是錦衣衛蔣瓛,後背都有冷汗。
    他們作為朱元璋身邊的貼身人,對於陛下的性格當然很是熟悉,能夠讓陛下把話都說到了這份上,完全是破天荒了。
    就算是曾經的太子殿下,亦或是皇後娘娘,聽到陛下如此說,也明白此事當告一段落了。
    而他們之所以如此表現,則是因為現在的長孫殿下,完全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
    果然,朱英好像完全沒有察覺到朱元璋的狀態,自顧自的說道:“爺爺,軌道對大明的影響,是要遠遠超乎爺爺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