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關羽降曹
字數:4740 加入書籤
關羽聞言道:”文遠可是當真?“
張遼笑道:”我張文遠豈會管你?“
關羽淡淡道:
“將軍,山下有人求見將軍!”
”你我各為其主,張將軍,不是來此和我閑談的吧。“
張遼聞言搖頭苦笑道:
此時關羽遙望下邳城,隻見一片火光,心知以曹操作風,下邳城必被屠城。可憐自己大哥以妻小相托,自己卻獨自苟活,而劉備家小卻……關羽想及此處,不由得淚流滿麵,想關羽這麽一硬漢能至如此,可見其心,其實此時關羽已抱了必死之心,忽聽傳訊兵來報:
關羽躊躇片刻,又道:
“此事可能是誤會,那誅國舅,殺貴妃又如何說?”
張遼冷哼一聲道:
“曹公一心為國,董承等人卻要暗害曹公。曹公此舉當真是無奈之舉,正所謂,功高震主,必有小人猜忌。至於殺董貴妃,滅董氏九族。雲長難道不知這大漢沒落正是由外戚宦官所累?如今曹公滅其九族正是向天下人警示,外戚若敢禍亂朝綱,必是此下場,雖此舉確是有些過分,但雲長?刀架在自己脖子上,你當真會坐以待斃?”
張遼口吐蓮花,說得關羽不由為之所動,見關羽若有所思,張遼又道:
“將軍大可留在曹公身邊觀其為人,你在許都之時,可見過曹公有何辱沒皇族威嚴之事?”
關羽聞言道:
“這……卻未曾聽見。”
張遼心知關羽無話可說,又道:
“你如今困守土城,必死無疑,張遼實不忍見雲長如此。不若虛意投誠,暗中打探玄德下落。一方麵可以照料嫂夫人,另一方麵一旦尋到玄德,大可棄曹投劉,豈不是一舉數得?”
關羽思量再三方道:
“既如此,便從文遠所言。不過,我有三個條件,若丞相答應,關某願卸甲歸順。如若不從,關某寧戰死此地,絕不肯降。”
張遼一聽關羽改稱丞相,知道大有轉機忙道:
“雲長請講。”
關羽又思量片刻方道:
“第一,我們三兄弟曾發誓匡扶漢室,我今日降漢而不是向丞相屈膝;第二,丞相必須好生贍養二位嫂嫂,不得無禮。需單獨給二位嫂嫂安排官邸,由我擇人侍奉;第三,我一旦得知劉皇叔去向,即便關山重重,我當即去找尋。這三個條件若缺一個,我斷然不降,望文遠如實轉達丞相。”
張遼點了點頭道:
“雲長放心,定不負公。”
說罷下山回報曹操,曹操暗思,其他兩條尚可,隻這第三條,卻頗為難,歎道:
“我招降關羽是為了統一四海,他如今這不是借屋躲雨?劉備若死尚好,但若那劉備不死,關羽豈不是早晚離我而去?”
張遼道:
“丞相,雲長忠義之士,一時難割兄弟之情,也在情理之中。此點不正是丞相欣賞之處?隻要丞相以德服人以情動人,雲長就算是鐵石心腸也終會軟化,必會為丞相所用。”
曹操聞言點了點頭道:
“還是文遠考慮周到,就依了他吧。”
張遼回見關羽說曹操答應了此三事,關羽遂降。
張遼遂引關羽來見曹操,曹操親出轅門來迎關羽。關羽手持青龍偃月刀,龍資盡顯,霸氣外露,讓曹操看的不由心中暗讚其神勇,愈生愛才之意。關羽眼見曹操,下馬跪拜道:
“敗軍之將,謝丞相不殺之恩。”
曹操忙雙手拖住關羽道:
“我素敬雲長英雄,今日得與雲長共圖天下大事,實曹某三生有幸!”
關羽聞言眉頭微皺,恐曹操食言道:
“丞相,文遠轉達之事,丞相……”
曹操聞言哈哈大笑道: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雲長看我曹某是個不仁不義之人嗎?”
關羽心下方定。
關羽回了下邳,果見劉備家小未傷分毫,心知張遼所言不假。待見得甘糜二夫人,備言其事,甘夫人道:
“叔叔既已答應此事,何必與我等女流商議。隻恐曹操奸詐,日後不容叔叔去尋皇叔。”
關羽聞言道:“嫂嫂放心,此事,關某自有主張。”
二夫人一介女流亦沒有辦法,隻得同意。
曹操平定徐州,遂率軍回往許都。
入夜,曹軍一行正行至驛館處,安排行房之時,本來館舍便不多,更何況曹操有意為之。便將關羽與劉備兩位夫人安排在一間館舍之中,用以試探關羽。
是夜,曹操身披長衫與許禇來到關羽館舍,遠遠見來卻見門外一熒熒燭火,曹操抬眼望去,卻赫然見關羽立於門外,青龍偃月刀立於身側,如門神一般。
曹操不由歎道:“雲長,真英雄也。”
一旁許禇亦連連點頭。
夜風微寒,曹操向關羽走去,將身上的披風解下,披於關羽身上,拍了拍曹操歎道:“夜間風寒,小心身體。”說罷轉身離開,關羽看著曹操遠去的背影,眉頭深鎖。
既到許昌,曹操撥了一處府宅與關羽及劉備夫人居住。關羽分一宅為兩院,內門撥老軍十人把守,關羽自居外宅,內宅則由劉備二夫人居住。
卻說曹操方回許都,便來至許昌城西,卻道這曹操至城西作何?原來此地有一宅院,裏麵住的卻是呂布的家眷,貂蟬自在其中。
貂蟬曾經因嬰兒尚小,故而關羽沒有將那貂蟬隨軍同行去往徐州,貂蟬因而留在了許都。後來劉關張一去不回頭,其府地也被收了回去,而貂蟬便又被送回了天香居。曹操曾多次與貂蟬敘舊,都被貂蟬嚴詞拒之,不過貂蟬傾城傾國卻著實為曹操所喜。因此一直未殺,得以保全。
而曹操這次卻顯然心懷險惡。
張遼聞關羽言語間有責備之意,連連搖頭苦笑。
卻見張遼聞言搖頭笑道:
“雲長誤會曹公深矣。曹公盜墓豈是為私?現在天子在許都受的莫不是君臣之禮?昔年天子落難,獨曹公伸明大義,迎天子於許都,救聖上於水火,雲長怎能以偏概?“
張遼聞言急道:”雲長切莫輕生,你若死了,玄德家小何人照料?“
見關羽遲疑未動,又道:”雲長,你與玄備生死之交。若你死,玄德豈不痛心疾首?他日,若玄德舉義,你卻魂歸黃土,豈不背了當年誓言?留得青山在,豈怕沒柴燒?“
關羽聞言頗為所動,沉聲道:”話雖如此,但那曹操漢室奸臣,我豈能助紂為虐,禍亂朝綱?此子挖祖墳,殺董承,連董貴妃也不放過,狼子野心路人皆知,我豈能容他?“
張遼正要說話,關羽擺手止道:
“前次狩場,曹操行徑滿朝皆知,文遠隻作無視嗎?”
關羽聞言長吸口氣道:”如此,我雖死而無憾了。“
”雲長,多慮了,我在許都之時一向與你交好,如今何故如此?我知你擔心劉備安危及嫂夫人生死,雲長大可不必掛念。曹公有言,劉備家小要好生照料。至於玄德公,卻因亂逃走,想必已投了袁紹了。“
關羽正要說話,張遼說道:
“前次狩獵場上,群臣離獻帝遠,我離獻帝卻近。此事卻非雲長所想,我親耳聽曹公道:這鹿雖是我射的,這天下卻是陛下的。此話豈是奸臣所言?”
那傳訊兵道:
”那人說將軍恐不會見,隻說張文遠以何人名義相見,非是為公。“
關羽知此人是來勸降的,冷冷道:
“不見。“
張遼與自己英雄相惜,此番上山,卻是要見上一見。於是關羽親自來見張遼,隻見此時張遼一身素裝,沒披戰甲,沒持利刃。見到關羽施禮道:
”雲長,許久不見,憔悴了許多。“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