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91 三月街
字數:4387 加入書籤
六人都有自己的準備,拿出隨身的大包,往包裏裝王明遠分給他們的衣物。
至於貴重的手表,則是每人取了幾塊,都裝在特意縫製在咯吱窩下的大內袋中,很顯然,幾人都已經早有準備,而且,貴重東西貼身裝著也安全。
那麽多衣服和手表,得分幾次帶出去售賣。
不然動靜太大,也容易惹人懷疑,三月街上可是有專人進行秩序維護的,時間還早著呢,可以慢慢來。
幾人帶了東西離開後,王明遠自己也帶了一些衣服和手表,去了三月街。
至於剩下的東西,王明遠倒不擔心。
昨晚上半夜來到理縣的時候,他自己在車站附近找人問了,尋找到這個地方,他自己還沒開口,就被開旅社的老板當成了外地來的客商。
這種時候來這地方的,還帶了那麽多東西,不是客商還會是什麽人?
開旅社對他來說,是個長遠門路,在這年代本就還是不太光明正大的事情,敢隨便打這些東西的主意,那問題就更嚴重了,犯事後的處罰可不輕。
在這裏,外來客商不少,很多人都已經習以為常,加之又是民族聚集地,政策方麵有所放鬆。
所以,對於私開旅社這種事,上麵其實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通常不會過問。
尤其是三月街,這可是聚集了全國各地以及東南亞等地方來的客商形成的大型交易市場,那麽大的人流量,可不是縣城及周邊公社的招待所所能容納的。
理縣的三月街,開設在理城以西,點蒼山中和峰麓,傍古城,眺洱海,地勢開闊,風光秀麗。
一年一度三月街,四麵八方有人來。
各族人民齊歡唱,賽馬唱歌做買賣。
在王明遠所搜查的資料,有不少以這兩句話來形容三月街這種熱鬧、歡樂的場麵。
他知道,三月街從唐朝永徽年間一直到現在,已經有了一千多年的悠久曆史,每年農曆三月十五開始,維持七到十天的時間。
哪怕在軍閥混戰,盜匪橫流的時期,都未曾中斷過,但凡掌控這一地界的勢力,對三月街都非常的重視,直接以大量兵卒護航都是常事,可見其影響力非同一般。
但王明遠卻始終沒能找到確切的關於八零年三月街的介紹資料。
不過一路朝著點蒼山進發,王明遠看到如流水般穿著各式服裝款式的,操著各種口音的人,放眼所及,都是人頭,用接踵摩肩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他原本想著,能有個三五萬人就算不錯了,但是,看眼下這情形,恐怕還得翻翻。
王明遠忽然覺得,自己所帶來的那點東西,還是低估了這龐大的市場。
然後,很快王明遠就發現,自己的想法還是錯了。
因為前來買賣的,不僅僅有理州各縣各公社的國營、集體,還有雲省內外各單位、公司,慕名前來串會和觀光的也不是一般的多。
擺攤的人五花八門,關鍵是,在這種甚至有老外的市場上,用的都是現金,至於各種票據,在這裏完全不需要。
也就是說,你隻要有錢,就能很順利的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完全不用受布票工業票之類的票據限製,還真有了自由貿易空前繁榮的感覺。
國營、集體的搭大棚擺大攤,私人搭小棚擺小攤,一眼看去,連綿不絕。
王明遠之所以覺得自己錯了,因為他在百貨市場上逛了一圈,發現,人家也是大量的確良衣物和手表等物品出售。
甚至還有明城自主研製的大型耕地拖拉機。
不需要布票和工業票,讓他有些擔心自己那些東西的出手會不會受到很大影響。
為此,他專門跑了幾個賣的確良衣服和賣手表的大棚,詢問了一下售賣價格,在發現人家把價格喊得比自己還飛以後,他一下子放心了。
這喊價的情形,真的很像後世的集市,賣主張口喊個老高的價格,買方隨口回個半價,賣主直搖頭,可是,買方一轉身準備離開,賣主立刻就會大叫:“賣給你了,賣給你了,我這連本都撿不起來……”
這些來售賣貨物的,可不少是來自沿海開發地帶的,他們可不像內地一樣,還明碼標價一板一眼的。
妥妥的是賣出一件是一件,能坑一個是一個啊。
王明遠趕忙穿行在人群中,他現在隻想趕緊找到李明六人,目的隻有一個:提價,能以多高的價格賣出去就以多高的價格賣出去。
他帶來的這些的確良衣服,無論質量還是款式,毫無疑問都是扛扛的,沒道理比別人賣得低。
王明遠生怕幾人也死死的按照他之前交代的價格出售,對他來說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可是看看別人的價格,還是很有種虧死的感覺啊。
他像條逆流而上的遊魚一樣,奮力地在人流中擠來擠去,瞅準時機見縫插針,眼睛四處搜尋著幾人的身影。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花了近半個小時的時間,總算是把人給全找其了,去了個人稍微少點的地方,小聲將自己的意思告訴幾人。
原本幾人也是在猶豫,因為,他們也像王明遠一樣,去問了別人賣的價格,發現自己賣的價格低了不少,猶豫著要不要出手,現在有了王明遠新的交代,一個個也就放開了。
開玩笑,這些來搞交易的,有錢的主多了去了。
不說別的,前來采購的采購員不少,這些,可大都是手握巨款的主。
還有那些能在這種時候跑來串會遊玩的外地人,沒錢敢這麽瀟灑?
賺,必須狠狠地賺!
王明遠心安理得。
而且,他也很清楚,這樣的集市,往往在最開始的幾天,價格通常都會喊得很高,隨著接近尾聲,價格也是一天比一天低,到了最後,就是各種依舊賺著錢的大甩賣,必須好好把握前麵幾天的大好機會啊。
不過,王明遠也知道,自己還是不能在這三月街上大肆叫賣。
因為所賣東西的特殊性,注定不會被定位成當地的普通老百姓,沒有批條和證明,也成不了那些合法的商販。
所以,他也隻能學著那些同樣跟他們一樣幹著倒爺買賣的人一樣,瞅準擁有購買能力的人去進行兜售,好好的交易,硬是被弄出了倒賣贓物的感覺。
像做賊也一樣……刺激!
不過,這樣有針對性的兜售,效果很好。
幾身漂亮的的確良衣服,手腕上帶上能彰顯自己身份地位的手表,是很人都覺得倍有麵兒的事。
何況,這些東西,都已經是各種重大場合,尤其是有結婚打算的青年所需要準備的大件,沿海地帶經濟圈不說,特殊的開放政策沒那麽多限製,在內地可不是這樣,很多東西是很難湊齊票據進行購買的。
雖然已經在開始弱化各種票據的功用,開始偏向於鈔票,但依舊很麻煩。
所以,王明遠等人的兜售,效果出奇的好,不少當場不願意買,在去了一個個百貨大棚比對了價格和質量後,也會有不少返回的。
正所謂貨比三家,這很正常,不少在見識過幾人售賣的東西確實好很多後,紛紛返回求購,甚至都不帶講價的。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在這裏停留多日等著商品大降價的。
一天下來,王明遠幾人來回往三月街和入住的旅社跑了五六趟,那些帶來的衣物,一下子兜售出大半。
看這情形,明天早早地就能把服裝全都給賣完了。
至於手表,可能需要多呆幾日,畢竟,這樣的大件,不是誰都能輕易舍得花錢的。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