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先登陷陣,二十四字

字數:10160   加入書籤

A+A-


    酷暑八月。
    本應烈日炎炎之際。
    但奈何天有不測風雲。
    伴隨著狂風呼嘯,飛沙走石,眨眼間的功夫,沮陽城方圓百裏內竟全部被烏雲所覆蓋。
    層層烏雲遮蔽了烈陽仍不知足,竟好似還要將那天幕壓垮一般。
    然。
    位於沮陽城東的王大營竟好似完全不受其影響一般。
    偌大的校場之上。
    一萬三千餘身著各色衣衫的青壯們排列出一個又一個大小一致的方陣,迎著狂風、迎著數不清的飛沙走石腰背筆直地站立於點兵台之前。
    十日已至。
    當初的一萬八千二百六十六位應募青壯到了如今已然隻剩下了一萬三千餘人。
    近五千餘人慘遭淘汰,可想而知這十日以來,於這偌大校場上的競爭究竟何其激烈。
    一身九旒九章冕服的許奕在趙守、穀登雲等人的簇擁下緩緩登上了點兵台。
    許奕立身於點兵台邊緣位置,迎著凜冽狂風背負著雙手靜靜地眺望著下方黑壓壓的士卒。
    這些精益求精的士卒!便是其於不久後的亂世中安身立命的本錢!
    許奕緩緩抬頭,看了一眼烏雲密布的天空。
    嘴角不由得露出一抹冷笑。
    無人知其這一刻究竟想了什麽。
    更無人知曉,許奕抬頭凝視烏雲密布的天幕之際,對著那暗不見天日的烏雲許下了何等的豪言壯誌。
    許奕緩緩低頭,使視線再度回歸點兵台下方方陣。
    “擂鼓!”許奕背負雙手麵無表情地下令道。
    話音落罷,位於點兵台戰鼓旁的士卒當即用力揮舞起手臂。
    將手中鼓槌重重地砸向戰鼓。
    “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
    鼓聲一起,一萬三千餘士卒當即原地踏步。
    於鼓聲中緩緩調整著自己的隊列,使其本就整齊的方陣愈發地整齊起來。
    自許奕的角度望去,下方那密密麻麻的方陣前後左右皆連接成了一條直線。
    隆隆踏地聲與氣勢恢宏的戰鼓聲於不知不覺中融為一體。
    許奕背負著雙手,視線自九旒冠旒珠穿過凝視著下方整齊劃一的方陣。
    耳邊是那已然融為一體的隆隆踏地聲以及氣勢恢宏的戰鼓聲。
    狂風掀開起許奕九章冕服寬大的袖擺,使其直麵淩厲狂風。
    ‘大風起兮雲飛揚!’
    許奕心中瞬間升起萬丈豪邁。
    這!才是他想要的!
    一通鼓罷,腳步聲驟停!
    然!那氣勢恢宏的戰鼓聲非但沒有絲毫停歇,反而愈發地急促起來。
    忽然!
    校場四麵再起戰鼓!
    愈發急促的戰鼓聲自四麵八方朝著那密密麻麻的方陣襲去。
    急促的鼓點直擊人之心靈!給人一種不戰則已,戰則必勝的強大信心。
    方陣之中,朱宗堡在戰鼓聲中死死地握緊了手中長矛。
    心中那由戰鼓聲所帶來的必勝信念使其渾身血液無一不在沸騰!
    戰鼓聲愈發地密集了。
    朱宗堡握住長矛的手掌愈發地蒼白了起來。
    他這一生,聽過曲意婉轉,優美如溫柔鄉的江南小曲,聽過氣勢輝煌的名家曲樂。
    但卻無一樂聲能夠勝過此刻那略顯單調的鼓聲。
    那鼓聲雖單調,但卻給人一種磅礴大氣、直擊心靈,使其渾身上下血液無一不在沸騰的感覺。
    若不是十日磨煉,若不是出自對許奕本能的敬畏,若不是使出了全身的力氣死死地握住手中的長矛。
    那麽此刻的朱宗堡絕難忍住內心的豪邁。
    朱宗堡尚且如此,更莫要提其他未曾受過樂聲洗禮的士卒。
    漸漸地,隨著密集的戰鼓聲如同狂風駭浪般不斷地衝擊著一萬三千餘士卒的內心。
    原本腰背筆直的一萬三千餘士卒身軀漸漸地顫栗起來。
    三通鼓罷。
    許奕接過趙守遞來的青龍燕字旗麵朝下方士卒重重地揮舞起來。
    十餘息後。
    許奕將手中青龍燕字旗重重地立在身旁。
    單手持那被狂風吹的獵獵作響的青龍燕字旗。
    任由狂風吹起他那寬大的九章冕服袖擺,淩亂了他那頭頂之上的九旒冠珠。
    而其自屹立於狂風中巍然不動!
    偌大的校場瞬間歸於死寂。
    除了呼嘯的狂風外,再無其他聲響。
    許奕直麵萬餘目光朗聲道:“孤乃燕王奕!今於此地立三大營!”
    “其一!陷陣!”
    “其二!先登!”
    “其三!玄甲!”
    “今諸公曆經重重磨難,於兩萬餘青壯中脫穎而出!當入三大營!”
    “今!孤送諸公二十四字!諸公當勉之!”
    “飲馬瀚海!封狼居胥!”
    “勇冠三軍!威震華夏!”
    “青史留名!光宗耀祖!”
    二十四字一出,原本強行壓製內心豪邁的一萬三千餘士卒再難抑製。
    那二十四個大字仿佛將其全身上下本就沸騰不止的血液徹底點燃了一般。
    “飲馬瀚海!封狼居胥!”
    “勇冠三軍!威震華夏!”
    “青史留名!光宗耀祖!”
    “飲馬瀚海!封狼居胥!”
    “勇冠三軍!威震華夏!”
    “青史留名!光宗耀祖!”
    一萬三千餘士卒徹底放開了內心,以滿腔豪邁將那二十四個大字嘶吼而出。
    一萬三千餘士卒的嘶吼之聲瞬間直衝雲霄。
    一時間,原本無比喧囂的狂風竟好似於嘶吼聲中頓了一頓。
    誠然,無論什麽時代,凡是身懷熱血之男兒,都無法拒絕那二十四個大字所帶來的震撼。
    許奕單手持青龍燕字旗,於淩冽狂風中凝視著下方豪情萬丈的一萬三千餘士卒。
    身軀微微顫栗地於心中沉聲喃喃道:“飲馬瀚海!封狼居胥!”
    “勇冠三軍!威震華夏!”
    “......”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
    ......
    一場入伍大閱兵持續了足足一個時辰之久。
    一個時辰後,入伍大閱兵正式落下了帷幕。
    當所有士卒帶著滿腔熱血,安然返回營舍後。
    陰沉了整整一天的天空再難堅持,驟然降下黃豆般大小的雨滴。
    然,整個王大營,一萬三千餘士卒卻無一人身濕。
    在部分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下。
    許奕本就偉岸的身軀上,再度披上了一層神秘輕紗。
    中軍大帳旁的一棟二層木樓內。
    許奕立身於二樓書房窗台旁,背負著雙手靜靜地眺望著窗外密集的雨滴。
    不知過了多久。
    許奕緩緩將那窗台關閉,隨著窗台的關閉,原本極其吵鬧的雨滴聲稍稍微弱了幾分。
    許奕緩緩行至書案旁。
    入座後自書案旁取出薄薄一本賬冊。
    細細翻閱片刻後,隨即放下手中的賬冊。
    端起書案旁擱置半天之久的茶盞,將其內早已冰冷的茶水緩緩注入硯台。
    隨即提起墨錠於硯台之中緩緩研磨,邊研磨邊於腦海中重新查漏補缺。
    半刻鍾後。
    許奕於書案上緩緩鋪開一張潔白的宣紙。
    隨即提筆於宣紙左中右分別寫下三個大字。
    ‘陷陣營。’
    ‘先登營。’
    ‘玄甲營。’
    許奕筆鋒不停,緩緩於九個大字下方緩緩書寫著其對三大營的規劃。
    陷陣營當為六千人。
    原陷陣營三千兵馬保持不變,日後若馬槊成,當優先為這三千兵馬配製。
    此三千兵馬久經戰陣考驗,士卒護為依背,配合嫻熟。
    乃現三大營安身立命之基本。
    許奕筆鋒微微一頓,隨即繼續提筆書寫道:“擇意誌堅定,嚴聽號令者充入陷陣營,以此壯陷陣營之根基。”
    許奕緩緩將筆鋒挪移至先登營三個大字下方。
    緩緩書寫道:“擇弓馬嫻熟者八千,悍不畏死者兩千,充入先登營。”
    王朝更替往往漫長與血腥。
    這一過程短則數年,長則數十上百年。
    自大周境內起戰火,至戰火完全超出朝堂控製。
    這一過程亦會有數年之久。
    而匈奴人絕不會放過如此天賜良機。
    故,這一萬先登營前期的主要敵人並非國內梟雄。
    而是居庸關外的匈奴。
    也正因此,先登營兵力以騎兵為主。
    待先登營的規劃全部落於紙麵後。
    許奕頓住手中的筆鋒,視線不由自主地凝望著三大營最後一營。
    麵上不由得露出濃濃的愁緒。
    玄甲營!
    自許奕定下以玄甲二字為最後一營的名字之際。
    便注定了這最後一營將會成為整個王大營內最大吞金窟的宿命。
    玄甲,玄甲。
    營如其名!
    許奕重重歎息一聲,麵頰上那濃濃的愁緒隨著其一聲歎息,瞬間化為烏有。
    取而代之的則是滿滿的堅毅之色。
    ‘馬槊都做了還差這些甲胄?’
    ‘無非是銀錢罷了,安身立命之本,又豈可吝嗇?’
    許奕自嘲地笑了笑,隨即提起手中狼毫筆,目光堅定地於玄甲營三個大字下緩緩書寫道:“擇身強體壯,耐力充沛者五千,充入玄甲營。”
    “擇一萬五千匹優等戰馬,充入玄甲營。”
    “玄甲營,一騎三馬,以精鋼鑄甲胄,人馬具裝。”
    “......”
    “......”
    至此,三大營的規劃徹底完成。
    與此同時,亦明確了王大營下一次募兵時的標準。
    許奕放下手中狼毫筆,雙眼自書案上那墨跡半幹的宣紙上緩緩掃過。
    數次查漏補缺後,許奕於筆簡中取出一筆鋒偏細之筆。
    隨即將那已然幹透了的宣紙緩緩挪向一旁。
    重新鋪紙後,以那細小之筆,於另一張潔白的宣紙上緩緩抄錄三大營的規劃。
    片刻後,另一張潔白的宣紙上浮現出無數隻有許奕與婁道永二人方能看明白的暗文。
    待墨跡幹透之後,許奕小心翼翼地將那寫有暗文的宣紙折疊妥當。
    隨即放入信封之中,敷上印泥。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婁道永便是許奕於軍伍一道中最大的寶藏。
    許鎮雖也具備這一資格,但其終究位於京師長安。
    若是就藩後仍與其往來密切,無疑是取死之道。
    故而,最適合擔當這一寶藏者隻能是遠在東萊郡的婁道永。
    亦或者,許奕於軍伍一道中的另一位師傅。
    若不是東萊郡諸事著實離不開婁道永,許奕定然會將其請至燕地。
    畢竟許奕僅僅隻是理論知識充足,真正的實踐經曆卻約等於零。
    待一切作罷。
    許奕身軀緩緩後靠,雙手交叉放於腦後。
    腦海中不斷地思索著後續所有計劃的絆腳石--錢。
    陷陣營自帶戰馬,且一人兩匹。
    這些戰馬已然在二次考核期間,經薑平與商行之手‘購’入王大營。
    算上許奕花費重金購置的戰馬以及許雍‘慷慨’之贈。
    已然足夠日常操練之用。
    但若是想要全副武裝,這自然是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除此之外,軍械問題,朝廷所撥付的軍械終究是過於稀少。
    因此,打造基礎軍械,使三大營度過最初的操練刻不容緩。
    至於玄甲營的玄甲,隻能暫且擱置。
    當初預留的十萬兩銀子早已在許奕進入燕地之後的接連‘揮霍’之下消耗殆盡。
    甚至於賑災賞賜也已然見低。
    若是再無進項,許奕便隻能於暗中變賣大婚賀禮了。
    ‘搞錢,搞錢啊。’許奕緊閉著雙眼苦笑著低聲喃喃道。
    漸漸地,許奕於滿腦子的搞錢計劃中沉睡了過去。
    平靜的呼吸聲與窗外淅淅瀝瀝地雨滴聲漸漸融合在了一起。
    ......
    ......
    一夜無話。
    次日清晨,許奕於沉悶的號角聲以及氣勢磅礴的戰鼓聲中緩緩睜開了雙眼。
    許奕緩緩起身,揉了揉發酸的脖頸,活動了活動麻木的身軀。
    隨即邁步走向窗台旁,緩緩推開了緊閉的窗台。
    伴隨著窗台的緩緩打開,雨後混雜著泥土與青草氣息的新鮮空氣瞬間朝著許奕迎麵撲來。
    許奕深呼吸一口新鮮空氣,隨即重重地伸了個懶腰。
    窗外,東方天幕上漸漸泛起金色霞光。
    顯然,今日定是一豔陽天。
    就在許奕重重地伸著懶腰之際。
    遠處的營舍裏忽然奔出數不清的士卒。
    當號角聲與戰鼓聲停止後。
    營舍外的空地上已然排列出一個又一個大小一致的方陣。
    不一會兒的功夫。
    無數大小一致的方陣緩緩動了起來。
    最終,於一刻鍾後組成了一條隻見其首不見其尾的長龍。
    長龍踏著整齊的步伐,緩緩朝著遠處的校場奔去。
    王大營一日之練,由此正式拉開了帷幕。
    許奕換下身上那件象征著親王尊貴身份的九旒九章青龍冕服,換上一件尋常黑色長衫邁步走下了二層小樓。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