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番茄醬
字數:2367 加入書籤
xj和東北是國內最適合搞大農業的地方,可要搞現代化的大型農業生產基地,光靠種子、化肥和機械還不夠,還需要多種技術的支持,所以這次李未來到xj之後,除了檢驗測土配方施肥的實驗效果,還再次對xj的農業科學研究進行了大筆的投資。
xj眼下經濟還非常落後,但這裏卻有著許多出色的農業科學工作者,前麵提到的西瓜奶奶吳明珠算是一位,今天李未來拜訪的xj農墾科學院農機所所長陳學賡雖然在普通人之中沒什麽名聲,可在農業科技工作者心中卻是一位相當了不起的人物,對我國農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陳學賡解放前出生於江蘇泰興,60年跟隨父母來到xj,他從小就對機械非常感興趣,於是初中畢業後,便毫不猶豫地把所有的報考誌願都填上了農業機械專業,最後被兵團奎屯農機學校錄取,畢業後,陳學庚被分配到當時的農七師一三〇團機械廠工作。
進入工廠之後,他謝絕了領導給安排輕鬆工作的好意,一頭紮進車間裏,開始將自己從學校學到的東西和實踐相對照,在這一過程中他展現了自己卓越的天賦,很快就成為廠裏的機械技術革新能手,並帶領團隊參加高官項目的農業裝備研究開發並發揮重大作用。
到現在他已經是農機所的所長了,卻依舊保持著當初的習慣,無論到哪裏,都喜歡跑到當地的農業機械生產廠轉轉,看看別人的產品質量、製造裝備的發展狀態,或者去田間地頭和農戶聊天,了解新技術、新機具在使用中存在的優勢和不足,後麵這條尤為關鍵,正是在農戶聊天的過程中,他發現利用地膜技術來種植棉花雖然可以讓棉花增產,但人力鋪膜效率太低,於是他便萌生了研發機械鋪膜技術的想法,並且立刻付諸實施。
經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終於成功研製出了“2bs係列”鋪膜播種機,這種機械實現了鋪膜、播種的聯合作業,大大加快了地膜覆蓋栽培效率;十年時間,xj地膜植棉機械化推廣麵積達6890萬畝,兵團皮棉單產也由1982年的38.6公斤提升到1994年的82公斤,陳學賡也憑借這項技術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並奠定了進入國家工程院的基礎,於2013年當選為工程院院士。
“陳所長,之前幾次過來都沒遇見您,今天總算是見到了,我可得好好敬您一杯!這幾年我們能完成棉花生產任務,可離不開您的貢獻!”對於陳學賡這樣的農業科技領軍人物,李未一向都是非常佩服。
喝完酒之後,李未就迫不及待地詢問起了陳所長現在的研究項目,陳所長也沒隱瞞,“還是搞跟棉花有關的機械,現在團場的職工雖然用上了地膜機,但這種機械也不是沒有缺點,首先,鋪了膜之後灌既不方便,要是能有一種可以同時滿足鋪膜、布管還能進行膜下灌既的機械就好了,這樣的話咱們xj的棉花產量還能提高一大截;另外地膜雖然好用,但是農田殘膜治理工作很麻煩,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埋下隱患,我要是能把這兩個問題都解決,這輩子也就沒有遺憾了!”
“這個項目我也聽兵團的領導說起過,既要求這種機械涵蓋棉花種植所有流程,又要求一個窩子隻能有一粒棉種,這要求可不低,據我所知,目前全世界都沒有這樣的技術!不過既然陳所長您打算搞,那我相信一定能成功!”李未很清楚,陳所長幾年後就搞出了這項技術。
他創製成功一次作業完成8道工序的膜下滴灌精量播種機,形成11種係列新產品,整體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讓兵團皮棉平均單產又從1994年的82 kg提高到2014年的155.7kg,這才有了xj棉花的聲明,並拓展到玉米、甜菜、番茄等多種作物,整個新建乃至中亞五國都因為他的技術而獲益匪淺。
“您做這個項目肯定需要經費吧?剛好我們惠農旗下的時風農機廠在xj設立了分公司,您如果有需要的話,時風廠可以給您投資,然後咱們一起生產這種新型機械,讓兵團和xj的農戶早點用上這種新機械!”李未說道,這項技術雖然好,但耗費的時間還是有些久,如果能早點用上,xj的棉花、玉米、甜菜、番茄等作物就能早些增產,他承包的土地也能創造更多利潤,而時風廠也可以借此機會徹底在xj和中亞五國站穩腳跟。
農機所是兵團旗下的企業,所以陳學賡還得征求兵團領導的意見,好在李未和兵團的關係極好,而這樣的合作對兵團也有好處,因而領導爽快地答應下來,李未馬上讓人起草合作協議,然後和陳學賡在協議上簽名蓋章。
協議規定,時風廠為陳學賡提供充足的研究經費以及設備、物資供他研發新機械使用,而研發過程中所獲得的專利由時風和農機所共有,最終定型後的機械生產、推廣、銷售也同樣由時風廠和農機所合作完成。
“來,我提議為咱們兵團和惠農又有了新的合作幹一杯!”羅文華也很高興,他們也想早點用上更好的機械,可惜兵團現在還比較困難,沒辦法給陳學賡提供更多幫助,現在好了,財大氣粗的惠農來了,第一筆就給了陳學賡一百萬的研究經費,這下他終於可以把精力都集中到研究上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