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情義難償
字數:4283 加入書籤
窗外,上百株茉莉花占據了小半個院子,密密麻麻,爬滿了枝頭,清香撲鼻,鮮靈,純淨,與周圍的回廊、亭閣相映成趣,若是漫步其中,不免沉醉。
“魯大人,你就不怕我敗了,滿清朝廷秋後算賬嗎?”
大堂中,王和垚哈哈笑了起來。
義軍隻是占了浙江大部,天下大勢尚不明朗,魯又翁等人跟著他,無疑也是在冒險。但也從中可以看出,這些舊派官員,對滿清朝廷的前程,並不看好。
“將軍,下官飽讀聖賢書,也知夷狄之別,春秋大義。下官以將軍馬首是瞻,定做好分內之事,襄助將軍完成抗清大業!”
魯又翁顫聲道,話裏有了些讀書人的傲氣。
胡無百年命。長江以南,如今大都已脫離滿清朝廷的控製範圍,以旗人區區不過百萬人,還能坐穩江山嗎?
“魯大人所言極是!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遍地膻腥,我等誓要洗滌幹淨。”
王和垚正色道:“魯大人無需怕性格耿直得罪同僚,也無需擔心因公事頂撞在下,有我王某人一日,便會保你放心做事,不受任何人掣肘。”
“多謝將軍抬愛!”
魯又翁黑臉泛紅,肅然一禮。
單看王將軍這表態,便知他大概率跟對了人。
王和垚看向了二人:“包大人、魯大人,杭州府及錢塘仁和二縣的案卷,都帶來了嗎?”
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第一步就是要澄清冤假錯案,安民除惡。
“回將軍,帶來了!”
包世寧與魯又翁,紛紛將案卷呈了上去。
王和垚看著厚厚的案卷,眉頭一皺。
他雖不是審案高手,甚至對此一無所知,但也知道,高壓之下,吏治難明,這案卷裏麵,不知多少血淋淋的冤假錯案?
“將軍,我軍雖占了杭州城,但仍有許多漏網之魚。尤其是漢軍旗的一些官員將領,民憤極大,還需抓捕。”
王和垚翻看案卷,包世寧一咬牙,硬著頭皮說道。
“包大人,以仁和錢塘二縣的公人,能將他們抓捕歸案嗎?”
現在才稟報此事,這位包大人,似乎太圓滑了些。
為官者都是士族,左右逢源,審時度勢,都是聰明人。
這位包大人不到三十歲,年紀輕輕,難道說,他身上的棱角,已經被世俗磨平了?
“將軍,恐怕有些難辦。”
包世寧訕訕道:“杭州城一府兩縣,罪人若是流竄逃避,或藏於官宦豪強之家,抓捕就會難上加難。”
王和垚微微一怔。
這個包世寧,一語道破治安恢複正常的玄機。
“包大人,兩縣各自抓捕,確實互相掣肘,各掃門前雪。但若是杭州府抓捕,若你是杭州知府,能將他們抓捕嗎?”
若你是杭州知府!
包世寧血往臉上湧,心髒砰砰跳了起來。
“將……將軍,下官若能調遣全城公人,定會做好此事,將所有奸佞之徒抓捕歸案,還杭州府一個安寧。”
“好!包大人,若能肅清奸佞,你就是杭州知府了!”
王和垚斷然道:“包大人,本官用人不計前嫌,你放心做事即可。我軍甫入杭州城,本官麾下沒有信得過的民政官員,日後還要倚重於你等。咱們同心協力,共謀大事吧。”
包世寧圓滑,卻能做事,可以一用。
還是那句話,發現不行,換了就是。
“下官謹記!謹遵將軍之命!”
包世寧臉飛潮紅,拱手行禮。
有王和垚這位杭州將軍撐腰,他還擔心什麽?
至於杭州仕宦豪強,有誰敢擋他升官發財的道,他絕不會手下留情。
“如今長江以南,包括四川,都已脫離滿清,大廈將傾之時,諸位為天下人請命,將來必會名留青史。二位若是數典忘祖,甘為異族驅馳,在下絕不會手下留情!”
恩威兼施,王和垚也不例外。
魯又翁與包世寧,都是慨然領命。
以如今天下的大勢來看,這個險值得一冒。
包世寧下意識問道:“敢問將軍,將軍接下來意欲何為?要揮兵北上嗎?”
義軍如今募兵練兵,看起來虎虎生風,不知道王將軍是不是明主,有沒有長遠的籌劃。
“將軍,清軍主力如今匯聚於荊州嶽州等地,雖調兵於京口,卻是水師,以備耿精忠鄭錦沿海而上,效當年國姓爺攻打南京故事。滿清朝廷內憂外患,恐難以抽調大兵南下。將軍宜募兵練兵,以備來日不時之需。”
魯又翁跟著道。
既然現在是一條線上的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當然要為主公出謀劃策。畢竟,他們也擔心義軍失敗,日後被清廷清算。
“兵卒需要操練,兵器輜重都需要補充,最快對外用兵,也要等到秋日。至於是進江西,還是一路順運河北上,本官還需斟酌一番。”
他搖頭歎道:“可惜沒有一支強大的水師,沒有海船,要不然揮兵北上,直撲北京,端了紫禁城,康熙就敗定了。”
實力使然,隻能是望北而歎了。
而且,京口駐紮的清軍水師,對李若男沿水路南歸,恐怕阻力不小。
換句話說,李若男安然南歸,他才可以安心對外用兵。
魯又翁二人都是心驚。
將軍大人年輕氣盛,但絕不是說來玩玩。以他隱忍冒險,一舉破了浙江清軍精銳的舉動,妥妥的膽大包天,沒有他不敢做的事情。
包世寧看了看堂外,小心道:“將軍,下官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那是自然。包大人直言無妨!”
每一次說到“包大人”,王和垚都覺得在碰瓷北宋那位千古大神,總覺得有些好笑。
“將軍,李之芳如今坐鎮衢州,麾下還有近萬兵馬。下官是擔心,這位總督大人會對我軍不利。將軍還是要提防一些。”
包世寧惴惴不安道來,似乎是對杭州府南麵衢州李之芳的憂慮。
李之芳貴為浙江總督,沒有投靠王和垚的理由。他坐鎮衢州,難保不向杭州城用兵。
“將軍,李之芳禦將有道,其部下陳世凱、李榮、王廷梅、薛受益等都是悍將,將軍不可小覷。”
魯又翁跟著說道。
“李之芳那些殘兵敗將,本官還不放在眼裏。軍中也自有將士探查,包大人不必憂心。”
王和垚微微一笑,端起了茶盞:“二位大人,請!”
包世寧與魯又翁要是知道,攻打杭州城出自李之芳這位總督大人的手筆,肯定要驚掉了下巴。
而李之芳之所以沒有與他接洽,隻不過是在等待他北京城兒子的消息。一旦李若男攜其弟南歸,李之芳自會做出抉擇。
李若男的情義,他又拿什麽去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