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變起

字數:7537   加入書籤

A+A-


    武林門市集,巡檢司。
    “市集終於是熱鬧起來了。”
    看著衙門外麵,大街上人來人往,王和垚由衷一句。
    “將軍,會越來越好的。”
    屈大均臉膛黑紅,神色振奮。
    自義軍入駐杭州城,武林門市集的修葺和擴建,有條不紊,隨著郡裏的商賈陸續入駐,武林門市集也有了如今的規模。
    柴米油鹽、茶葉瓷器、藥材水果、絲綢布匹,以及百姓自產的雞鴨肉蛋等日需用品,也源源不斷而來,豐富了百姓和市場所需。
    王和垚軍政繁忙,千頭萬緒,屈大均作為布政使,又是王和垚的幕僚,當然要分擔許多。
    “屈先生,最近有傳言杭州府,尤其是武林門市集的稅吏敲詐勒索商戶。有這事嗎?”
    “將軍,按察司已經在暗查。等有了眉目,定會按照律法嚴懲。”
    “吏治腐敗,關乎浙江安寧。”
    王和垚點點頭道:“先生,最近湧向杭州的難民不斷,沒有騷擾地方嗎?”
    “將軍,各地的流民,下官自會盡量安置,如今天氣熱,每天盡量賑濟,每個人一碗粥,不至於餓死。”
    王和垚不由得莞爾。
    杭州的夏天,當然不怕受凍了。
    “蘇州的清軍,沒有再犯邊吧?”
    杭州以北,就是清軍的地盤,上次騷擾湖州,燒殺搶掠的事情,王和垚一直耿耿於懷。
    “有杭州水師巡查運河,戰船又裝了火炮,嚴查往來行人,緝捕盜賊。杭州地麵上,除非公人衙役,不能有弓弩等物。蘇州水師,沒有再犯邊。”
    屈大均道。
    除去餉銀,光是一道授田令,便令麾下將士,包括杭州水師將士歸心。而有了杭州水師,加上湖州和嘉定府的守軍,今年的夏收便有了保證,蘇州水師暫時沒有南犯。
    “將軍,有一件事情,下官不知當講不當講。”
    黃立仁小心翼翼道:“昨天軍營裏,又出現了幾個逃兵。算起來,營中前前後後的逃兵,已經四五十人了。”
    “將軍,自古以來,逃兵屢見不鮮,何況募兵練兵?自我軍入駐,杭州及周圍諸府州便安穩了許多。利大於弊,不必強求。”
    屈大均給王和垚解壓。
    王仁則點點頭。
    訓練都受不了,還怎麽上陣殺敵?
    軍中已經授田,能當逃兵的,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之輩了。
    “杭州及浙江的食鹽,已經上市了嗎?”
    想起鹽政,王和垚關切地問道。
    寧波府海邊的鹽場已經陸陸續續生產,食鹽上市,將軍府下才有稅賦,才能讓庶政運轉。
    “回將軍,食鹽已經在杭州府上市,如今正在陸陸續續輸往浙江各府州。可能要等到秋涼時節,就會在浙江全境鋪開。”
    屈大均道:“錢家在杭州府設了鹽倉,就在武林門外,便於經由運河及東西運河轉運。此外,錢家已在寧波、杭州、紹興、湖州、嘉興、嚴州、金華、處州等六府各設有食鹽買賣,想來秋末,食鹽買賣就會遍布浙江全省。”
    王和垚點點頭。
    鹽鐵專賣,曆來王朝為之,官府經營鹽鐵,寓稅於價,使百姓既避免不了征稅,又感覺不到征稅。
    他看著東方天際,忽然道:“先生,台灣鄭氏與耿精忠,你覺得還會打下去嗎?”
    再加上一個廣東尚之信,這三方糾纏,你來我往,想起來都頭疼。
    “有將軍你在前麵頂著,他們可以放開手腳,爭個你死我活。”
    屈大均道:“不過鄭錦答應與將軍交好,應該不會進犯浙江。”
    算算時間,正式也應該遣使前來示好了吧。
    “將軍,湖廣來使,已經到了將軍府!”
    張世豪進來稟報。
    王和垚與屈大均四目相對,都是放下心來。
    事大之事要緊,吳三桂的使臣,來的正是時候。
    ……………………
    “……周王應天順人,建樹義旗,興師伐清。我軍大軍所至,韃虜聞風喪膽。周王思軍興之際,宜用良將賢臣。王和垚忠勇兼備,斬殺胡酋康親王傑書等人,擊潰浙江清軍,大功莫焉!今差使者劉玄初前來,授王和垚為浙江總督,鎮守浙江,提調一切浙江軍政要務,教化牧民,勸課農桑,抵禦清虜。周王吳三桂!”
    杭州將軍府大堂,劉玄初拿著“詔令”宣讀,王和垚單膝跪地,仔細聆聽。
    “末將多謝周王厚愛!願為周王效力,鞍前馬後,盡心竭力,以報周王厚恩!”
    吳三桂起兵反清,天下群雄都以吳三桂馬首是瞻,王和垚自然也不例外。
    怎麽應付福建耿精忠與台灣鄭錦二者的糾纏,一直是他擔心的事情。吳三桂的“詔書”,來的正是時候。
    從現在開始,他就是浙江總督,治下浙江全省,坐鎮杭州,伊然一方諸侯。
    有了這個身份,他就可以無所顧忌,大展拳腳了。
    劉玄初讀完吳三桂的“詔書”,笑容滿麵,下來扶起了王和垚,把“詔書”交到了他的手裏。
    “將軍少年英雄,他日定然前程萬裏。恭喜,恭喜啊!”
    “多謝周王厚愛,多謝尊使!末將一定不負周王所托,鞠躬盡瘁,蹈死不顧!”
    王和垚說完,這才直起身來,和劉玄初分開坐下。
    “將軍用兵如神,在浙江大破清虜精銳,立下大功,非常人可及。”
    劉玄初說完,看向對麵的屈大均,笑道:“翁山,自你離開後,愚兄日日思念。此次來浙江,本打算見過將軍以後,再去登門尋覓。想不到你為將軍幕僚。翁山古道熱腸,還是放不下天下蒼生啊!”
    “孔延齡首鼠兩端,容易反複,其麾下將領多為趨利避義之輩。翁山才疏學淺,恐誤了王爺天下大事,不得已離開,慚愧,慚愧。”
    屈大均客氣道。
    吳三桂起事,二人都在其軍中效力,屈大均雖然名氣大些,但劉玄初在吳三桂起事時便跟隨,官職上要高出許多。
    至於為什麽歸隱之後,又來王和垚軍中,屈大均沒有言明,劉玄初也不會追問。
    “王將軍在浙江大破清軍,挽東南半壁之頹勢。周王聞之欣喜異常,麾下將士人人振奮。如今有翁山先生襄助,東南可以放心了。”
    果然,劉玄初笑著說道,神態輕鬆。
    “劉先生謬讚,在下不過是僥幸,全憑三軍將士用命。比起周王縱橫天下、氣吞萬裏之勢,在下不過是井底之蛙,不值一提。”
    王和垚嘴裏謙虛道。
    曆史上都說,隻要吳三桂晚死幾年,局麵便大不相同。但以當時天下隻有吳三桂在荊湖江西獨立支撐的態勢,恐怕翻盤不容樂觀。
    “客套話就不多說,咱們言歸正傳。”
    劉玄初微微一笑,回歸正題。
    “在下奉周王之命東來,除了將軍的封任,也是傳周王的軍令與將軍。想來將軍也清楚,我軍如今與清軍在江西湖廣絞殺,寸土必爭。為緩解我軍困境,還需將軍揮兵以為奧援,以便早日擊潰清軍主力。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劉玄初端起茶杯,仔細打量著這位年輕的新任浙江總督。
    年方弱冠,但言談舉止,接人待物,無不顯示其成熟冷靜的一麵,裏麵少了許多油滑,多了許多真誠。
    “敢問玄初兄,王爺之意如何?”
    屈大均與王和垚目光一對,屈大均開口道。
    “將軍、翁山,滿清不斷向荊湖增兵,江西為荊湖側翼,不能有失。王爺之意,讓將軍揮兵西進,增援江西,盡快破了江西的清軍。”
    劉玄初飲茶,慢悠悠道,查看王和垚的反應。
    這一次,王和垚似乎沒有注意屈大均提醒的眼神。
    “尊使,以下官之意,莫若江西與浙江合兵一處,揮師江南,破了南京城,斷了滿清的江南漕運。沒了江南的賦稅錢糧,滿清拿什麽打仗?想再要江山永固,無異於癡人說夢。”
    王和垚實言相告。
    江蘇,浙江富庶天下聞名,有“賦稅甲天下”之稱。兩省都是滿清朝廷經濟重心,也是錢糧賦稅的重地。打仗打的本就是錢糧,南京作為江蘇首府,江南首府,當然是王和垚夢想著要攻下的重鎮。
    之所以對劉玄初掏心掏肺,乃是因為此人在曆史上有些名聲,應該值得結交。
    “滿清大軍雲集荊湖,想要抽身,恐怕不易。湖廣戰事膠著,還需將軍牽扯江西的清軍。”
    劉玄初笑道:“王爺為江西戰事心急如焚,敢問將軍何時能出兵?”
    “尊使,我軍兵馬太少,隻有五六千。如今各府正在練兵,等練兵完畢,下官便會率部出征。”
    “練兵完畢?”
    劉玄初搖頭道:“將軍麾下兵強馬壯,練兵太耗費時日,周王恐難以接受。”
    練兵至少一兩年之久,也許到了那時,戰局惡化,清軍已在戰場上取得優勢。
    “玄初兄,欲速則不達。如今正是夏收,農事為先,也得等百姓收了莊稼,等到秋涼,才能向江西用兵吧。”
    屈大均插話進來。
    酷熱難擋,行路都會中暑,何況攻城拔寨,雙方此時都不會用兵,不用太過著急。
    “翁山所言有理。”
    劉玄初點點頭:“將軍,你練兵要多少時日?”
    “四到五個月,就可以上戰場了。以老帶新,循環往複,如此士卒訓練有素,戰力也越來越強。”
    看到屈大均提醒的眼神,王和垚不自覺把練兵的時長,延長了一月。
    “四到五個月?那豈不是要到年底?”
    劉玄初連連搖頭:“如此一來,在下無法向周王交代。周王禦將嚴苛,在下是擔心周王動怒,反而對將軍不利。”
    王和垚與屈大均目光一對,思量片刻:“先生,倉促出兵,不是妥善之計。以先生之見,下官又該如何妥善處置此事?”
    “將軍,如今我大軍在江西和清軍周旋,死傷甚多,高大節病逝,韓大任不堪重任,若是再沒有糧草運入,恐怕江西大事不妙。將軍可先備三萬石糧草,解運至江西吉安。”
    劉玄初的話,讓王和垚暗暗鬆了口氣。
    江西地形複雜,山地居多,隻是運糧入江西,他的壓力還不是太大。
    最好的運糧途徑,是經由長江一路西進,到了湖口,然後沿贛江南下,一路直到吉安重鎮。
    “玄初兄,浙江經年戰亂,田園荒蕪,十室九空,三萬石一時難以湊齊。過幾日,夏收以後,翁山自會先籌集一萬石稻米,送至江西大軍。”
    屈大均稍稍沉吟,做了回複。
    這些事情,從來都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誰也不要把誰的話當真。
    吳三桂根本不了解浙江的情形,一萬石糧食,有幾分誠意。
    “如此也好,周王那裏,我自會美言。不過西去江西,增援吉安,此乃周王軍令。將軍還是要早作打算,未雨綢繆。”
    劉玄初鄭重其事,叮囑道:“三個月,在下隻能給將軍三個月的功夫。否則,周王必然動怒,如此一來,對反清大業頗為不利。”
    王和垚占了浙江糧庫杭嘉湖地區,三萬石糧草,肯定能拿得出來。不過屈大均與王和垚推辭,他也不點破。
    “尊使放心,三個月,三個月之後,等秋日練兵完畢,我自會揮師西進,給滿清當頭一棒。”
    王和垚鄭重回道。
    開玩笑,不打出去,難道等康熙收拾了吳三桂,掉過頭找他?
    “多謝將軍。”
    劉玄初起身一禮,鄭重其事:“王將軍,東南戰局,事關天下。這些日子,在下會留在軍中,等將軍一同西進。在下也會向周王書信一封,為將軍遮掩斡旋。”
    王和垚回敬一禮:“多謝先生!”
    “不,是在下謝謝將軍!”
    劉玄初肅拜道:“將軍以一己之力,得保東南周全,護我漢家氣運。要是天下人都像將軍一片丹心,何愁不能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在下代天下漢家子弟,謝將軍!”
    王和垚與屈大均肅然,紛紛回了一禮。
    衛士帶著幾人進了院子,王和垚一看,其中有鄭寧,卻沒有李若男的身影,人人神色焦急。
    王和垚心裏,猛地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