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暴雨驟至

字數:7901   加入書籤

A+A-


    暴雨如注,鬥大的雨點劈劈啪啪墜落,院子裏的水麵上布滿了一朵朵小水花。雨從瓦簷上垂落,如同一串串晶亮的搖擺不定的簾珠,院子裏的紫薇花,被打落一地的胭脂。
    大堂上,王和垚看著堂外的大雨,眉頭不展,心亂如麻。
    李若男被抓!
    第一時間,身處南京的屈明治派人趕回稟報。
    最難消受美人恩。雖然李若男是被迫去了京城,但歸根結底,是他反叛的緣故。
    “五哥,求你救救李大小姐!”
    鄭寧臉蛋黑紅,滿麵風霜,向王和垚求道。
    現在這大堂之上,也隻有她敢這麽稱呼王和垚“五哥”了。
    “大人,你能攻下杭州城,也能攻下南京城,求你救救我姐。日後我定會報答你的恩情!”
    李若男的弟弟李仲麟跪倒在大堂上,猛然磕頭,“咚咚”作響。
    王和垚眼神示意,張世豪與陳遘趕緊上前,把二人扶了起來。
    南京城!
    王和垚目光中,滿滿的無奈。
    攻下南京城?
    能有這麽容易嗎?
    李若男,現在安然無恙嗎?清廷有沒有難為她?
    “大人,即便我軍按兵不動,不去攻打南京城,南京城的韃子早晚也會揮兵南下。以我所見,不如兵行險招,一路北上,破了南京城,救回李大小姐!”
    李行中和李若男相處不錯,提議攻打南京城。
    整天除了練兵就是練兵,早就憋著想打出去了。
    “大人,湖廣的清軍之所以能夠和吳軍抗衡,憑的就是江南和兩淮的糧食,還有南京船廠提供的各種船隻。若是能攻克南京城,湖廣與江西的清軍必會受挫,江南也會牢牢控製在我軍之手!”
    陳遘心頭火熱,鄭重其事說了出來。
    南京城,兩江總督駐地,江寧滿城所在,江南稅賦重地,若是真能打下,對滿清朝廷的打擊,可想而知。
    義軍如今的轄地,隻有杭嘉湖紹寧五府大部,人口不過百萬。北有江南清軍,南有福建耿精忠部,東有海上台灣鄭錦,西有江西清軍,在夾縫中求生存,若是不打出去,等等清軍大舉南下,恐怕是坐以待斃,死路一條。
    “大人,敢問一句,即便我軍攻下了南京城,能守住嗎?”
    劉玄初開口,一句話就讓堂中眾人都是沉默。
    南京城可是滿清朝廷江南的重心,一旦被義軍攻下,到時就成了眾矢之的,萬一清軍舍棄湖廣江西,直奔江南,數十萬大軍攻城,義軍能守住嗎?
    況且,南京城中還有一個滿城,固若金湯,是那麽容易嗎?
    王和垚眉頭緊皺,陷入沉思。
    即便攻下了南京城,吳三桂會來救自己嗎?
    人心皆私,更不用說老奸巨猾、以善變反複名留青史的吳三桂。
    太平天國起義時,死傷無數才破的南京滿城,自己有那麽多兵力消耗嗎?
    “大人,杭州府治下上百萬百姓,練兵未成。以區區萬餘烏合之眾,攻打固若金湯的南京城,倉促出兵,太過冒險,大人三思!”
    鄭思明眉頭緊皺。
    天氣太熱,各地練兵未成,攻打六百裏外的南京城,實在是太過冒險。
    王和垚沒有吭聲,依然是眉頭不展。
    攻打南京城,似乎沒有選擇,雖說是殺傷清軍,但卻要以無數將士的性命去填。
    “大人,以我之見,先發製人,後發者製於人,趁著韃子還未南下,咱們北上滅了他們,南京、杭州連成一片,截斷江南漕運,到時候便誰也不怕!”
    趙國豪開口,卻是主張攻打南京。
    “大人,還是三思,不可倉促出兵。”
    “大人,天太熱,將士們如何攻城作戰?放在秋後,就要穩妥許多。”
    侯元一和黃立仁,兩個大嵐山巡檢司的老人,先後說了出來。
    這二人都是穩健派,不主張冒險。一萬出頭兵馬,還要分兵守杭州府各處,去打固若金湯的南京城,太過冒險,也太不實際。
    “現在天是熱,總要準備糧草輜重,兵器彈藥,大約半月功夫。半月功夫,應該涼下來了吧。不想去就不想去,就不要找這麽多借口了。”
    李行中冷笑一聲,不無諷刺地一句。
    侯元一與黃立仁被戳中心事,老臉泛紅,沒有吭聲。
    “大人,周王軍令,是令大人增援江西,而不是冒險北上。大人身負上萬將士厚望,與東南抗清大業幹係莫逆,萬萬不可因怒興兵。”
    劉玄語重心長道:“且不說大人北上南京,違抗周王軍令,便是要救人,隻需派一使者,許以重利即可,相信南京清軍自會斟酌。大人慎思!”
    鄭思明等人,目光都是看向了王和垚。
    浙江義軍如今是周王吳三桂的麾下,雖說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但如果不遵軍令,私自攻打南京,難免會觸怒吳三桂。
    “大人,劉公所言極是!”
    屈大均道:“不如派一使者,前往南京,有幾百旗人旗兵為質,贖回李大小姐應是不難。”
    堂中兩位文官,都是讚同以更溫和的方式,救出李若男。
    基於義軍日前的實力,長途奔襲,攻打江南首鎮南京城,獲勝的可能性太小。
    “派一使者,許以重利?那要多久?”
    王和垚冷冷一句,大堂並不炎熱,他卻覺得煩躁不安。
    李若男一個年輕女子,朝廷嫌犯,落到了南京那群人的手裏,他哪裏能放心。
    “諸位,李若男對我有恩,對各位兄弟有恩,沒有她,就沒有你我兄弟今天的一切。她現在陷在了南京城中,我若是不去相救,天下人如何看我?我王和垚,豈不是背信棄義的小人?”
    王和垚向著堂中眾人,正色說道:“想讓南京的清軍放人,隻是派使者,許以重利,難免曠日持久。隻有兵臨城下,才能早日救出李若男!”
    李行中等人,臉色都是紅了半邊。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王和垚要報恩,他們兄弟何嚐不是?
    “大人,我等絕非此意。南京城清軍眾多,又有滿城,一旦攻城不利,隻怕傷亡太大。況且新兵尚未練成,強行用兵,非兵者所為。”
    屈大均看了一眼默不作聲的鄭思明與趙國豪,看著王和垚,朗聲道:“大人,難道你要整個義軍為你陪葬嗎?”
    劉玄初跟著勸道:“大人,南京城為滿清朝廷東南重鎮,江南重兵盡數集結於此,兩萬精銳,非杭州城可比。一旦兵敗,大人想過後果嗎?救人未果,反而會失了杭州,失了浙江,東南動蕩,天下抗清大業,恐怕也要受挫。大人三思。”
    以一萬烏合之眾,去攻打重兵據守的南京城,太過冒險。
    “屈先生、劉先生,你二人所言,有些危言聳聽了吧。我浙江義軍,難道是泥捏的不成?”
    王和垚沒皺眉一句。
    真要是精銳,恐怕早已經揮兵南下,討伐自己這個叛軍賊首了吧。
    不過,屈大均的“要整個義軍陪葬”的話,還是讓他警惕三分。
    再看鄭思明與趙國豪的神情,不想出兵四個字,明明白白掛在了臉上。
    “屈先生,你經管軍中糧餉往來,如今我軍,有多少兵馬可以出征?有多少騎兵,多少水師?”
    王和垚察言觀色問了出來。
    自義軍入駐杭州城,募兵練兵就沒有停過,四方義軍來投,想來應該已過萬人。
    光是趙國豪紹興軍,就超過了五千人。
    再加上水師與騎兵,都是新加入,兵馬數字值得期待。
    “大人,如果出征,步卒一萬三千,騎兵兩千,水師三千,共一萬八千將士,其中兩千火銃兵,大小火炮三百門。另留兩千將士鎮守杭州城。”
    屈大均毫不猶豫,直接說了出來。
    這些數字天天在他腦子裏轉悠,清清楚楚。
    一萬八千將士……
    滿堂都是驚歎聲,王和垚卻是輕輕搖了搖頭,靠回椅背。
    一萬八千將士,一萬以上都是新募,操練三個月而已,戰力堪憂。
    除去用來守城的兵力,萬餘兵馬,幾百門火炮,能一路衝破層層封鎖,破了南京城嗎?
    堂中無人說話,鄭思明打破了沉默。
    “大人,一萬八千將士,多為新募,軍心雖是可用,但想要一路北上破了南京城,大人以為,能得償所願嗎?”
    “大人,鄭將軍所說,正是我等所想。大家夥也想破了南京城,救回李大小姐。但實力使然,不能強行用兵。大人,三思啊!”
    趙國豪跟著說道。
    鄭思明與趙國豪兩員主將都反對出兵,屈大均和劉玄初也是持否定態度,堂上眾將心思各異。
    這一切,都被王和垚看在眼中。
    他看著堂中眾人,朗聲道:“南京城早晚要打,晚打不如早打。大丈夫快意恩仇,李若男對我有恩,南京城,我是去定了。要是無人,我隻能自己一個人去了。”
    堂中一片嘩然,李仲麟紅著臉,拱手道:“多謝大人救命之恩!”
    李行中也是站了出來,抱拳道:“李行中唯大人馬首是瞻!”
    “陳遘唯大人馬首是瞻!”
    陳遘跟著站出來領命,慷慨激昂。
    造反這事,本來就是把頭掛在褲腰帶上。反正總要和清軍玩命,早些晚些也是無妨。
    鄭思明趙國豪等人,驚詫之後,又是沉默。
    “大人,堂上的這些人,沒有人害怕掉腦袋,但也不想白白掉了腦袋。為一個李大小姐,搭上整個義軍的性命,搭上浙江的前程,太過草率。大人三思。”
    趙國豪不得已開口,依然是反對出兵。
    鄭思明看了看臉色陰沉的王和垚與眉頭緊皺的趙國豪,不得不出來圓場。
    “大人,我等並非反對出兵,而是反對此時出兵。一旦兵敗,後果不堪設想。大人三思。”
    王和垚態度堅決,他與趙國豪再不讓步,恐怕難以收場。
    “沒有什麽三思,南京城,我是去定了。你二人反對出兵,可以不去,就留在浙江吧。”
    王和垚斷然道。
    鄭思明與趙國豪麵麵相覷,鄭思明抱拳行禮:“大人軍令,鄭思明不敢不從。鄭思明惟大人馬首是瞻。”
    趙國豪無奈,黑著臉道:“願以大人馬首是瞻。”
    劉玄初與屈大均都是皺眉,王和垚如此決絕,這是鐵了心要揮兵北上。
    “大人……”
    “先生不必多言!”
    王和垚打斷屈大均的話語:“二位先生,出兵南京,我意已決,二位就不要再勸了。”
    他向著堂中眾人,鄭重一禮:“諸位兄弟,不願意去的可以留下。願意隨我北上的,多謝了!”
    攻打南京,蘇州、鎮江等重鎮,一路都得摧城拔寨,免不了一番血拚。
    “小人不敢,謹遵大人軍令!”
    “謹遵大人軍令!”
    眾將抱拳,紛紛肅拜回禮。
    這個時候,誰要再提反對出兵,那就是與總督大人作對。
    屈大均無可奈何,劉玄初暗暗搖頭,二人隻能一起聽令。
    王和垚揮兵北上,福禍難料,隻能聽天由命了。
    “屈先生,勞煩你幫我寫一封書信,給南京城的總督、將軍、巡撫們,讓他們一個月之內,將李若男送到杭州,我軍以傑書等人的骨灰,以及兩百旗兵人質交換。”
    王和垚溫聲道:“此外,四郎不是在南京嗎,讓他繼續打探南京的城牆城防,不要暴露行蹤。”
    屈大均領命。
    “大人,你這唱的那出?南京城,你不攻打了嗎?”
    李行中懵懵懂懂問道。
    “兵不厭詐,大人這是迷惑南京城的清軍,確保李大小姐安然無恙,出其不意攻打南京。”
    屈大均輕聲道。
    大人雖然有些衝動,但心思縝密,智勇雙全,南京之行,或許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劉玄初猶豫不決,試探著問道:“大人,衝冠一怒為紅顏,是不是太冒險了些?”
    除去留守的將士,最多不過一萬兵馬。打江南首鎮南京城,沒有半點優勢。
    “大人,衝冠一怒為紅顏,大人這是在走吳三桂的老路啊。”
    陳遘嘻嘻笑著一句。
    王和垚發兵救李若男,他是打心眼裏讚同。
    李若男對眾兄弟有恩,如果不去相救,這一輩子都不會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