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廣西孫延齡
字數:2575 加入書籤
清廷三位藩王各有各個優勢,耿精忠雖不如平西王吳三桂兵多將廣,也不如平南王尚可喜有錢任性。
但耿氏家族在朝中非常龐大,明末清初就是蜀地名門望族,勢力盤根錯節,遍布朝野。
耿精忠的爺爺耿仲明為明朝大將毛文龍麾下參將,毛文龍被袁崇煥所殺後投降努爾哈赤,編入漢軍正黃旗,順治初隨多爾袞入關封靖南王!
耿仲明死後,其長子耿繼茂襲爵,耿繼茂死後才輪到耿精忠襲靖南王爵,並與肅親王豪格女成婚,封和碩額駙。
二弟耿昭忠為漢軍正黃旗驍騎,取饒餘親王阿巴泰的孫女為妻,封多羅額駙,進秩視和碩額駙,加封太子太保。
三弟耿聚忠為漢軍正黃旗都統,娶安郡王嶽樂之女和碩柔嘉公主為妻,封和碩額駙,加封太子少保,後晉升太子太保。
再算上其他族人,單單握在耿氏家族手裏的兵馬就有二十萬。
若僅是耿氏家族還不至於特別麻煩,畢竟遠水解不了近渴,等朝廷反應過來耿精忠沒準早嗝屁了,最麻煩的是盤踞廣西的孫延齡!
……
清廷共有四位異性藩王,除了引發‘三藩之亂’的平西王、平南王、靖南王,還有一位早已過世的定南王孔有德!
孔有德原為毛文龍麾下部將,毛文龍死後於崇禎四年發動吳橋兵變,不久投降後金,受封恭順王,出征朝鮮、錦州、鬆山等地,入關後隨豫親王多鐸追繳農民起義軍、鎮壓江南各地抗清鬥士,改封定南王,鎮守廣西!
順治九年孔有德在桂林之戰中戰死沙場,孫延齡的父親也隨之戰死,朝廷為了撫恤,追封拖沙喇哈番,並讓孫延齡承襲。
而當時孔有德的女兒孔四貞尚且年幼,她從桂林軍中逃出回到了京師,孝莊皇後將孔四貞養在宮中,賜她黃金萬兩、歲俸郡主,後有將其收為養女、封和碩公主,嫁給了孫延齡為妻。
朝廷也正是因為考慮到孫延齡是個德才兼備的額駙,孔四貞也長在軍中,熟悉騎射、精通軍事,所以才授予孫延齡鎮守廣西的職務,並代替線國安統轄孔有德舊部。
孫延齡也因此鹹魚翻身,被朝廷封為上柱國、光祿大夫、世襲一等阿思尼哈番、和碩額駙、鎮守廣西大將軍,孔四德也被為一品夫人,授郡主儀仗。
如果說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在朝廷眼中是三個毒瘤,那孫延齡就是朝廷安插在西南邊陲負責監視三藩動向的定海神針,背靠朝廷兵強馬壯、糧草充足,實力也隻比吳三桂弱。
手裏有兵、朝中有人、深受皇族信任,如果孫延齡安分守己、盡忠職守,世襲鐵帽子王就能穩穩的到手,但現實中沒有如果!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同為毛文龍部下後人的緣故,孫延齡剛到廣西就和吳三桂、耿精忠攪和在一起,尤其和耿精忠相交莫逆。
據狗子查到的消息,孫延齡反清意向甚至比耿精忠還要堅挺。
所以,一但吳六奇率廣東綠營對耿精忠動手,最先發難的不是朝廷也不是吳三桂,而是孫延齡!
而廣東剛好夾在廣西和福建之間,若無法速戰速決,吳六奇將麵臨腹背受敵的危險境地。
考慮到這一點,項東劫持了廣冬巡撫和廣冬總督後沒有直接去綠營假傳聖旨,而是先返回廣冬城找諸葛正我一同商量對策。
‘幽靈滑板’的速度遠非“八百裏加急”可比,鼇拜倒台的消息傳至廣冬至少還得要三天時間。
諸葛正我、盛崖餘和沐劍聲得知消息後立馬趕到原平南王府,也就是現在的‘將軍府’。
因為項東自稱是:拉尼亞凱亞超星係團·室女座星係團·本星係群·銀河係·獵戶臂·古爾德帶·本地泡·本星際雲·奧爾特雲·太陽係第三行星,超時空異常事物綜合管理局局長。
頭銜太長,廣冬城裏百姓記不住,所以就給他起了個外號叫…長頭大將軍!
“假傳聖旨的主意不錯,若能不費一兵一卒將廣冬十萬綠營兵馬盡數收歸麾下也值得冒風險,但如此一來我們也徹底暴露在朝廷和吳三桂的麵前…”
鑒於目前麵臨情況,諸葛正我愁眉不展,他之前一直主張‘廣積糧、緩稱王’,利用朝廷和三藩的矛盾悄悄發展自己的實力,畢竟還有吳六奇替他們周旋。
如今看來不暴露也不行了!
“朝廷、吳三桂和孫延齡肯定會摒棄前嫌,優先對付我們!”
項東當然知道這個道理,但如今狗子率領的神機軍要留下震懾五萬湘軍和尚可喜的親衛,動不了、也不敢動,根本騰不出手!
就在此時,身披青色甲胄的沐劍聲雙手抱拳,高聲說道:“末將願領軍令狀,保證神機軍出征期間,五萬廂軍絕不生出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