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安置流民
字數:3693 加入書籤
見顧錦一下子就領悟了自己的意思,沈景城低頭親昵的蹭了蹭她的額頭,意味深長的看向林虎離開的方向。
“反正那姓林的隻說我要安置流民,又沒說安置在哪裏,既如此,我隻要把人安置好了不就行了,在哪裏還不是一樣。”
還能這樣操作?
顧錦眨眨眼,然後忽然笑了,竟然覺得心裏好暢快。
是啊,你硬讓安置流民出糧賑災,我們做了,至於把人安置到哪裏,就沒什麽關係了吧?
這縣太爺哪是為難人,這分明是瞌睡來了給送枕頭了嘛。
於是,當天沈景城就讓周全去跟在村子周圍轉悠的流民說,這裏收幹活的人,管吃,有意者可去十畝西村報名。
同時,他還在村外擺了三張桌子,與顧錦、江正書每人一張桌子,用於記錄這些流民的籍貫、姓名、會什麽手藝等等信息。
身無長物的流民們聽說有人找幹活的,還管吃,帶領著家人老小就來了,等看到沈景城很正式的把他們的信息填的工工整整,並沒有讓他們畫押什麽的更是放了心。
這一刻,沈景城無比慶幸自己回來後,讓江正書先教了他太子送的書,如今正好學以致用,不至於慌手慌腳。
記錄下這些人的信息後,沈景城把這些流民分配成了一個個的小隊,又從各小隊裏選出一個隊長,這些隊長們負責管理著自己小隊成員,帶去了雇工們原來住的院子。
而原本因為天氣漸暖又開始過來的顧玲兒見狀,立刻停住了過來的舉動,看看那些在前麵院子不停進進出出,滿身汙穢的流民,皺了皺眉,立刻轉身回了顧家。
經過一次被騙的經驗,顧玲兒對不熟悉的人格外警惕。
特別是這些流民,什麽人都有,她還這麽小,萬一被偷偷搶走賣了可怎麽辦?
於是,從這天開始,因為這些流民,顧玲兒便不再過來了。
而顧錦根本沒有注意到這件事,白天和沈景城、江正書記錄這些流民的信息,安置他們,晚上則根據記錄的信息把這些分類成冊。
第二天,林虎派人送來路引的同時,又帶來了一些流民,沈景城和顧錦同樣如此安排,不過三天,雇工們住的院子就快滿了,然而流民依然還是不停的往這邊來,是誰讓這些人過來的,不言而喻。
如今沈景城和顧錦可已經收了將近五百流民,如果流民真像林虎說的隻有幾百人的話,他這裏的人已經有一半或是大多半,竟然還讓流民往這邊來,可真是好樣的。
沈景城看著三三兩兩往這邊來的流民輕嗤一聲,回頭去找了劉大,讓他帶著村人暫時維持流民秩序,就和顧錦帶著已經記錄在冊的流民,拉著一車糧食和農具踏上了去往青州的路。
沈景城把這些人和糧食分成了兩撥,一撥留在山外平原準備開荒的地方,一撥帶去了買的山頭。
會木工的就讓人去山上砍適合做房梁門窗的樹木,會蓋房子的就讓他們開始方地基準備蓋房,其他什麽都不會,隻有一身蠻力的,就讓他們從這裏往山外的地方運石頭,老弱婦孺們,就安排他們在周圍的地方挖那些因為天氣漸暖從地裏冒出來的野菜。
總歸,除了不會走路的孩子,一個人也沒閑著。
安置好這些人後,沈景城和顧錦就趕往了青山縣縣衙,把自己帶來流民的事情說了一下,
主簿正在喝水,一口水沒來得及咽下噗的就噴了出去,差點把自己嗆死。
好不容易咳嗽完,主簿驚得嗓子都差點喊劈叉了。
“你說什麽?四百六十八號流民?”
“是,這是他們的戶籍信息,您看一下。”沈景城說著把記錄這些流民的冊子遞給了主簿。
主簿接過看了看,越看眼睛瞪得越大,整個人抖的像是中了風。最後,讓沈景城先在這裏等著,就去找他們的知縣大人了。
知縣大人姓張,叫張靖州,聽到主簿的話,接過冊子也看的瞪大了眼,老半天平靜下來後,問主簿。
“他說這些人他自己出糧安置?”
青山縣裏也有幾百號流民,他這個當知縣的都快要愁死了,結果有人又帶來些流民,還說自己安置?
“是。”主簿肯定的點點頭。
直到現在他都懷疑聽錯了,可當時他都差點把手掐破皮,真的是疼得很,絕對沒聽錯。
張靖州聽得在原地不停轉圈,權衡著這件事情的利弊,最後一拍大腿。
幹了,不用他出錢出糧,還能安置那麽些難民,如果他再把縣裏這些流民安置好了,這絕對是政績,就算不大,也絕對是不算小的政績。
雖然他不知道這個叫沈景城的是什麽人,弄那麽些難民來又有什麽目的,但富貴險中求,不冒冒險,哪有升遷的機會?
最後,張靖州親自去見了沈景城,看到帶來這麽一批流民的人竟然還是個少年,猛地回頭看主簿。
主簿歉意的一笑,當時太震驚,忘說了。
但張靖州此刻卻放了一大半的心,上前與沈景城親切交談一番,便接了這些流民的戶籍信息,並給了他可以隨時進出青州府的特權。
少年做事,總是那麽充滿義氣與豪情,他理解,卻也很是佩服。但最好也別隻是一時興起,管這些流民管到半路再撂挑子不幹了,他可沒法收場。
從青山縣離開後,沈景城和顧錦就快馬加鞭的回了十畝村,此時江正書已經又把一些流民的信息按類記錄好了,兩人休息一晚,就繼續帶著流民往青州去。
青山縣主簿再次接到沈景城記錄著流民信息的冊子,都要麻了。
我天,這小子是要幹什麽?
張靖州看著這些冊子,也是抹一把汗。
這政績風險好像有點大。
然而,讓他震驚的還在後麵,沈景城竟然還在往這邊帶人,如此三次之後,
沈景城一共帶來了一千三百五十六號流民。
張靖州看著那流民冊子,整個人都好像要木了。
但冒險都冒了,隻能是硬著頭皮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