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各有心思

字數:3862   加入書籤

A+A-


    再次回到十畝村,終於不再見流民過來,沈景城和顧錦長舒一口氣,緊繃的神經一鬆,幾乎是癱倒在炕上。

    終於可以休息一下了。

    一千多號人,他們去年沒賣的所有糧食,就算是不去皮,摻著糠和野菜吃,也不過勉強夠那些人吃兩個來月,慶幸的是,如今天氣回暖,漫山遍野的都是野菜,野物,另外冬小麥再過兩三個月也能收獲,要不然那些人他們根本就養不了多久。

    而到小麥收割完成後,兩人打算按照前年西村人落戶的方式安排那些流民,願意落戶的就落戶,給農具使,每家自己耕種二畝地,不願意落戶的,想幹活的就繼續幹,不想幹的就各歸各家吧。

    隻是,他們還要買很多農具,去年賣糧食的銀子怕是又要全沒了。

    顧錦想想都心疼,胡思亂想中,她忽然想起去年同樣賣了不少銀子的果樹。

    不行,得趁著果樹還沒發芽,得趕緊把果樹也挪去,還有去年那些長出來的杏樹苗也得挪去,去年吃完果子留下的種子,同樣可以埋到那邊的地裏,說不定也能長出點果樹,至於這樣種的果樹長不長果子,她不知道,但試試總比不試強。

    於是休息了還沒一天,顧錦和沈景城帶著人挖起了果樹,為了好成活,他們是連土帶根一起挖的。

    兩人把果樹送到青州府種好回來的時候,天氣已經變暖,去年的雇工幾天後也再次到來,開始了新一年的農耕。

    這次沈景城沒有讓這些人另外再開荒,隻讓他們依舊種著去年的地。

    與此同時,他拜托江正書閑暇時教周全一些簡單的字,能記錄那些雇工的工時和糧食收成就行。

    這一年觀察下來,他和顧錦都覺得周全夫婦還是挺靠譜的,值的信任。

    他們離開時就把這裏的事情交給這兩人,以後每年,沈景城隻過來查查賬就可以了。

    等所有移民都不見了蹤影,又過了些時候,顧玲兒才又慢慢的往這邊來,當看到原來一片果樹的地方隻剩了一個個坑,不由驚訝的瞪大了眼。

    她還想今年要是結了果子,就算依然得不到顧三妮的回應,還能落個果子吃呢,這咋還沒了呢。

    “嬸兒,咱這的果樹呢?咋都沒了?”顧玲兒難得的與周全媳婦攀談起來。

    “主子說為了安置那些流民銀子都花沒了,就把果樹都賣了,說是多少頂點用。”周全媳婦說著顧錦交代的話。

    最近她可高興了,男人開始學字,這說明以後男人是要被主子重用的,她自然不能拖男人後腿。

    顧玲兒聽的有些無語,果樹能賣幾個錢?留著吃不好嗎?

    那姓沈的也是,沒那金剛鑽攬什麽瓷器活,這麽折騰下去,多少家業不都得折騰沒?

    然而,她的想法無法訴諸於口,隻能是暗戳戳的想。

    與此同時,對岸縣衙裏林虎和賀之林也一直等著沈景城來給流民落戶,可一天天過去,兩人始終沒等到沈景城過來,同樣也沒再見那些流民。

    賀之林讓林虎派人悄悄去看,卻發現十畝村平靜的不得了,一個流民的影子都沒有,隻有一些當地的雇工在地裏幹活。

    聽到著消息,兩人犯起了嘀咕,最後賀之林一揮手,不管了。

    隻要不讓他操心那些流民,愛咋咋地吧!

    一個毛頭小子,難道還能翻出天去?

    就算出了事,也不關他的事。

    林虎聽的無語,就沒見過這麽心大的縣太爺。

    他就不怕沈景城弄著那些移民造反?

    可主子都不管的事情,他一個主簿能說什麽,也隻能是聽之任之了。

    而沈景城和顧錦依舊忙的不行,兩人隔一段時間就去一趟青州府,看看山上和山外院子進度的同時,也丈量一下開出來的田地,然後去縣裏匯報田地畝數拿地契。

    張靖州看著他匯報上來的田地畝數眼都要紅了,可惜朝廷不允許官員在任職的地方買房子、置田地,要不然他也想這麽幹。

    忙碌的日子飛速而過,到夏糧收獲後,山外已經用石頭建成一座兩進的院子,和一個普普通通的十間院子。

    普通的院子隻是簡簡單單的平房,圍牆也矮些。而兩進的院子,則都是兩層的小樓,還用石頭圍了高高的牆頭,遠遠看著,就像座小城一般。

    而山裏的院子跟這裏差不多,不同的是,兩進院子建在了山腰上的平坦處,而普通院子則建在了山腳下。

    這兩個兩進院子,顧錦都很喜歡。

    這樣他們再買了下人,就可以讓人住在前院,而兩人則住在後院,互不相幹,兩人做些什麽也都方便。

    沈景城也同樣很滿意,他早就覺得顧繡礙眼了,天天在眼前晃,讓他不好和阿錦有親密的舉動,他還是喜歡和阿錦單獨一個院子,這樣他想怎樣就怎樣,什麽也不必顧忌。

    這裏的院子建好,顧錦就不太願意回十畝村了,但因為沈景城還是那裏的糧長,還得兼顧今年那裏的稅收問題,新蓋的房子也還要晾潮氣,便也隻能暫時回去。

    隻是在回去之前,沈景城跟這些流民們說了一下關於落戶的事情,流民在這裏半年已經習慣了,聽說落戶還能讓他們耕種二畝地,大多數人立刻點頭同意,隻有極少數人,因為在原來的地方有屋也有田,舍不得的又走上了回家的路。

    沈景城統計過要落戶人數後,把各個小隊分成幾組,起了村名,就把農具分發到各個村子,帶著記錄的各村信息的冊子去了青山縣。

    經過幾次打交道,他和張靖州早就有了默契,如今一看沈景城帶來的落戶冊子,張靖州立刻讓主簿去給這些人落戶籍了。

    “不知賢侄有沒有興趣當糧長啊?”待沈景城落座後,張靖州滿臉笑意問他。

    他想把沈景城留在這裏,這人一看就是個有能力的,也敢想敢幹,今年縣裏安置下這麽多流民,他的政績一個優字是絕對跑不了的,要是把沈景城留下來再幹幾年,說不得過兩年他就能升官了呢。

    沈景城一愣,倒是沒想到他會這麽問。

    “是這樣的。”張靖州解釋說:“你看你如今已經有三十多頃田地了吧?再加上這些新落戶的村人每戶再開出幾畝地,沒有個五六十頃也差不多了吧?朝廷規定收糧萬石或幾千石可劃為一區,我想把那些地方劃為一個區,然後你來當糧長怎麽樣?”

    “大人,我現在可不是青州府人。”沈景城狐疑的看他。

    雖說兩人有了默契,可他畢竟還是濟水府的人,就這麽把糧長的位置交給他確定不是開玩笑?(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