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齊北秦皆動兵

字數:6390   加入書籤

A+A-


    兩日之後,長安大殿之上,

    山胡使者鬱久閭玄肆帶著王七一同拜見大秦皇帝陛下。

    此時眾人的心裏對山胡此次入長安,基本都了解了緣由。

    唯有元稹和閔觀兩人還不知曉具體內情。

    “不知道你家可汗在並州居住可還習慣?”元稹象征性的發問道,畢竟山胡部眾如今居住在並州,也是不得不關心一下。

    “陛下皇恩浩蕩,我家可汗還能生存全仰仗陛下恩榮。隻是寄人國土,心懷慚愧。我等本是馬上民族,並不通曉農耕之術。故而此次譴臣入京,就是希望陛下能夠發兵,幫助我們北上驅逐鬱久閭鴻鵠。”

    聽完鬱久閭玄肆的話,元稹一時之間也犯起了難,此事茲事體大,他根本沒法做主。

    倒是元善,昨日收了王七的禮,又聽了韋九的高帽子。此刻心中已經有了主意,當庭對元稹說道:“陛下,如今山胡部眾居住在並州,不懂農耕,隻會牧馬。然後並州已經有趙氏騎兵,不僅需要土地耕種,也需要土地牧馬。兩者之間偶爾摩擦,此為其一。其二,鬱久閭鴻鵠此賊,至今未來朝貢,顯然不將我天朝上邦放在眼中,他日待其緩過元氣,我朝北境又無寧日。”

    元稹此刻內心也是詫異萬分,他萬萬沒想到元善居然還能說出如此,聽上去頗有道理的話。

    不僅是元稹,就連閔觀都難得的多看了元善幾眼,內心在想這廝還是不是元善,往日元袁講話那真是令人聽都聽不下去,除了罵人,就是開腔。

    “那依愛卿所言,我朝應該出兵山胡?”元稹試探性的問道,想要得到一個確定的答複。

    “正是!”此時的元善心裏已經急不可耐了,隨後說道:“那桂可汗如今和我朝君臣一體,若幫那桂可汗奪回草原,則我朝邊境兩安。”

    元稹聞言點了點頭,正欲說話,但是此時閔觀突然說道:“且慢。”

    隨後閔觀朝元稹鞠了一躬,隨後看向鬱久閭玄肆。說道:“我朝出兵不是不可,但是幾句空話就想讓我朝將士浴血拚命,貴汗是不是想的太美了。”

    鬱久閭玄肆早知閔觀不是善與之輩,於是便問道:“那依閔相所言,我等該如何才能表達誠意?”

    閔觀冷冷一笑,隨後毫不留情的說道:“首先,你們可汗要提前交付降表,正式對我們陛下稱臣,其次,我朝出兵之後,糧草我們可以自行補給,但是你們得先給足夠的戰馬,第三。若是驅趕走了鬱久閭鴻鵠,你們則是需要割讓並州以北的部分草原”

    這些條件不可謂不苛刻,但是眼下山胡部眾也沒有其他辦法。鬱久閭玄肆看向王七,但是看到王七一個眼神示意,鬱久閭玄肆方才舒了一口氣,隨後說道:“除了割讓草原,其餘條件均可接受。”

    閔觀聞言,冷哼一聲說道:“那就是沒的談了?”

    閔觀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其他的條件都是虛的,土地才是真實的,故而他最看重的就是土地。

    奈何元善早已被收買,立馬勸阻道:“閔相此言差矣,如今山胡部眾盤踞在並州,老百姓都不敢肆意外出,雖然山胡部眾極力克製,但是也與並州趙氏舊部不睦,本王還是建議,由並州軍配合山胡大軍一同出擊,擊潰鬱久閭鴻鵠。”

    閔觀一時之間語塞,連元善都如此說了,他也不好當麵駁了元善的麵子。

    元稹此時解圍般的說道:“彭城王之言並非不無道理,隻是如今以何人為率?”

    此話正中元善下懷,元善即刻躬身道:“陛下,臣保舉一人,定可馬到功成。”

    “何人?”

    “昭陽駙馬,趙昭乃長清駙馬之子,在並州邊軍中有一定的影響力,足以號令並州軍。而且長清駙馬威震塞外,其子領兵,鬱久閭鴻鵠焉能不膽寒?”

    元善之言,朝野上下議論紛紛,但是不多時眾人便表態,支持元善的看法,趙昭的確是最好的人選。

    閔觀本想反對,但不是要和元善作對,隻是趙昭並未真實的上過戰場,萬一如同趙括那般,豈不壞了大事。

    但是看到元稹也喜形於色,閔觀當下也不知道如何是好。猛然之間,閔觀想起了昨天有人送給他的十一個字。

    大義和小義。閔觀麵對著如今的朝局陷入了沉思了,但是沒一會兒,閔觀便笑了起來。

    隨後閔觀說道:“陛下,臣也附議。但是昭陽駙馬畢竟不是其父,還需一沉熟穩重的將領一同前往。”

    元稹聽後,也是點了點頭。若是趙昭此番能立下大功,待回朝之後,在朝中聲望更顯,那麽誅殺元善就更有機會。

    元善心底開始冷笑,本王力排眾議,迫降山胡,此乃不世之功。

    閔觀則是內心苦笑,並州軍遠征山胡,自己正好趁機管轄並州,將拓跋家圍死在遼東。但是如此行事,終究非其所願啊。

    最後元稹下令,趙昭為征北大將軍,武威王元光為副將軍,閔世元負責糧草調度,大軍在並州集結,出征塞外。

    南齊之中,這幾日朝堂之上,也是頗為動蕩。

    蕭炬的命令傳達到各藩王之中,除了湘王蕭義主動上書響應之外,其餘藩王均找借口推辭。

    其中蕭炬之弟蕭寅所在的江州,不僅不相應,還更換了部分江州軍的將領。

    要知道江州軍曾經可是跟隨韋然平叛過交廣的,如今將和韋然有過聯係的將領公然調離,其用意不言而喻。

    蕭炬在朝堂之上頗為憤怒,甚至將奏折扔到地上,揚言要發兵滅了這群不聽話的藩王,一副暴君模樣。

    眾臣連忙安撫,蕭炬方才說道:“別的藩王都是朕的叔叔輩,朕不好說什麽。趙王乃是朕之弟,朕難道連趙王都指揮不動了嗎?”

    眾臣聽聞此言,盡皆不知如何作答,眼神紛紛看向恒直。

    恒直則是看著恒現,但是恒現此時雙眼看天,顯然不想參與此事。

    恒直隻能尷尬的笑了笑,隨後默不作聲。

    蕭炬看台下無人應答,蕭炬則是說道:“在下一道詔書,如果藩王仍不肯遵從,那麽朕就要考慮直接削掉藩王的軍權,以後全都當豬一樣養在王府。”

    “陛下不可啊,漢朝七王之亂曆曆在目啊。後才用推恩令逐步消滅藩王勢力,陛下如此行事,眾藩王萬一聯合起來,我朝社稷危矣。”

    “漢朝那是大一統的盛世,打來打去都是自家人。如今北秦虎視,兩虎相爭,必有一死。我朝和北朝難道還能一輩子和睦不成,到時北秦舉全國之力而來,我們這還要分什麽藩王軍,朝廷軍,豈不貽笑大方?”蕭炬怒喝道:“馬上下旨,若是不願意出兵,那就全都貶為庶人。”

    看到暴怒之下的蕭炬,眾臣無不膽寒。

    蕭炬隨後又補充了一句:“尤其是趙王,朕聽到頗多流言蜚語。甚至說朕之子遇害和趙王有關係,馬上宣趙王入京,朕要他當麵解釋。”

    恒直聞言立刻心驚不已,馬上出頭道:“陛下不可啊,如此兄弟猜忌,後人如今看待陛下。”

    “那是後人的事情,北秦謀害我朝太子,太子關乎國本,眾位藩王都無動於衷,朕又如何相信,他日北秦欲要奪我江山,這群藩王又會有所行動呢?”蕭炬此刻也顧不得其他了:“馬上宣召,接到詔書十日內,趙王必須到建康。”

    隨著蕭炬的一聲怒喝,朝會就此結束,百官此時神色各異。

    在離開台城的路上,恒直對恒現說道:“賢侄今日為何不為眾藩王說話?”

    恒現則是搖了搖頭,對恒直說道:“趙王私自調換將軍,想來必然有恒公授意吧。”

    恒直不置可否。恒現見狀,則是苦笑著說道:“小侄勸叔叔莫要自誤,陛下何時發過這等怒。更何況是為這區區藩王出兵,藩王不出兵早就在陛下計劃當中,陛下如此行徑隻是想在道義上占據高地。”

    恒現隨後說道:“恒公自己想吧,做什麽事情,需要先在道義上占據高地?”

    “自然是出兵。”恒直隨後說道,隨後大驚失色,趕忙說道:“不可能吧,如今那麽多藩王。陛下就如此自信?”

    恒現沒有說話,隻是惆悵的看著天空,隨後喃喃的說道:“大齊要變天了啊。”

    上元宮內,蕭炬則是不停的搓著手,說道:“除了蕭義,沒一個人響應。就連蕭歸也沒有響應。”

    其餘諸王沒有響應,早在蕭炬意料之中。但是蕭歸居然也毫無動作,這是讓蕭炬萬萬沒想到的。

    蕭歸畢竟也是參與過平叛之人,居然不如蕭義識時務。

    崔誥則是笑著說道:“陛下,當初蕭歸投降,也不過是兵臨東府,他不得不降。並非真心實意。陛下希望用他製約蕭寅,但是沒想到他和蕭寅,蕭涼,早就統一了戰線,如今這三王所涵蓋的勢力範圍,已經包含了西川,湖北大地。加上其他藩王,至少看上去,實力很強。”

    “看上去,這三個字。崔祭酒用的極妙。”蕭炬朗聲大笑,哪裏還有朝堂之上的慍色。

    蕭炬隨後說道:“韋弟,如今王顯那裏情況如何?”

    “王顯來密信,自從陛下詔書到達藩王手上之後,蕭涼的確派人拉攏過他這個不得誌之人。”

    韋然也是笑著說道。無論是之前與北朝的淮北戰爭,還是建康之戰,王顯都出力頗多,但是韋然並未給太多封賞,隻是加封為義陽太守,並且還要受宋無為的管轄。

    王顯也時常在酒後埋怨,韋然太過小家子氣。其實不過都是惺惺作態,作秀給其他藩王看。

    “如果不出所料,蕭涼定然是拉攏王顯,用以牽製宋無為,這樣自己則可以率軍直接東進,與蕭寅合兵,如此聲勢。定然會讓左右觀望的藩王大為震撼。”崔誥此時分析道

    袁慕之則是補充道:“屆時我軍佯敗,將敵軍放到諸圻,如此離建康之進,藩王必然蠢蠢欲動。屆時建康四麵火起。”

    “恒直如何?一旦火並,恒直定然伺機出城,指揮北人舊部。”蕭炬則是突然疑惑的說道。

    “派人盯著恒直府上,一旦恒直找機會出城,則立馬派人去往北秦長安,通知元善,準備偷襲西川。”韋然冷冷的說道:“恒直無詔出城,定然是去和蕭寅匯合。”

    蕭炬此刻早已經臉色鐵青,看著韋然說道:“韋弟,朕之身家性命可全托付給你了。雖然此計甚為凶險,但是為了盡早結束禍患,朕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啊。”

    韋然重重的點了點頭,他自然知道此計的凶險程度,逼反諸王,隨後斬草除根。

    稍後不慎,就將萬劫不複。雖然韋然早已做了完全的準備,將江陵軍調至襄樊,佯裝進攻北秦。

    實則看似旌旗漫天,但是大部分主力早已乘坐商船秘密前往湘州,到了襄樊之軍不過三成。

    廣陵軍大肆屯兵在肥水,大有渡過肥水進攻合肥之勢。

    天雄軍則是在京口紮營,但是糧草已經偷偷的運往諸圻。

    雖然韋然再次走向地圖,指著諸圻說道:“陛下大可放心,敵軍絕對過不了諸圻。目前建康的倉庫裏也囤積了大量的糧食,關鍵時刻,臣也於大用處。”(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