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六王之亂禍事起

字數:4237   加入書籤

A+A-


    嘉義二年秋

    在蕭炬的第二道聖旨下發到諸王手中之時,帶給蕭炬的奏折依然是拒不奉詔。

    於是蕭炬又下了第三道詔書,要求諸王進京。

    但是不出蕭炬所料,這封詔書在此被拒絕。

    此時此刻,蕭炬已經對各位藩王徹底失去了耐心。

    直接於次日發布了詔書,將趙王蕭寅,楚王蕭歸,漢王蕭涼,雍王蕭責,固城王蕭允,安城王蕭涵六王貶為庶人。

    此詔書即日起昭告天下。

    有詔書曰

    朕自繼位以來,德儉勤公,隻求吏治清明,一掃寰宇。他日逐鹿中原,問鼎天下,還於舊都。奈何諸王各懷鬼胎,心思叵測。政治上毫無建樹,不恤民力,搜刮百姓。如今朕廢除諸王為庶人,乃為天意。

    接到詔書之後,漢王第一時間在西川發布了討賊檄文。

    但是並未提及蕭炬,隻是說奸臣韋然,把持朝政,蕭炬受小人韋然挑撥,如今欲屠戮宗族,是為大齊之禍患,如今他欲替天行道,斬殺韋然,還政於蕭。

    楚王蕭歸,雍王蕭責,趙王蕭寅第一時間帶頭響應。

    漢王蕭涼起兵十萬,言涪水進入長江,沿水路東進,楚王蕭歸則是第一時間拿下了重鎮江陵。

    意圖用江陵軍的家眷來控製江陵軍,但是令人驚訝的一幕發生了。

    江陵中並沒有江陵軍的家眷,這讓蕭歸不禁感受到了陣陣的恐懼。

    蕭歸急忙找到蕭寅,蕭寅此時正在江州治所尋陽。

    蕭歸來到尋陽,突然發現恒直也在尋陽,蕭歸心中大駭。

    “恒公為何來此?”

    “楚王此話莫非是在消遣老夫。爾等既然已經準備清君側,老夫留在建康,豈不是真正的自尋死路?”恒直不解的說道。

    “楚王為何匆匆來此,江陵之事可已辦妥?”恒直此刻才想起來,蕭歸應該留在江陵準備接應蕭涼大軍,為何突然來此。

    “我攻入江陵之後,本欲按照計劃挾持江陵大小將領的家眷。但是,誰能想到,不僅家眷盡皆不在府中,就連普通士卒的家眷,也都不在城中,府庫之中錢糧,也被搬運一空,江陵除了人口之外,什麽都沒留下。”

    聽聞蕭歸此言,恒直也是心中大駭,連呼不可能。

    “此事如何可以做到,五萬大軍。家眷數十萬。怎麽會悄無聲息的消失了。”恒直此刻也是頭皮發麻。

    按照恒直的計劃,第一步進攻江陵,控製江陵城中的士卒家屬,逼迫他們倒戈。

    但是如今家眷一個都沒抓到,也就是說失去了挾持江陵軍的籌碼。那麽雍王蕭責那裏,基本就廢了。

    江陵軍可都在雍州地界上,宋無為不倒戈的情況下,蕭責有敗無勝。

    這時候恒直才感覺到不妙,對著蕭歸說道:“我們可能入了韋然的圈套了。”

    蕭歸也是人精,當場醒悟道:“你的意思是,韋然早就預料到我們會謀反?故而早早做了準備?”

    恒直則是點了點頭,然後看向地圖。隨後分析道:“韋然將江陵軍調到襄樊,名為北上攻打北秦,若大家一起出兵,他就會真的攻打北秦,若是不出兵,他就可以順勢圍剿雍王蕭責。”

    “可是,韋然卻忘記了一點,我早已拉攏了王顯,王顯手上還有數萬人,足以牽製宋無為。”恒直冷笑一聲:“他以為天下隻有他能掐會算。能洞察人心。”

    蕭歸此時急忙說道:“不可輕信王顯,此人乃是韋然門生。萬一此人是詐降呢?”

    “他已派兩個兒子來我軍中為人質,虎毒不食子,他又豈會輕易犧牲自己子女的性命,來換取本公的信任呢?”恒直則是冷笑著說道:“既然江陵軍要挾不得,索性就讓蕭涼直接讓江州會師,直接沿江而上。我在建康城中還有內應,有何懼哉。”

    蕭寅此時說道:“我江州軍目前有五萬,郢州軍三萬,蕭涼盡出西川之兵,我軍合兵十八萬之多。”

    “恒玄侄兒何在?”蕭歸此時問道。

    “我兒恒玄已經前往南豫州封地,斷了淮南軍的後路,淮南軍也被牽製。”

    蕭歸此時細細一算,那麽如今韋然可用之兵至多十萬,這還要算上三吳郡兵和湘州軍。

    恒直此時雖然廉頗老矣,但是還是豪氣的說道:“眼下隻需派遣猛將進攻巴陵,阻斷湘州水道。湘州和交廣之軍短時間內難以支援。大事可成!”

    而在台城上元宮內,韋然等人則是聚在一起。

    “如今恒直已然出門,信使在同一日前往了北秦。”韋然說道。

    “那麽韋弟覺得敵人會如何禁軍呢?”

    “賊軍若不管江陵和雍州,集結兵力直逼建康,與我軍在赭圻決戰,一戰攻克赭圻,隨後威逼建康,裹挾百姓,此為上策。”

    “賊軍若割據江州以西,比拚國力,隨後徐徐收複湘州等地,最後從豫章至丹陽,陸路而來,此為中策。”

    “賊軍若猛攻巴陵,意圖切斷建康與湘州交州的聯係,此為下策。”

    蕭炬聽後十分不解,於是對韋然說道:“可是韋弟不是說過,囤重兵與赭圻,可有辦法擊潰賊軍,為何這對敵軍而言確是上策呢?”

    韋然此刻則是英姿豪發,爽朗的說道:“陛下,兩軍作戰,狹路相逢,勇者當先。雙方在赭圻一帶短兵相接,我雖有布置,但是戰場之上瞬息萬變,敵軍還是有機會取勝。”

    看到蕭炬臉色略有變化,韋然則是笑著說道:“陛下莫急,就算敵軍取勝,我也可以固守東西梁山,屆時秦軍必然已經攻克西川,消息傳至軍中,以蕭涼為首的西川軍該當如何?”

    蕭炬隻是無奈的歎了口氣,說道:“韋弟所言雖然不錯,可是朕總覺得如此甚為不安。”

    崔誥看出了蕭炬的顧慮,則是替韋然解釋道:“陛下無須憂慮,秦公一石二鳥之計而已。我們哪怕固有西川,北方若無變故,強行北伐也無濟於事,後乾鼎盛之時,就連青州都在手中,但是北伐如何?屢屢受挫,兵至河南,寸步不前。如今丟一西川,獲取北秦內亂,微臣認為十分值得。”

    崔誥的話仿佛給了蕭炬一顆定心丸,蕭炬緩緩點頭,隨後又問道:“韋弟覺得賊軍會選哪條路?”

    “恒直此人,用兵也就爾爾。他定會先進攻巴陵,意圖切斷湘州和我們的聯係,但是我早已派人固守巴陵,同時江陵軍就在湘州豫章,屆時兩麵夾擊,恒直必敗,到時恒直無奈,隻能派兵扼守長江水道,再攻赭圻。”

    韋然隨手用手指向鵲尾說道:“其實無論恒直如何用兵,屆時都免不了被上麵夾擊截斷糧道。哪怕恒直再如何在意糧道,也想不到我截斷糧道的地點,竟然會在他眼皮底下。”

    蕭炬看到韋然手指之處,也隻能感慨的說道:“是也,此處的確令人意想不到啊。但是恒玄已經去往南豫州,他鎮守南豫州多年,也可謂根深蒂固。南豫州就在健康肘腋之間,韋弟覺得該當如何?”

    韋然聽聞此話,則是笑而不語。

    蕭炬對此十分不解,崔誥此時則是說道:“陛下放心,恒玄十日之內必然授首。”(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