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王之亂正酣時 第一百三十四章 渡江之戰擒恒玄
字數:6489 加入書籤
韋然本來正在營帳之中酣睡,突然得知裴突已經率軍發起了進攻,頓時大驚失色。
慌亂從榻上起身後,韋然一邊穿甲一邊說道:“為何如此突兀?”
親衛立刻說道:“不久前,有兩艘叛軍小船前來窺探,裴將軍怕叛軍已經發現,明日再發起突襲,叛軍早有準備,故而直接率軍出發了,特命我通知王爺,請王爺安排。”
韋然聽完此話,倒也沒有說話,隻是默默的穿戴完畢之後,方說道:“其餘諸將可喚醒了?”
得到肯定答複之後,韋然也不再猶豫,說道:“眾人前來我營帳議事。”
不多時,眾人魚貫而入,神色直接盡顯疲憊。
昨日安排軍士登船就已至深夜,方準備小憩兩個時辰,但是如今猛然驚醒,眾人盡皆神情疲憊。
韋然此刻嚴肅的說道:“眾位將軍,蕭歸的探子已經探到我們將於天亮進攻,裴將軍無奈隻好先行出擊,以免叛軍在江邊提前構築防線。”
隨後眾將圍著沙盤,崔誥此時冷靜的說道:“事不宜遲,裴將軍本部人馬也就一萬六千人上下,就算強行登陸,如果後無援軍,很快也會被蕭歸擊退。我們和王顯約定的時間是辰時,還需要支撐兩個時辰。”
韋然微微點頭,隨後說道:“本王親領大軍主力,從正麵直接支援裴將軍,湘王領一軍,沿江南下,尋找薄弱處登陸,隨後從側麵邀擊蕭歸,冼將軍領軍,從北麵強行登陸。蕭歸在江邊之軍不過五萬餘人,他也隻能寄希望於湓口援軍,故而我軍可以直接生吞蕭歸兵馬。”
在韋然安排完畢之後,眾將士皆領命而出。
此時的戰場之上,裴突之前早已令人打探過水位,故而大船還未靠近江邊,眾人已經紛紛跳入水中,此時水淹過大多士兵的半身,但是士兵儼然布局,強行登陸作戰。
蕭歸見狀,下令萬箭齊發,刹那之間就丟下無數屍體。裴突眼見蕭歸防備確實充足,頓時一狠心,令大船加速前進,準備將船直接衝擊到岸上。
果然蕭歸對此並無防備,大船直接擱淺在江岸之上,此時換成裴突居高臨下對蕭歸大軍發動進攻。
蕭歸叫苦不迭,隨後急忙喝道:“恒玄將軍何時能到?齊軍先鋒已經登陸,若讓他們徹底把守住江岸,我軍危矣。”
但是兵荒馬亂之中,親兵並未聽清楚蕭歸的話。
蕭歸氣急,一把扯過親兵說道:“本王問,恒玄還有多久能到?”
親兵此時方才戰戰兢兢的說道:“恒將軍正在整頓兵馬,稍後即到,並且他已令人傳令湓口,讓王顯將軍隨時準備接應。”
蕭歸此時看著岸上的戰鬥,裴突眾艘大船已經撞上江邊,部分勇武的士兵甚至已經跳下了船開始和敵人進行貼身肉搏。
裴突則是令弓箭手在船上進行壓製,一時之間本方人馬陣型混亂,節節後退。
蕭歸頓感不妙,旋即自己親自領一隻生力軍殺入陣中,方才穩住了局勢。
但是隨後蕭歸又陷入了絕望之中,因為他看到不遠處已經有眾多大船渡江而來,蕭歸罵道:“恒玄這廝,早不出現,如今大勢已去。”
在戰船上的韋然得知裴突利用大船衝擊江岸,已經搶占了部分區域後,開懷大笑,隨後說道:“如今裴將軍已經在岸上搶奪了登陸區域,大船不用靠岸,放小舟,步卒支援即可。”
隨後就見江麵上出現數百小舟,每艘船上有甲士十餘人,披荊斬棘向江岸而去。
裴突知道乃是援軍前來,大聲喊道:“兄弟們穩住陣型,援軍來了,殺光麵前的叛軍!”
隨後裴突奮勇當先,從船上跳下,揮舞手中長刀,也殺入了陣中。
齊軍大受鼓舞,紛紛奮勇向前,不多時,蕭歸進退失據,倉皇之下隻能節節後退。
恰在此時,恒玄引軍到來,看到蕭歸情況危急,直接領軍加入到戰鬥之中。
兩萬人的援軍頓時將南齊軍剛剛占領的區域又全部奪了回來,裴突此時脾氣也上來了,下令士兵死戰不許退。
韋然看到江岸上的場景,也是隻能加快運兵的速度,裴突雖然用大船擱淺於江邊充當臨時高點,但是也堵塞了大船登陸的空間,導致韋然隻能用輕舟不停的運兵。
韋然此刻對崔誥說道:“當務之急唯有看蕭義能否順利從側麵發動進攻了。”
崔誥隻是冷靜的看著江岸上的戰鬥,口中還不停的默念著什麽。
片刻之後,崔誥說道:“秦王大可放心,定然是恒玄引軍來援,故而裴將軍頗為吃力。在堅持少許時間,待王將軍和湘王對叛軍進行合圍,則大事可成。”
韋然內心稍定,但是恨不得立刻上去斬殺一番自己方才痛快,崔誥見狀,連忙說道:“秦王如今雖然身體已經漸漸痊愈,但是還是不可輕易動武,如今蕭寅大勢已去,秦王不必親身犯險。”
韋然隻能尷尬的點點頭,但是仍舊令旗艦靠近江邊。
就在恒玄將齊軍壓製在江邊,剛舒一口氣之時,突然側翼傳來一陣騷亂。
原來是冼慧已經趁主力都被牽製在西岸的時候,通過長江由北強行登陸。
俚族士兵雖然不善水戰,但是陸戰極為勇猛,不多時,俚族士兵便已經攻破了北岸防線,直朝恒玄中軍而來。
蕭義此時也已經繞到遠處在防守鬆懈之處登陸上岸,恒玄軍頓時三麵受敵,戰陣頃刻之間分崩離析。
裴突見狀立刻令大軍發動反擊,刹那之間整個戰場如天雷勾地火,喊殺聲響徹長江兩岸。
蕭歸見勢不妙,急忙拉住恒玄說道:“恒公子,如今事不可為,韋然本來善於用兵,用以三倍之兵力對抗我等,恒公和陛下非要死守湓口江州,我等不可力敵了。”
恒玄此時已經是雙眼通紅,看到此情景,忍不住仰天長嘯一聲,隨後喊道:“隻恨當初在赭圻那一箭,沒能將韋然射死!”
恒玄環顧四周,看到士兵皆無戰意,隻好無奈歎息道:“為今之計,唯有退回湓口,和王將軍合並一處,死守湓口,在求北秦援兵,方可擊退韋然了。”
蕭歸聽聞此話,不由的說道:“搬來北秦援兵又能如何?隻能保住江州和江陵,分裂大齊疆土,如此所為,我身為宗室,覺得甚為不妥。”
蕭歸聽到恒玄的話自然打起了退堂鼓,他和恒玄恒直不同,他乃是大齊宗室,並非門閥士族。恒直到了北秦依然可以享受高官厚祿,而他們這群宗室卻注定下場淒涼。
看見蕭歸臉上寫滿了不情願,恒玄也未在提此話,隻是說:“王爺迅速撤兵吧,王顯將軍應該快前來接應了,我等退後結陣以待,不然等部眾潰散,前軍衝散後軍,則是真正的大事去矣。”
蕭歸見狀隻能點了點頭,隨後鳴金收兵,留數千人斷後,隨後引軍往湓口方向撤退。
裴突看見叛軍突然攻勢凶猛了起來,就敏銳的判斷道:“賊軍如今攻勢突起,定然是要撤了。兄弟們一定要頂住。”
冼慧和蕭義被叛軍突然的反撲弄的手忙腳亂,許久方才穩住了陣腳。
由此可見,兩人的作戰經驗確實不如裴突。
裴突則是鎮定的令軍隊穩住陣型,隨後趁機一波反攻。
將陣型前壓數十米之後,裴突突然令人傳話給蕭義和冼慧,讓他們兩人不要猶豫,立刻率軍出擊。
冼慧和蕭義聞言,立刻下令全軍追擊。
此時王顯早已領軍出湓口,不費吹灰之力就占據了恒玄的大營。
恒玄此時已經和蕭歸領軍退到大營附近,看到軍營中已經插上了王顯的大旗。
恒玄此時心方定,對蕭歸說道:“看來王將軍早已在營寨中接應我們了,想來已經無憂。”
王顯此時也正在等辰時準備偷襲恒玄後方,但是突然聽到探子的消息,得知恒玄已經兵敗,正準備回營。
王顯略一思索,隨後決定鋌而走險,出營相迎。
因為恒玄留在大營的五千軍士,早已被王顯控製住了,若是恒玄進營看不到親信必然生疑,屆時一番大戰,難免走了恒玄。
王顯隨後率數千將士出營,遠遠的就看見被親衛簇擁著的恒玄和蕭歸。
恒玄此時渾身多處受傷,好在傷勢並不重,都是些輕傷。
王顯趕忙縱馬上前,關心的說道:“恒公子何至於此?”
恒玄罵罵咧咧的說道:“韋然發動夜襲,兵馬眾多,我等抵擋不住,如今之計唯有退往湓口,營寨是守不住了。”
王顯隨後看向蕭歸,蕭歸剛好也在此刻看到王顯。
蕭歸看到王顯身後的將士皆嚴陣以待,王顯更是一隻手偷偷的放在刀柄之上。
蕭歸來不及多想,趕忙喊道:“恒公子快退!”
突如其來的一聲爆喝,把眾人嚇了一跳。
恒玄還沒反應過來,王顯眼疾手快,一把抽出佩刀,已經架到了恒玄的脖子之上。
恒玄刹那之間動彈不得,蕭歸此時則是退後數米,令殘軍結陣。
恒玄此時豆大汗珠落下,對著王顯說道:“王將軍這是何意?”
“何意?”王顯冷哼一聲:“自然是捉拿反賊。”
“我父待你不薄,你為何要反?”
聽到恒玄幼稚的話語,王顯隻是冷冷一笑,隨後說道:“我從未背叛朝廷,又何來反你父之說?一切不過是秦王的計謀罷了。”
王顯隨後並不理會麵如死灰的恒玄,隻是看向蕭歸說道:“楚王被裹挾作亂,如今投降的話,陛下仁慈,可放過楚王。楚王也應該知道,西川已經淪陷,我手上都是雍州和義州的士兵,倘若戰事曠日持久,屆時北秦定然趁虛而入,到時山河破碎,我朝失去半壁江山,楚王如此,對得起太祖嗎?”
聽著王顯的訓斥,蕭歸也是一陣麵紅耳赤。
糾結許久之後,蕭歸則是一擺手,令手下放下武器。
此時蕭歸和恒玄帳下還有兩萬人不到,並非沒有一戰之力。但是既然恒玄已經被擒,就算蕭歸冒死突圍,恒直也不會放過自己,還不如就此做個順水人情。
看到蕭歸已經放下了武器,他的部曲也盡皆放下武器,王顯隨後令人將蕭歸請進營中。
此時的蕭歸已然是感到一陣輕鬆,也知道王顯不會在營中暗害自己,於是便大大方方的進入王顯軍營之中。
反倒是恒玄,此時已經被五花大綁,被王顯掛在了營寨之上。
蕭歸不解,急忙說道:“王將軍為何如此對待恒公子?”
“恒玄和其父乃是主謀,又非皇室宗族,享受不到楚王的禮遇。”
旋即王顯令人通知韋然,又一麵通知手下,回到湓口,提前將恒直安插在湓口的監軍斬殺。
韋然此刻已經登陸江州地界,正準備合軍向湓口進發,突然得到了王顯的消息。
韋然頓時大喜,但是他並沒有被衝昏頭腦,而是令裴突和冼慧各率三萬大軍水路並進前往湓口,準備先將湓口接收。
待一切安排妥當之後,韋然起身前往恒玄大營,離大營甚遠,韋然就看到了被高掛在營門之上的恒玄。
此時的恒玄已經奄奄一息,王顯令人將恒玄鞭打的血肉模糊,其樣十分淒慘。
韋然站在營下,看著已經氣若遊絲的恒玄,不由的想起了他初入建康之時,那個鮮衣怒馬的少年。
恒玄此時斷斷續續的說道:“韋然,我知道是你。你殺了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