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酒醒來還要回到現實
字數:3181 加入書籤
插隊那個知青姐姐白天工作,中午在工地午休,晚上就回到城裏家。孫超華在工地混熟了,才想起去姐姐那裏借本書。
他選擇出工前十分鍾,這個時候,應該已經睡過午休,他心裏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走到門口,瞧見工頭在嚴厲斥責那個知青,便知趣的退了回來。
晚上,大家私底下小聲議論,孫超華感到好奇,就聽到和依萍同在廚房的阿綿解釋道,“以工作為由教訓她是表麵現象,實際她撞見了不該看到的東西。”其它人想打聽發生了什麽,她卻賣乖子地說,“此事涉及領導隱私,無可奉告。”
“矣!”廚房中那幾個包打聽,都失望地發出一個歎息,沒趣地離開了。
阿綿知道,這裏人多嘴雜,她擔心哪天領導找她說事,那就不值得了。
吃過晚飯,依萍問他有沒有興趣出去走走,孫超華心想,來了一個月了,整天基本在這個工地的院牆內,也想到附近遛,了解附近的道路標記,乘車路線,將來回家方便。
兩人出了院子,經過依萍的介紹,孫超華才大致明白,他們所在的方位是西安城裏西稍門,附近有1路公交,向東是灞橋方向,向西是藥廠方向。
兩人走著,孫超華很想知道大家在廚房議論那插隊姐姐的事,擔心依萍不肯說,便故意旁敲側擊,“今天好奇怪,本想去插隊知青姐姐那裏借本書,碰到了尷尬的事,書也沒有借成。”
依萍見他提起,想了一想說,“奧,你說的那事,在廚房不好說,其實是這樣的,”
她告訴孫超華,當天上午,那知青午休前是挨著那個叫密密的女工睡著,迷迷糊糊發現發現有人壓在她的大腿,醒來一看,發現是工頭側身抱著密密,她嚇呆了,驚叫了一聲,就急忙向外跑出去,工頭見狀,也跟了出來,就開始訓斥她了。
依萍說,“那知青平常不在這休息,今天剛好碰上,其實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經她這麽一叫,讓工頭和秘密難堪極了。”
孫超華這才明白姐姐挨訓的真實原因,但想不明白,為什麽會那樣,便問,“都是在一個村,那個工頭已經成家,那以後密密咋嫁人?”
“不用擔心,人家已經有婆家,不過窮的叮當,還指望著密密那,你沒有見過那個男的,也在我們隊的另一個工地,看著就窩囊。”
“唉,那秘密為什麽要那樣呢,不怕男的日後拿這說事?”孫超華不明白。
“我說弟弟,真是書呆子,像那男的敢嗎?”看孫超華疑惑樣子,她接著,“你一定想問密密圖什麽, 沒有看密密的工作內容,技工、采購,多舒服,才二十多人,至於要一個人專門來幹這嗎?還不是為照顧密密而已。”
經依萍這麽一點撥,孫超華恍然大悟。
“我們這裏怪事多著呢,”依萍給孫超華說了另外一件事。
那個和她一起廚房工作的阿綿,人長得也靈性,已經訂了婚,就在距離孫超華家不遠的村莊,男孩也長得帥氣,阿綿想讓他也到這裏打工,一起賺錢,無奈那男孩心高氣傲,看不起這些粗重的力氣活,整天與社會上好吃懶做的人,攪和在一起,還時不時來找阿綿接濟。
“阿綿為什麽不與他解除婚姻那?”孫超華好奇問,“咋沒有呢?幾次想說都不敢說,”依萍為之惋惜。
依萍向孫超華較細致的介紹了阿綿的遭遇,阿綿家境困難,是家唯一個女孩,底下有三個弟弟,父母16歲就把她許配給現在婆家,那是男孩家比較富裕,經常接濟阿綿家,男孩父親突然變故離世後,殷實的家境開始衰落,加上他好吃懶做,每況愈下。
現在阿綿的家倒好些了,幾個弟弟在工地也能賺錢了,本想讓男朋友也來,誰知他根本不願意,阿綿曾經想讓父親,提出解除婚姻,父親卻說,過去受人家恩惠很多,堅決不同意,阿綿曾親自找人家談,不但沒有結果,還受到了威脅。
講到這裏,依萍說,“這不,你還沒有來之前,阿綿認識一個很不錯的男孩,長相比現在的差了一點,但人很精明,相處了一陣子,男的對阿綿挺好,當阿綿鼓起勇氣,向婆家再次提出解除婚姻時候,他男朋友帶了一夥人恐嚇那小夥子,弄得人家再也不敢與阿綿交往了。”
“那現在咋樣了,”孫超華剛說完,依萍就回答道,“還能咋樣,經過那一次,阿綿心也死心了,家裏又不支持,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依萍說完覺得阿綿膽怯,沒有抗爭勇氣,激動地說,“這是如果發生在我身上,絕不會鬧成這樣,大不了兩敗俱傷也要抗爭到底,否則,以後就沒有好過的日子。”
孫超華沒有想到,這個最早實現副業自救,改變村莊麵貌,遠近仰慕不已的小村莊還存在著這樣讓人揪心的事,真是,幸福大都相同,不幸各有不同。
“那你的婚姻幸福嗎?”孫超華試探地道,“問得冒昧,不方便可以不說,”他為自己的唐突找下台階說辭。
依萍沉思一會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至少我們是自願的,他家條件一般,但他在努力地改變,這就夠了,再說,我也沒文化,還能咋樣,差不多就行了,”言下之意,還是滿意的。
依萍見孫超華半天不語,看他良久說,“你說你來這裏給你賺學費錢,我想這不是真正理由,可能還另有隱情吧,讓我想想,”依萍停頓了一會,“考試不理想,肯定有原因的,看你憂鬱的神情,一定是受過傷害吧,要不就是經曆了什麽變故來這裏躲避了!”
見孫超華低頭不語,她明白他一定難以言說,依萍勸告說,“我不想知道你的秘密,但我想說,你到這裏不合適,這裏的環境對你的影響負麵較大,人們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如果失去了自己做人的底線就是金錢的奴隸了,你看看我們這裏發生的一些事,都是存在一種利益交易的成分,即使那些見不到陽關的。”
孫超華沒想到,依萍對生活的理解還真不簡單,對人格底線的堅持還是如此的鮮明,“不管你以前有什麽不快,希望你放下包袱,回到課堂,靠努力拚搏實現自己的想法,回避不能解決問題,躲避不是長久的辦法。”
“這段時間跟你聊天,心情好多了,”孫超華真心表達謝意。
“隻要你認為我沒有浪費你時間就好!”依萍欣然接受孫超華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