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 章 他對她不再遷就了

字數:2640   加入書籤

A+A-


    孫老師對王歡怡在大考前,刺激孫超華的做法很有看法,在考試結束以後,他先與王歡怡進行了單獨交流。
    “我說歡怡,考上了,向您表示祝賀,現在的問題是孫超華落榜了,與你和大家的期望都相左,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你我都明白,接下來關於你們的關係,你已經向大家挑明了,現在打算咋辦?”孫老師試探性地問王歡怡。
    王歡怡沉思了一會,說,“我上我的學,他繼續讀高中,希望他考上大學,我有信心等他。”
    孫老師說,“既然你對他有信心,也願意等他,我的意思是可否讓他給你一個定情禮物,比如手表之類,這樣你可以安心,他可以放心,對他也是一種鼓勵,也是對你們關係的考驗。”
    王歡怡半天不語,孫老師看到她帶有猶豫的表情,便說;“我先與你聊就是看你的態度後再和孫超華談,你不必為難。”
    “我的意思還是保持現狀為好,畢竟現在還在學習階段,再說我怕以後分配到陝南哪裏?”王歡怡惴惴不安地表達了她的想法。
    孫老師將王歡怡的意思告訴了孫超華,他說,“孫老師,我的事多讓你費心了。”“哪裏話,我們兩家的交情也不是一兩天了,就不要客套了。”孫老師看孫超華麵色難看,就安慰了他。
    孫大妮聽說哥哥的遭遇後,對孫超華說,“大哥,你這不算什麽,憑你的底子,以後有更好的機會,你是我們家的希望,一定要堅持下去。”
    在孫超華開學到縣城讀書後,孫大妮說服了父母,毅然決定退學,她對父母說,“我已經小學畢業了,自己對學習實在沒有興趣,現在也十四了,可以幫母親做些事了,還是咱們集中家底供給我哥,一來可以減輕家裏負擔,二來跟母親早學習織布技能。”
    父母勸說無用,又搬來孫老師給大妮講道理,可是大妮很堅定地拿定了退學的主意,孫老師看她很下了決心,就對孫老萬說,“老哥哥,我已經替你問過了,孩子是自願的,不是你們強迫的,我看就隨她去吧!”
    孫大妮回家後,承擔了孫老萬兩口子的家務,白天做三頓飯,晚上用縫紉機做針線活,這樣就能讓父母可以騰出時間,專心經營自家的自留地,父親還可以抽空做副業工。
    在母親的言傳身教下,她先從紡線學起,首先,把棉花彈成圓柱形,然後用像筷子樣的圓棒把棉花搓成圓柱形,俗稱‘撚子’,再把撚子用紡車拉成細線纏繞在錠子上,形成圓錐形,俗稱‘線蛋’,再用工字形‘拐子’把線蛋纏繞成圓形的線團,經過漿線工序處理,使得線有韌性,然後再將線單打成兩頭尖的大筒子和小筒子,最後經過經布、遞繩、穿鋥等工序,就可以上布機開始織布了。
    除了上機織布,孫大妮因個子小、腿短,還不能踩踏布機踏板外,其它的工序都一一掌握。
    在母親織完布後,用藍色或黑色染料染成色,餘下的就是孫大妮的拿手活了,她根據家人的尺寸大小,做成不同的衣服。
    當父親累了回家時,孫大妮就及時打好熱水,遞上毛巾,供父親洗臉之用,當看到母親拖著疲倦的身子回家的時候,小凳子已經等候母親歇息。
    看著女兒勤快的樣子,父母欣然快慰,滿臉流露出喜悅之色。
    除此之外,孫大妮還讓大哥孫超華,在縣城書店給她購買編製書籍,對著圖案照貓畫虎地學習,實在琢磨不出,就找舅爺家小姑請教。
    她讓母親給大哥孫超華、二哥孫超群分別買了毛線,學著編織了一件毛衣送給大哥,告訴他,出門在外,穿暖要緊;給二哥一件毛褲,告訴,他學校教室冷,整天坐著需要禦寒。
    孫超華穿著大妮的毛衣,他為能有這樣的妹妹感到自豪,他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清除雜念,用好的成績,好的結果回饋妹妹的心意。
    孫超群穿著毛褲,逢人就講是大妮給編織的花色。
    後來,在孫小妮上三年級的時候,老師出了個作文題,‘記一位尊敬的人’,孫小妮在開頭寫到:‘我尊敬的人既不是當官的人,也不是大明星,還不是國家領導人,而是生活在我們家庭極其普通的一員,她就是我的大姐孫大妮——’
    孫小妮用樸實無華的語言,真實地敘述了大妮給哥哥們編織毛衣、毛褲的細節。
    她在作文的最後一段寫到,‘姐姐才十四歲,就首先考慮的是哥哥們所處的環境,優先地替父母為他們著想,還替他們操心,而沒有優先想到她自己,她的心靈是純美的,愛心是高尚的。’
    孫小妮的作文被老師曾推薦參加本公社全年級作文大賽,獲得了第二名的榮譽。
    孫大妮的退學也極大地震撼了孫超華,他為自己以前和王歡怡之間,談情說愛浪費光陰感到羞愧,他斷然拒絕了王歡怡遞來的複習資料、退回來了她的所有來信,甚至在回家途中,不期而遇也裝作不認識。
    在學校,教室——宿舍——食堂三點一線式的枯燥而單調生活,年複一年地重複著。
    他白天早起,第一個來到教室,晚自習後,直到休息,才離開教室,他心中隻有一個念頭,聽好當天課,做正確當天作業,複習舊的,預習新的,爭取每次模擬考試考出最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