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遊覽勝地
字數:3060 加入書籤
四川的名勝古跡很多,自己一個窮學生想遊遍那是不可能的,孫超華就選擇了個代表性的,市內的武侯祠、市外的都江堰、青城山等。
這三個在他看來具有代表性,又能當天去當天回,不耽誤實習任務。
打開成都市區交通圖,像個“八卦圖”,七扭八拐,看得他眼花繚亂,這地圖跟西京相比,太不正規了,更不像西京那樣,端南正北,一目了然。
好半天找到武侯祠的地址,孫超華見有電車過來,急忙上車,悠悠晃晃的坐了一程,等到站人都下完了,自己下車,發現還在原來的地方。
“見鬼了,這是咋啦,難道自己迷路了,”他自言自語。
為了不再錯坐車,這回向當地人問了路,用筆記著乘車順序,車每行駛一段路程,他就向身邊當地人確認,生怕再錯過。
好容易到了武侯祠大門口,買了門票,在裏邊轉了一圈,對它大致感覺可以概括為,武侯祠經過明清兩代不斷整修,把紀念諸葛亮的專祠演變成由漢昭烈廟、武侯祠、惠陵、三義廟四部分組成的建築群。
武侯祠承載了民眾對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精神讚譽,既彰顯君賢臣忠之道,也頌揚了異性兄弟生死與共的情誼。
武侯祠的遊覽讓自己增長了曆史事件知識,回想起了初中學習過的文言文《出師表》《隆中對》,讓孫超華對諸葛亮這一曆史人物加深了印象記憶。
下一個選擇什麽呢?聽同學說都江堰反映了我國古代興修水利的智慧工程結晶,孫超華便將其作為自己第二個遊覽地點。
岷江遙看天際來,說的是都江堰水利工程,兩千多年以來,都江堰送出涓涓溪水,澆灌著成都平原,養育著成千上萬成都兒女。
它由魚嘴、飛沙堰、寶瓶口構成,魚嘴是道分水體,有著“四六分水”,即十分之六水分配到內江,十分之四之水流入外江,保證灌溉區澆灌。
“二八分沙”說的是它的另外功能,根據彎道流水規律,很大一部分沙石作為廢物被外江帶走。
飛沙堰既有防止泥沙淤積作用,保護大堤,還有自動泄洪功能,而寶瓶口的目的是控製分流,還有二次排洪作用。
如此經久不衰,屹立不倒,至今還發揮著作用的都江堰,反映了我國古代水利專家們選址考究、施工科學、就地取材、工程嚴格管控的工匠精神。難怪文化名人餘秋雨曾說,世界上最偉大的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水利工程。
“咋樣,你去看了都江堰,感覺如何?”第二天在去工廠途中章寧問孫超華。
“二個字來形容,震撼,”孫超華回答。
“精辟,”章寧也用二個字對他的描述做評價。章寧說他被我們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折服了,問超華下一個目的地有意向沒有,超華說想去青城山感覺一下。
“青城天下幽,”是唐代大詩人對青城山特點的總結概況,它群峰環繞起伏,林木蔥蘢幽翠,是道教聖地。
超華記得,那時還沒有索道,上山下山總共用了三個多小時,盡管汗流浹背,但一點都不感到熱,相反周圍總是散發著幽靜的涼爽之氣。
走到山下景點小賣部,見擺放著各類茶葉,超華隨便買了兩袋,回到宿舍與同學分享時,自己都傻眼了,茶葉咋像樹葉片一樣。
“也許味道不一樣,”章寧給自己泡了一缸,待到一刻鍾後,聞到一股濃濃的香飄飄氣味,一口後一陣清涼入喉,格外覺得清新。
他品了一口,驚訝喊道,“呀,味道很特別,止渴佳品。”
“真的嗎?這兩袋茶花了十元,一包大家分享,一包回去孝敬父親,”孫超華聽章寧這麽一描述,才敢說出自己是大價錢買的,否則,哪敢炫耀。
“這回對青城山感覺如何?看你能用幾個字說明。”章寧又問起他遊覽之後的感想。
“幽得讓人頭發直立發怵,靜得讓人能聽到呼吸氣息,涼爽得讓人流連忘返。”孫超華這次把親臨其境的感覺描述,使得他們不得不信服。
假期實習快要結束了,學院給預留了一個周假,讓自由安排,同班同學有的去了峨眉山,有個去了山峽大壩,孫超華此刻想得是回家準備些什麽,買了一些當地特產,帶回家給弟妹們品嚐。
實習結束前一天,章寧和孫超華商量,請梁師傅吃個便飯,感謝其輔導之情,誰知他卻說,“不用,我來請你們,你們學院付給了我實習輔導費,就用它作為我們聚餐費用。”
梁師傅請他們兩個吃烤鴨、喝啤酒,邊吃邊聊,告訴他,成都的漢子都喜歡吃,個個都是美食家,中午來集市,不管生意做得如何,到中午午餐,都免不了吃燒雞或烤鴨,大口喝啤酒。
“成都有個小吃街咋樣?”孫超華問梁師傅。
“我說好不算什麽,百聞不如一見,你們離開前,晚上有空光顧一下,就知道它的品種之繁多,味道之地道。”
“好,就師傅推薦,一定是錯不了,我們一定享用這些美食文化。”章寧的回答算是對師傅熱情推薦回應。
晚上,係裏統計回西京人數,以便統一購買車票,孫超華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張強誌還在猶豫不決,章寧對超華說,“人家都說峨眉天下秀,既然來了,這麽好的機會,你不去有點可惜?”
“在別人看來確實有點,但我不忍心拿著父母的血汗錢去享受那美好的名勝古跡,不僅峨眉山、還有武當山、泰山、黃山、華山都是我向往的名山,等畢業了,用自己賺的錢去欣賞這些美麗山河,才有意義和價值。”超華是這麽說也這麽想的,人生能把所有的美好都光顧完嗎?那是不現實的空想罷了,關鍵是確定幾個有代表象征意義的就不遺憾了。
離家已經快五十天了,不知家裏怎樣?父母還好麽?弟妹們在做些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