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夢裏不知身是客 第三十四章 尊父尊兄

字數:4812   加入書籤

A+A-


    第三十四章尊父尊兄
    “尊父尊兄?”劉祐真若有所思的重複這四個字,說道:“還請先生細細為我分解。”
    杜安說道:“而今儲位之爭,僅僅是陛下聖意一念之間。陛下畢竟當了幾十年皇帝,權威無人能敵。故而,殿下而今做事,即便為四皇子做事,也一定要讓陛下接受的辦法去做。最少,將來陛下不會對殿下,深惡痛絕。”
    劉祐真說道:“這可能嗎?”
    杜安說道:“這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隻需秉承三個原則,然後隨機應變就行了。”
    劉祐真說道:“那三個原則?”
    杜安說道:“第一,不做髒事。殿下畢竟是皇子,這等事情是萬萬不能沾染的。”
    “第二,不做骨肉相殘之事。”
    “第三,做任何事情都要存家國之念。不做損害朝廷之事。”
    劉祐真聽了,有些不明白,似乎覺得這三個原則都是稀鬆平常的事情。說道:“僅僅是這樣嗎?”、
    杜安歎息一聲,知道劉祐真雖然埋入奪嫡之爭了,但是對於奪嫡之爭的殘酷性還沒有足夠的了解。為了權力,為了金錢,不知道多少人會做出無下限的事情。但是這一段時間之內,杜安對崇仁帝也做了一些分析。
    他覺得,這位皇帝也就是祖上留下的家業足夠大。沒有被他敗完而已。
    作為一個人,他是一個好人。幾乎沒有非刑處死一位大臣。似乎萬事決於公論。但問題是這公論能被人操縱。作為一個皇帝,他作為好人那一麵,全部都是缺陷。奈何,劉祐真真想博得崇仁帝的歡心,還真不能做出太出格的事情來。
    杜安說道:“殿下能做到這些就夠好了。”
    劉祐真沉默了片刻,低聲說道:“那四哥那邊不會懷疑嗎?”
    杜安淡淡一笑,說道:“殿下焉知,四皇子而今就沒有懷疑過殿下?懷疑是懷疑,很多事情都是要做的。如何因為彼此之間有所懷疑,就不合作了。而今朝廷根本就沒有辦法運作了。不過利弊權衡而已。”
    “這一點,交給我便是了。”
    四皇子府邸之中。
    四皇子剛剛從武功侯府回來之後,就叫來齊伯仁,將十皇子的種種表現說了出來,最後歎息說道:“老十長大了。知道跟我耍心眼了。我這幾年常年在紫金山上,其實我印象之中的老十,才這麽大”四皇子用手比劃一下,自己胸前,說道:“記得他當年在大風雪之中練槍,我讓他回屋,不要凍病了。他告訴:‘祖宗創業之時,爬冰臥雪常有之事。為了伏擊蒙古,雪夜翻山飛至的事情,不是沒有。我僅僅是在風雪之中練槍才算什麽。’我當時就知道,他將來有出息。他與老九,武藝是最好的。將來是我家將才。隻是沒有想到”
    四皇子這番感慨,五味雜陳。
    一方麵作為兄長,他對弟弟們也不是全然沒有感情的。於十皇子一接觸。他對十皇子的心思,也揣摩得七七八八了。對於這十皇子的成長,感到幾分欣慰。
    另外一方麵,奪嫡之事,隻要有繼承權的都是敵人。十皇子而今都已經遮遮掩掩了。將來,說不定有反目成仇那一日。
    齊伯仁說道:“這是自然的。身為皇子,即便無能之輩,也會生出幾分妄想。況且殿下這些兄弟,都不是省油的燈。這一次這麽順利將讓皇子任官這一件事情通過政事堂。可不僅僅是殿下一個人使了勁。”
    四皇子劉祐義說道:“不錯,一個比一個不省心的。如此說起來老十還是省心一點,不過,這種省心不是因為他不想,而是實力不濟。齊兄,你覺得我該如何對這個小兄弟。”
    齊伯仁說道:“十殿下不過是一匹初出茅廬的小野馬。沒有見過世麵。真正見識一下,就知道該怎麽做最好了。隻需殿下一直勝過他,他不想當賢王也不行。不過十殿下的心思有些活絡,還是要讓多盯著一些。用要大用,防也要大防。”
    四皇子點點頭,說道:“不錯。那老十要什麽職位比較好?”
    齊伯仁輕輕品著茶,放下桌子上,說道:“宮中的消息定了沒有?”
    四皇子說道:“沒有全定,但也差不多了。老二要到吏部去,具體那一個司還不知道。老三要到戶部去。我被安置在刑部。老五身體不好,安置到了宗正寺。老六,禮部,老七,兵部,老八,工部。老九主動請纓去了武學。老十,老爺子的意思是要拖著的。還沒有定下來的是具體職位,還有爵位。”
    二皇子劉祐臣,一直是太子的左膀右臂,行政能力相當不錯。放到吏部,也是能勝任的。三皇子劉祐仁,作為皇後養大的皇子,他的政治態度就不用說了,放在戶部,也算是南人的基本勢力範圍。
    四皇子自己到了刑部,卻是有一些排擠的意思了。畢竟刑部做事很難出彩。一般都是得罪人的事情。做得越好,越得罪人。
    五皇子劉祐康去宗正寺,即便等於退出奪嫡之爭了。估計皇帝會補償老五的。
    至於下麵的幾個小的。劉祐義並不是在意,卻也要放在心上。
    皇六子,劉祐武乃是孛兒隻斤家族的血脈。與漠北三王關係密切。
    皇七子,劉祐廷乃是皇六子的同母弟。
    皇八子,劉祐文是宮人之子。
    這三個皇子,關係是比較密切的。因為年歲相當。能玩到一起去。也算是一個小團體了。雖然而今漠北三王算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但是四皇子本能地蔑視蒙古人。
    他覺得蒙古人根本不敢參與到奪嫡之爭中。因為蒙古人隻要伸手進去,將來不管是誰登基,都必須平定漠北三王。
    所以,這三個人都可以忽略。
    然後就是九皇子。乃是五皇子的同母弟。完顏貴妃的兒子。主動去了武學。這個舉動,也有幾分放棄奪嫡的意思,無他,武學雖然是軍中根基所在。但而今卻遠遠不如當初重要了。
    這是其一。
    其二,就是武學培養出來的都是低級將領。等這些人能派上用場,就不知道是什麽時候了。
    齊伯仁說道:“陛下之心,還是在太孫身上。”
    四皇子點點頭,說道;“是好,最重要的吏部與戶部放在老大與老二手中,樞密院誰也不準動。這含義還不夠明顯嗎?”
    雖然說,按照祖宗製度,一般來,皇子出宮任職。不會直接給他尚書,平章,參政等官職。甚至還有從小官做起。但是皇子畢竟是皇子,他即便在這些部門任職,所具備的影響力與權力,決計是要超過他的職位的。
    齊伯仁說道:“而今之事,攻守之勢明矣。殿下能做的隻有攻。一點要讓東宮那邊露出破綻。出現問題,以至於動搖陛下之心。否則時間一長,太孫位定,殿下的機會就更少了。”
    四皇子點點頭,說道:“如此來說,刑部反而是一個好工具?”
    齊伯仁點點頭,說道:“是也不是。殿下要身居九重,很多事情不能自己去做。但是別的人又不夠分量。如此說來,十殿下剛剛好。”
    四皇子說道:“那給老十安排什麽位置?”
    齊伯仁說道:“殿下不是已經想到了。”
    四皇子說道:“那就看看我們是不是心意相同。”於是兩人分別取筆寫下來。打開一看,都是一樣三個大字:“治安司。”
    治安司是一個相當麻煩的部門。前文說過,太祖下汴梁之後,基於大城市不好管理,繼承了金宋皇城司的責任。專門負責大城市之中的治安。當時安置了很多傷病,於是,隸屬於樞密院之下。但是後來民政上用治安司越來越多。治安司是樞密院名下,很多時候不好交涉,地方官也不好管理。有人覺得應該將治安司劃撥到刑部名下。
    但樞密院也不願意讓出來。
    後來就成為兩屬之地了。
    本來是兩屬之地,但是後來變成了都不管了。
    無他,治安司的事情雜。
    就好像鄴都城之中,有治安司總署,還有上千個鋪子。一共有一萬多人。但是這人多嗎?
    鄴都之中,出了事情都是治安司的事情,滅火算治安司的。做賊算治安司的。路堵了算治安司的。鄴都府尹與下麵兩縣,一旦出了事情,人手不夠,都算治安司的。甚至治安司在各坊的鋪子,一些鄰裏糾紛也算治安司的。
    剛剛開國那會兒,天下動蕩。治安司一度等同於本地守軍。而後雖然一直在打仗。但是大魏腹地也沒有戰事了。而今治安司兵都是傷病下放,有些還是子嗣替補。與當地居住,早就沒有當初驕兵悍將的氣勢了。反而擔心被街坊鄰居撮脊梁骨。
    而四皇子與齊伯仁一並選治安司,就是因為他的事務多。權力也多。治安司對案子統轄權是相當大。不管是惡性刑事案件,還是民事案件。乃至於官府貪腐,都能直接向刑部報告。甚至直達天聽。
    是一把好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