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爆滿,啟明號太空城

字數:8787   加入書籤

A+A-




    按照計劃,月球上的人形仿生機器人的數量將會超過三個億。闌
    之所以要在月球安排這麽多的人形仿生機器人,其目的有著兩個。
    其一,是為了全麵開發月球正麵。
    不管是礦產的開發,還是月球正麵十一座工業城市的建造,都需要大量的人形仿生機器人。
    要知道,月球表麵接近真空,人不穿防護是不可能生存的。
    就算人穿著太空服,也就能做一些精細活,其他的都需要遠程控製的人形仿生機器人完成。
    其二,是為了培訓和供人在月球旅遊的。
    培訓好理解。闌
    遠程控製人形仿生機器人,不僅要在虛擬宇宙中進行培訓,也要在現實世界中培訓。
    目前,對人形仿生機器人的遠程控製越來越正規化和規範化了。
    就如同考駕照一樣。
    不過遠程控製仿生機器人的難道要高上不少。
    真要說起來,還是其控製的難道較高。
    畢竟對人形放生機器人的控製主要依靠戴在手上的手套。
    現在大家最期待的是腦子結合技術早日成功。闌
    一旦成功,遠程控製仿生機器人的難度將會大大的增加。
    之所以大規模培訓遠程控製仿生機器人的人員,是為了全麵開發太陽係做準備。
    按照現在主流的發展趨勢,全麵開發太陽係,衝在最前麵的是人形仿生機器人。
    這是培訓,剩下的就是旅遊了。
    現在,利用遠程控製人形仿生機器人的旅遊月球的方式已經在國內開始了。
    就目前,每天的名額是十萬個。
    大家可以遠程控製人形仿生機器人在月球表麵,以及月球的周邊規定的空間遊玩。闌
    這十萬個名額中。
    其中有一萬個名額是明碼標價的,一個名額一萬,先買先得。
    剩下的九萬個名額也是明碼標價的,一個名額一千,不過需要抽簽。
    就這,兩種方式天天爆滿。
    在地球同步軌道上,除了這些東西,還有很多正在建造的設施。
    如各類的太空城、太空農場、超算係統裝置等等。
    就因為現在的地球同步軌道上有這如此都的在建裝置,其上才容納了三千萬的人形仿生機器人。闌
    當然,也有著十幾萬的人員。
    蘇哲一行人在直徑五百米的光束通道中飛行著。
    看著旅途不同風景的同時,一行人在公共頻道中聊著天。
    “好美的塔木戈壁,好美的地球。”
    “快看,那是蒼穹號空間站,這個距離看不大啊!”
    “吆!剛剛飛過去的是國際空間站,不是吧!裏麵還有幾個人。”
    “暈!怎麽有人跑過去參觀國際空間站了,沒組織沒紀律的。”闌
    ……
    蘇哲一行人都注意到了,在國際空間站的周圍,有三個穿著裝甲型太空服的在飛來飛出。
    是不是的朝著國際空間站的舷窗往你們看。
    眾人一看這三人的身份,盡然是國內航天企業的三名專家。
    正在飛行的蘇哲一行人還能在公共頻道中聽到三名專家的討論。
    “你們兩過來看看,我以前的猜測是對的,國際空間站采用的就是我提到的設想。”
    “咦!還真是,真沒想到……我以為國際空間站中沒人了,沒想到還有六個人。”闌
    “感覺國際空間站中的六人很失落。”
    ……
    蘇哲一行人聽了一會兒,之後主動掐斷了三位專家的交談。
    他們一行人也在公共頻道中聊了起來。
    “這才一年時間啊!想想之前,那怕我們有了自己的空間站,但和國際空間對比,我們的空間站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可現在,總覺得像做夢一樣。”
    “是啊!那時候我們真的很難,很多高精尖的技術不如國外,就比如芯片、大飛機啥的,可現在,一年時間過去,一切都不一樣了,都變了,大變樣了。”
    “這一年時候發生了太多,先是芯片的全麵突破,接著又是多個頂尖科技的突破,讓我們有了ss-防禦係統。”闌
    ……
    “一年時間,我們從落後,都完全超越,這是我們之前完全沒有想到的,就現在,國外全部加一起都不是我們的對手,他們現在還停留在過去,而我們已經遠遠的超過了他們。”
    “變化太大了,一年前誰能想到我們能夠用這種方式上太空,在我看來,誰也想不到,太難想了是吧!”
    “一年前怎麽讓人想到會有今天,不說我們今天這樣的發展了,就說芯片,那時候專家還說我們想彎道超車是不可能的,事實證明專家們錯了。”
    ……
    “要是世界格局的改變,還是從我們有了ss-防禦係統後,標誌件就是兩顆小行星的相撞,自此,世界格局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我們掌握了完全的自主權。”
    “也是那時候,我們才能獲得國外那些人在科學技術上幾百年的積累,不得不說,因為這些積累,我們整體有了很大的提升,為我們全麵開發太陽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闌
    “想想挺不可思議的,要不是ss-防禦係統的存在,地球上的人類已經沒了,所以說,我們是幸運的。”
    ……
    很快,一行人來到了一萬公裏的高度。
    這時候,一行人開始主動減速。
    在來到一萬三千公裏高度的時候,一行人脫離直徑為五百米的光束通道,往不遠處的太空城飛去。
    在一行人接近這個叫啟明的太空城,在公共頻道中響起了歡迎詞和對啟明號太空城的介紹。
    啟明號太空城作為首座以旅遊為主題的太空城,有著重要的意義。闌
    這座太空城旅遊不同於月球,這裏對國內所有人都是開放的,不管采用遠程控製仿生機器人的方式旅遊,還是本人穿著裝甲型太空服,都是可以的。
    這時候,從啟明號太空城中飛出來穿著裝甲型太空服的工作人員,這些人熱烈的迎接著蘇哲一行人。
    蘇哲一行人跟著工作人員來到了啟明號太空城碼頭。
    一行人脫掉裝甲型太空服,穿著室內型太空服進入了啟明號太空城的內部。
    啟明號太空城中,有食堂,有休息室等等一些設施。
    直白點說,啟明號太空城相當於告訴公路上的服務區,主要的目的就是讓來到高度一萬公裏到一萬五千公裏這個空間旅遊的人員提供必要的服務。
    蘇哲一行人在啟明號太空城休息了一會兒。闌
    有喝茶的,有吃點心的,還有方便的。
    說是太空城,其實就是一個綜合性的旅遊服務中心。
    一行人休息了片刻,回到碼頭穿上了裝甲型太空服。
    在啟明號太空城的外圍轉了一圈。
    啟明號太空城不僅給那些穿著裝甲型太空服人員提供服務,還是人形仿生機器人寄存的地方。
    一行人一邊看著啟明號太空服一邊在公共頻道著聊著。
    “這啟明號太空城不錯,有了這樣的太空城,遇到像三急啥的,也不用……”闌
    “的確方便了不少,給來旅遊的人提供了便利。”
    “太空中需要更多的啟明號太空城。”
    ……
    在啟明號太空城外轉了一圈後,一行人開始遠離,在規定的空間中轉了轉,之後再次回到了光束通道中,向地球同步軌道飛去。
    蘇哲一行人飛向地球同步軌道的時候,國內外的網絡上都很熱鬧。
    不同的是,熱鬧的原因不同。
    國內網絡,由於這次三門計劃最後測試的過程是進行國內直播的。闌
    大家也都知道三門計劃成了。
    知道現在有了直徑為五百米的光束通道,知道有了光柱工程提供的源源不斷的能源,知道有了世界最為強大的超級強子對撞機。
    國內吃瓜群眾老興奮了。
    喊著要進入太空,要來月球參與月球的全麵開發。
    很快,這些人的想法就被拆穿了。
    按照拆穿者的說法,這些人就是想到月球看看,這才是他們真正的秘密。
    國外網絡,也都是三門計劃的消息。闌
    由於直播隻是在國內進行的,國外的那些人隻有很少一些人通過別的通道看了全程的直播。
    在國外的網站上,羨慕、崇拜的聲音是主流。
    國外的專家提出了眾多的問題讓國外的吃瓜群眾反思。
    比如:
    東方人為何如此優秀,我們自身是否有問題?
    為何我們會在一年的時間內被完全超越?
    我們為何無法建造ss-防禦係統,值得反思?闌
    ……
    蘇哲一行人經過一段時間的飛行,順利的來到了地球同步軌道。
    一行人漂浮在距離太空港一百公裏的位置。
    看著太空港連接的幾道光束感歎。
    太空港作為光束通道的主要裝備,以及光柱工程光能的使用裝備和傳輸裝備。
    其作用是關鍵性的。
    就現在,太空港有著三道光能傳輸站所發射的光束,還有著兩條直徑為五百米的光束通道和兩條直徑為三十米的光束通道。闌
    那三條光能傳輸站所發射的三條光束,其實光柱工程所提供的能源。
    這些能源現在不僅維持著光束通道的運行,還能給三門基地的超級強子對撞機供能,還能有多餘的能源向三門基地外提供。
    至於兩條直徑五百米的光束通道,一條連接著三門基地中心位置的光束發生器。
    一條連接著月球軌道上的光束通道發生器。
    最後的兩條直徑三十米的光束通道,連接著國內的衛星發射基地。
    由航天局主導。
    “校長,要不我們繼續,沿著光束通道飛向月球。”範曉明笑著說。闌
    “開玩笑,要去你自己去,我沒時間。”徐正平直言。
    他們穿著裝甲型太空服,其加速度是被限製的,目的就是為了他們的安全。
    就以他們的身體條件,穿著裝甲型太空服飛往月球的確可以,但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再說了,去月球沒啥事做,去了也是白去。
    “其實我就是說說,真要穿著裝甲型太空服飛向月球,那就是真傻了。”範曉明笑著。
    其他幾人聽到這些,紛紛感歎太空港的壯美。
    “我記得太空港一直都在擴建,一開始的總質量是一百萬噸,現在有五百萬噸了,是人類目前最為強大的人造天體。”闌
    “太空港,這個名字太貼切了。”
    “太空港是人類的希望,是我們對太空的門戶,我們全麵開發太陽係全靠他了。”
    ……
    “國內相關部門正在規劃建造更多的太空港,月球軌道上也要建造太空港,火星也要。”
    “這些我都知道,我好奇的是火星軌道上的太空港也要建造這麽大的嗎?好是好,就是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源。”
    “後期估計都是一樣的,不過初期的太空港也就是基礎版的,後期會慢慢的擴建。”
    ……闌
    “太空港周圍有好多好多工作人員,還有好多好多人形仿生機器人,相對於一開始,現在方便多了。”
    “當然方便多了,以前上下地球同步軌道的時候,必須乘坐飛碟,現在隨你選了,最為關鍵的是,同步軌道上建造了很多休息點,其實就是縮小版的太空城,給工作人員提供休息的。”
    “以後會越來越方便。”
    ……
    這時候,徐正平在公共頻道中喊道:“現在大家可以在周圍轉轉的,看看你們感興趣的東西,一個小時後我們在這會和一起回三門基地。”
    一行幾人都興奮了。
    這一行人中,有一部分人是沒有來過太空的。闌
    這次上來,也就這些人最為興奮。
    徐正平看著興奮的眾人,提醒說:“你們要兩三人一組,千萬不要單人行動,要是發生什麽意外就不好了。”
    雖說裝甲型太空服有著全方位的實時監控,可就怕發生萬一。
    何況這些人中還有不少人是第一次上太空。
    不過怎麽說,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一行人紛紛表示同意,接著開始分組了。
    這時候,大家都很自覺。闌
    像徐正平、範曉明、寧長生三人組成了一組,在蘇哲和寧巧巧還在愣神的時候就已經離開了。
    其他人也是同樣如此。
    後知後覺的蘇哲也知道是怎麽回事了。
    他帶著寧巧巧在地球同步軌道上參觀那些正在建造的設施。
    蘇哲陪在旁邊仔細的介紹著。
    如同時在建造的三十個太陽能收集站和十五個光能傳輸站等等。
    在這些建造設施的周圍,有著眾多的人形仿生機器人和身穿裝甲型太空服的工作人員。闌
    就目前,地球同步軌道上有著三千萬的人形仿生機器人。
    這可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