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踏出第一步
字數:5390 加入書籤
一時間。
金鑾殿內再度陷入詭異的死寂之中。
殿內。
許奕麵色坦蕩的望向那高高在上的正德帝。
眼神一片清明,未見絲毫局促與緊張。
其身後。
禦史台左侍郎常水榮,頭顱微低,雙手高高舉過頭頂,呈拱手行禮狀。
緋紅色朝服寬大的袖擺,自然垂落,完全遮擋住了常水榮的臉頰。
使得眾人無法通過神色來判斷此時的常水榮內心所想。
龍椅之上,那看不清麵容的正德帝身上綻放出一股無法言喻的強大威壓。
那,正是正德帝登基二十九年,潛移默化中蘊養出來的上位者威嚴。
亦可以稱之為龍威。
龍威自正德帝而出,浩浩蕩蕩的猶如衝鋒陷陣的死士一般,迎著許奕便直衝了過去。
頃刻間,許奕如同陷入了泥潭一般,四麵八方全是來自正德帝的龍威。
那龍威不經意間溢出。
單單隻是溢出,便嚇得常水榮險些跪倒在地。
驚的文武百官,不敢有一絲一毫的動作。
由此可想而知,此時的許奕究竟在麵對何等恐怖的壓力。
但,自始至終,許奕臉上都未有絲毫的變化。
依舊是一副坦蕩蕩的模樣。
而實際上,許奕的後背不知何時已經完全濕透。
正德帝登基二十九年所養成的上位者威嚴,又豈是那麽容易抵抗的。
能做到麵色不變,已然十分不易。
時間在這一刻猶如徹底定格了一般。
不知過去了多久。
也許是一刻鍾,也許是幾息。
龍椅之上的正德帝微微一動。
那席卷整座金鑾殿的威嚴瞬間如同潮水般散去。
威嚴散去的一瞬間。
身著大紫色朝服的首輔上官鹿緩緩走出隊列。
“陛下,臣以為常侍郎所言並無道理。”
“關中乃是京師所在,亦是我大周王朝的命脈所在,不容有失。”
“六皇子固然足智多謀,但終究還是太過於年輕。”
“若是一個決策不慎,恐危及國運。”
“還望陛下明察。”
審時度勢,揣摩上意,本就是一名合格官員的基本素養。
上官鹿身為當朝首輔,這份本領自然更加的爐火純青。
“臣附議。”
有一便有二。
上官鹿話音剛落,次輔謹身殿大學士姚延津便快速出列附議。
“臣等附議。”
其餘幾名閣老自然不甘落後,紛紛出列附議。
相比常水榮,這些老家夥的道行自然要更高一籌。
“臣等附議。”
有人出頭,便會有人附庸。
能走到金鑾殿上朝這一步的官員,沒有幾人是真正的傻子。
自許奕的話語中,他們聽到了濃濃的血腥味道。
城外,那些趴伏在大周王朝身上瘋狂汲取養分的大大小小的世家。
多多少少與他們有著扯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若非如此,那些大大小小的世家,又豈會如此的瘋狂?
他們又豈會允許許奕大權在握,生殺隨心?
當金鑾殿內到處都是附議聲時,許奕臉上的表情仍未有絲毫的變化。
彷佛這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始終關注著許奕麵龐的正德帝見狀不由得微微點頭。
“許奕。”
正德帝的聲音剛剛傳出,滿朝的附議聲瞬間作鳥獸散去。
無數雙眼睛看向被正德帝點名的許奕。
他們知道,真正的結果,要來了。
“臣在。”
許奕拱手行禮,聲音中未見絲毫的緊張與不安。
“關中,國之命脈所在,不容有失。”
“但,關中大旱,同樣刻不容緩。”
“非常時期,當行非常之舉。”
“朕可以將賑災一事全權托付於你。”
“但朕不能坐等結果。”
“此番賑災你為主導,朝廷亦會派出一位特使,用以監察。”
“你可有怨言?”
正德帝緩緩起身,一股巨大的威嚴再度籠罩在許奕的身上。
這已然是正德帝所能做出的最大讓步。
“臣無怨言。”
許奕神色如常,恭敬回答道。
他本來的目的便是拿到絕對的主導權,現如今無非是沒有了生殺大權罷了。
一切都在算計之中。
“說你的第二個請求。”
正德帝收回目光,緩緩於高台之上踱步。
“是。”
“臣之第二個請求是,懇請陛下,抽調宮中閑散禦醫,用以救濟災民。”
每逢大災,必有大疫,現如今時值寒冬時節。
災民本就無衣無食,抵抗力自然急速下降。
想救災,需先救人,這個道理許奕比在場的任何一個人都要清楚。
“允!”
聞得僅僅隻是索要宮內閑散禦醫,正德帝二話不說直接大手一揮應允了下來。
皇宮大內,什麽都缺,唯獨不缺禦醫。
單單是一個太醫院,便有國手十餘人,妙手近百人。
更莫要提那些醫術中上之人。
“說你的第三個請求。”
正德帝麵色不變緩緩開口詢問道。
“是。”
“臣第三個請求是,懇請陛下自戶部抽調百人、刑部抽調百人、工部抽調五百人,用以協助賑災。”
賑災並非是簡簡單單的將糧食完好無損的發放給百姓便算作賑災。
其內,牽扯眾多。
正因如此,許奕才會出言索要戶部百人,用以登記造冊,清查百姓戶籍,協調各地糧倉。
抽調刑部百人,則是用以警醒各地官府,莫要無事生非,刑部可是有著隨時隨地提審桉件的權利。
抽調工部五百人,則是為了更好的賑災,具體的原因許奕此時並不方便言語。
《五代河山風月》
一切還需等到實地進入災區考察之後才能見分曉。
“允。”
正德帝未作絲毫的猶豫,再度大手一揮應允了下來。
無非是戶部、刑部、工部罷了。
隻要未牽扯到兵部,一切皆好商量。
“臣,謝陛下隆恩。”
許奕麵色一正,再度行禮道。
至此,許奕總算是邁出了走出宗正寺幽寧院的第一步。
這一步走的固然步步驚心,時不時的便會有人跳出來節外生枝。
但,最終的結果終究還是好的。
能踏出第一步,才會有第二步。
若是連第一步都無法踏出,還談何走出第二步、第三步。
正德帝踱步走向龍椅。
緩緩坐下。
當正德帝再度端坐於龍椅之上時。
也便意味著這場朝會真正的進行到了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