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言之有理

字數:4690   加入書籤

A+A-




    “我今日與鳶鳶出去,外麵的人都在傳呢。爹爹這般憂愁,可是此事有變?”
    林清風搖了搖頭,“王家此事已查清楚,卻是不假。糧草也被太子殿下盡數找了回來,我聽李兄說,如今已經到了荊州了。”
    隻是今日這飯桌上的氣壓有些低沉,林清風眉頭緊皺,看著麵前的菜隻稍稍動了動筷子就又放了下去。
    不然即使菜品再好,大家也隻是圖一時新鮮,時間久了還是會選擇離自己方便的地方。
    “爹爹今日怎麽了?可是飯菜不合胃口?”
    林清風長歎一口氣,他放下碗筷麵色凝重朝桌上的人問道:“你們近日可聽說了王家被抄家的事?”
    酒樓的選址也是有講究的。燕陵雖然處處繁華,但是不免也有蕭條落寞的街市,酒樓自然是不能選在人跡罕至之處。
    “我問你,是你做官還是我做官?”林清風擼起袖子,語氣不善,“我日日朝堂上勸諫,天天受委屈,我回來連抱怨都不能抱怨了?”
    “什麽叫隨意揣測?我看望舒言之有理,此事絕對不簡單!”
    “你是不是對我有什麽意見?”林清風扭頭看著一旁的林清雲,作勢就要錘他。
    林望舒在一旁咬著筷子,和江氏兩人笑而不語。默默看著他們兩人這般“兄友弟恭”的模樣。
    “大哥我這可是冤枉。”林清雲縮了縮脖子,“我怎麽敢對你有意見呢?我那就是建議啊,建議……哈哈。”
    “這還差不多!”林清風拿起桌上的碗筷,剛才還嚴肅的麵色突然轉晴,“吃飯!”
    飯後林清風特意去找了一趟李尚,二人在書房聊了許久,直至黃昏時分才告別。
    ————分割線————
    長明殿內,宣帝坐高位,看著堂下的百官,麵無表情。
    “可有事要奏?”
    “啟稟陛下!微臣有事啟奏!”李尚從隊列中移開,向前走了一大步,將手中的折子遞給一旁的太監。
    那太監承著折子,遞給宣帝。
    見宣帝翻開奏折,李尚開口道:“如今荊州戰事頻繁,原先送過去的糧草雖然能解燃眉之急,但是由於荊州地處偏僻,長此以往仍舊支撐不了多久。”
    “那諸位愛卿可有什麽辦法可解?”宣帝合上奏折,抬眼看著眾人。
    “陛下微臣以為,當開國庫,荊州戰士們疾苦,這般也好叫戰士們安心。”
    “哦?開國庫?”宣帝又重複了一遍,語氣不善。
    林清風手持玉簡,擲地有聲,“正是!”
    宣帝掃了他一眼,眼裏帶著些許不認同。又朝堂下道:“杜愛卿,你怎麽看?”
    杜衡州向前,朝著高堂之上行了一禮,“微臣以為,國庫如此重要,萬不可輕動。”
    “那你認為該如何?”宣帝來了些興趣。
    “臣覺得,可增收賦稅,荊州周圍的地區和廣征士兵,這樣一來糧草與兵力便都可解決。”杜衡州垂眸,波瀾不驚。
    朝中有人聽到這番話,有些按捺不住。林清風當下想要勸諫:“陛下!萬萬不可啊!那……”
    隻是他話還未說完,就見宣帝擺了擺手。“太子,你意下如何?”
    虞遂猝不及防被點,他抬起頭,一雙眸子又黑又沉,朝宣帝微微一笑,“一切但憑聖上做主。”
    “那既如此,”宣帝難得對他露出了滿意的神態,“那便就按杜愛卿所言,荊州的事杜愛卿你看著辦吧,需要用到什麽人後麵直接和朕說。”
    “微臣領旨。”杜衡州歸隊,目光掃過林清風時,不由得劃過一絲得意。
    “陛下!”林清風試圖再行勸諫,誰知高堂上的人揉了揉眉心,“行了,今日就到這吧,退朝。”
    宣帝被一旁的小太監扶著退了朝。
    林清風與李尚二人麵色凝重,下了長明殿的石階準備往宮門口走去。身後卻突然有人叫喊:“林大人,李將軍,還請留步!”
    二人回頭,杜衡州臉上帶著虛偽的笑意,走到他兩麵前。“剛才朝堂之上,老夫多有得罪,還請二位不要見怪。”
    “杜相這說的是哪裏話?你我意見不同,很是正常,不存在得罪一說。”林清風與他打著官腔。
    李尚看了他一眼抱拳道:“杜相您不必多想。”
    杜衡州笑到:“二位不怪罪就好,剛剛陛下的話想必你們也聽到了,這征稅與增兵事務繁多,老夫想著可否邀二位幫個忙?”
    林清風心裏冷笑一聲,怪異的看了他一眼。“怕是要杜相失望了,林某平日裏隻知編撰史籍,怕是不能擔此重任。”
    “杜相,李某乃一介粗人,這等事沒經驗啊,沒經驗。我等二人就不耽誤您正事了,告辭。”
    林清風與李尚朝杜衡州微微一笑,無視那張越來越黑的臉,轉身就走。
    “不識好歹!”杜衡州看著兩人的背影,啐了一口唾沫,轉頭看見虞遂在不遠處看戲似的看著他。
    “舅舅這番,出師不利啊。”虞遂緩緩走上前,盯著杜衡州的眼睛,像是如寒潭般冷漠,隻一瞬間那寒意又消失不見,讓杜衡州以為是自己的錯覺。
    “那林李二人,是出了名的倔,是舅舅今日莽撞了。”杜衡州朝虞遂歎了一口氣,仿佛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阿遂,你放心,這後麵的路舅舅一定幫你鋪好。”
    虞遂薄唇輕輕勾起,那張豔麗的麵容越顯妖異,“那孤,便在此先謝過舅舅了。”
    “爹爹,你說這事,會不會和糧草有關係?”林望舒看向林清風,蹙眉道,“這王尚書才被查出來與私吞糧草有關剛被收監,這一家老小便全被滅了口,難道說私吞糧草的另有其人?這王尚書,實際上是給人做了替死鬼?”
    “望舒!慎言!”林望舒這番話將林清雲嚇得不輕,急忙叫停,“你如今怎麽跟你爹似的?這等朝堂大事怎能你我隨意猜測!”
    林望舒微囧,八卦畢竟是人的天性嘛。她抬眼卻見林清風瞪著林青雲。
    林清風麵色凝重,朝眾人壓低了聲音:“王家其餘人乃是聖上下旨貶出燕陵,可這出城不過三日,竟在官道上遭人劫殺,王家上下無一活口。”
    “什麽??”林清雲吃了一驚,“什麽人竟如此膽大包天?不顧聖上的旨意肆無忌憚的殺人!”
    “這麽肆無忌憚,看來不是與王家有著深仇大恨那就是故意藐視天威了。”林望舒皺著眉頭,隻覺得此事不簡單。
    “這番人截殺明目張膽,看痕跡他們並未想要隱瞞,不過兩日燕陵城便會傳的沸沸揚揚。”林清風拳頭一緊,朝桌上重重拍了一掌。
    “聽李兄探查回來描述的情形,王家慘死的人中,最小的不過三歲,究竟是何等豬狗不如的人竟敢下如此毒手。”
    “那您為何還……”
    江氏與林清雲點了點頭,疑惑不解的朝林清風看過去,不明白這與他憂愁有何關係。
    “你這什麽意思?望舒像我怎麽了?不好嗎?”
    “哎喲,大哥,我不是這個意思!”林清風慌忙解釋,“隻是這朝堂之事,豈能隨意揣測。您這樣叫有心之人聽了去,可是要倒大黴的。”
    隻是最近她和李鳶鳶出的風頭太大了,又是話本又是那些胭脂水粉,平常老百姓能接觸到了東西被他們做了個遍。又發生了王家這出事,不得不叫二人擔憂。
    這般大張旗鼓開酒樓,若是被人有意觀察,難免會察覺出一些異樣。
    然而鬧市裏酒樓茶館開了個遍,毫不誇張的說十步一茶樓,二十步一酒樓飯館,在周圍開新酒樓,未免競爭壓力太大。
    林望舒倒是不擔心自家的菜品與新意,她那空間裏各式各樣新鮮玩意絕對能讓這個時代的人大吃一驚,腦子裏的菜譜也不是白記住的。
    二人逛了大半天也沒選到一處合適的位置。不過此事也不著急,酒樓嘛那開肯定是要開的,雖然說不能大張旗鼓,但是她們可以找個明麵上的掌櫃,她們二人暗地裏做東家就好了。
    逛了一圈沒找到合適的店鋪,天色也漸晚,林望舒與李鳶鳶這才依依不舍的告別,各回各家。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