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四真論九玄
字數:4526 加入書籤
古元宇宙,九州界。
東海,十洲三島。
自從青陽與慕容聯手,將整個天門界融入九州後,九州界的格局便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孤懸海外的蓬來州直接被青陽拆解,與天門界所化的洲陸煉至一處,以十洲三島之名立足九州。
對於此間本土的修士而言,這無疑算是一樁大好事,原本的蓬來州隻是大陸碎片所化的浮島,唯有依靠一座仙府方才鎮壓住大州運數,不至於沉沒於汪洋之中。
但自從被王景煉入天門界後,地脈生根,遂不複以往窘迫情形。
而十洲三島的祖脈,自然也就由原本的三元大島、七色神山,改換成如今青陽所居的天柱祖山。
山生巨桑,內黃外紅,神木垂條,九陽布英;上結雲炁,直達歲星,其華如水,凝為流液。
宣演扶桑帝景之山,上接太溟青陽之炁,纏結九霄,圓景真光,遍照方圓三十萬裏。
青陽在成就陽神後,更是神寄天星,定時取來日月星三光所化神水化作天雨滋潤整個十洲三島,於是萬眾傾心、四方仰德,那些執掌七山的仙道宗派再無一點不滿,紛紛宣告臣服,奉青陽為盟主。
畢竟青陽此舉,無異於解決了他們子孫後代沒有修道資糧的後顧之憂。
當然,其間她和蓬來州三位元神真人的一場大戰,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說服作用。
這一點毫無疑問。
……
祖山,東華宮。
青陽一身蒼華羽衣,頭戴芙蓉冠,體有玉澤,麵生流光,正與蓬來三老議事。
蘇木仙翁手拄竹杖,鶴發童顏,此時輕咳一聲道:“大師兄前日夢中有感,九玄穀不日出世,不知盟主可要插手此事?”
蓬來三老便是蓬來州過去的三位元神真人,蘇木仙翁、執江老人和棲綿真人,彼此間以師兄弟相稱,其中棲綿真人道行最高,已有元神三重神遊的境界。
隻是比起青陽來還是力有所不及,不然也不會被後者一人壓服一州。
“九玄穀?”青陽聞言思索一番,“那裏似乎也有一處仙府遺址,是昔年某個大派的舊痕。”
“神君所言不錯,”執江老人麵容冷峻,此時開口解釋道,“九玄穀本是太上道宗一位真人別府所在,後來太上道宗覆滅,清虛洞天隱遁無蹤,不少道友懷疑便是落在了九玄穀中,隻是多方探尋之下依舊毫無所得。”
太上道宗,也是昔年九大仙門之一,後來因門中功法理念不合陷入內亂,最終亡於不同派係的混戰之中。
“那此次九玄穀出世,可是……”青陽看向始終不發一言的棲綿真人,其人雙眼微闔,似在夢遊一般。
“我等也不敢斷定,但是細細算來,如今離太上道宗覆滅已有千年光陰,而當時那場內亂中又有許多值得細究的地方。”蘇木仙翁笑道,“以太上道宗通達天機、長於算計的本事,日後未嚐沒有起複之機。”
“原來如此。”
青陽恍然,他畢竟不是土生土長的九州人,此身功行又向來是隨著本尊突飛猛進而進步,沉澱不足,對於一些隱秘的了解也就不多。
若非蘇木仙翁點破,她根本看不破那一層算計,想不到其中糾葛。
“那依三老之見,我十洲三島又該如何?”
如今的十洲三島,以青陽為盟主,副盟主二人,其一為慕容,另一人由太虛道宗自擇,棲綿、執江、蘇木三人為長老,其下又有天門、七山兩大派係,彼此之間各有往來,但具體的行事方針,還是在幾位陽神與元神真人之間決出。
“正是我師兄弟之間產生分歧,才前來尋盟主定下最終決斷。”蘇木仙翁開口,“二位師兄覺得,我等孤懸海外,向來與世無爭,沒有必要參與到九玄穀之事中去。
“而我以為則不然。如今賴神君之力,蓬來州與天門州相合,化作全新大州,麵積不亞於尋常洲陸,如果還是一成不變,抱守舊規,怕是對我等東海散仙不利。”
九州俗語有雲,東海多散仙。何為散仙,意指無名無位,不得玄門真傳,同時也無拘無束,逍遙自在的散數仙人。
這些散仙多是九州移民,為躲避內陸戰亂而遷居至此,向來遊離大陸之外,報團取暖,自成一統。
青陽昔年將天門界煉入此地,也是看在東海遠離仙魔紛爭,擁有地緣優勢的份上。
恰似本尊所在那方宇宙,地球上的不列顛與歐羅巴諸國之間的關係一般。
不過如今蘇木仙翁卻是有了別樣念頭,東海散仙封閉已久,向來清淨不入劫數,但長此以往也會陷入停滯,這對於一眾修士來說並非好事。
是否可以借助九玄穀之事,促進東海散仙與大陸九仙門之間的溝通交流?
蘇木仙翁向兩位師兄提出了這一建議,卻被執江老人毫不留情的駁回,棲綿真人雖然不曾開口,但仙翁心中清楚,這位師兄定然也是持反對態度的。
師兄弟三人中,以蘇木仙翁輩分最小,棲綿真人昔年得天人傳法,後來代師收徒,尋得執江、蘇木二人傳下道統,其中執江老人還拜見過那位天人分神,隻有蘇木仙翁無緣得見。
是以對他而言,棲綿真人雖名師兄,實為師長。
不得已,蘇木仙翁隻好轉向青陽尋求支持。
“不知盟主作何決斷?”
青陽陷入思索,他之前才得到本尊傳念,要邀請太虛道宗幾名出眾弟子前往另一方宇宙,與華國真修接觸,推動心界法的傳播。
此時又聽聞九玄穀之事,還涉及到了蓬來三老之間的分歧。
但這同樣也是一個機會……青陽思緒拿定,轉而對三老道:
“依我看來,仙翁所言甚是有道理。”
“神君的意思,是支持小師弟,要幹涉大陸之事了?”棲綿真人終於開口,語調遲緩,似是半夢半醒之間的囈語。
青陽對此並不見怪,這位真人因處於元神三重神遊之境,已將自身元神分化萬千,投入紅塵體悟人世百態,而本體看起來便是昏昏欲睡的模樣。
此時聞言笑道:“因循守舊、抱殘守缺,乃是固步自封之舉,終將落後於時代變遷。據我所知,如今靈州已然出現了用元氣丹藥取代靈石,構建的全新貨幣體係。
“而蓬來州原本是浮島成州,地氣不固,靈藏不存,自然也就沒有靈石貨幣,而是依靠七座神山自虛空攝取先天元氣,轉入島中供人修行。”
但隨著青陽將天門界煉入東海,一條全新的祖脈誕出,以祖山為源,分出眾多支脈,與九州大陸相連接。
如此一來,自然也就出現了眾多天造地設的靈藏。
實際上,青陽上一次與蓬來三老議事,所談及的正是如何規範開采十洲三島上的各類靈藏,如靈石礦脈、奇花異草、珍惜異獸、仙金神鐵等等。
有一些眼界狹隘的小門派,已經開始竭澤而漁,瘋狂鑿取誕生在自家宗派駐地中的靈石礦脈,導致山門駐地沉降,險些釀成大禍。
“靈石之鑒不遠,二位道友莫非還看不清嗎?
“原本蓬來州孤懸海外,偏安一隅,雖然不入中土仙魔劫數,但若是席卷整個九州界的殺劫來臨,亦隻能束手待擒。
“如今仙翁居安思危,主動謀求變化,真人這做兄長的,又何必強行阻攔呢?”
“我等東海散仙,求的乃是逍遙物外,而非濟世救人,小師弟他對中土太過熱心,怕是有失卻道心之虞。”棲綿真人頭顱微垂,語調含湖,似睡非睡,但並不妨礙他駁斥青陽的言論。
執江老人聞言也道:“道隨時移,我蓬來一脈固守多年,既然跟不上中土變化,又何必要強行迎合他人,誠不如急流勇退,方是明智之舉!”
“這等不戰而退的畏難表現,如何稱得上逍遙?”青陽哂笑道,“真正的逍遙乃是‘無所待而遊無窮’,又豈是裹足不前所能達成的?
“至於執江道友所言急流勇退,”青陽嗬嗬一笑,“閉關鎖國罷了,須得明白一點,落後就要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