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皇城司內 布局偵查

字數:3710   加入書籤

A+A-




    見眾人情緒逐漸平複,我便再次跟他們說道:諸位本太子仔細看了皇城司的職責,為何沒有涉及對於金人、西夏等的情報偵探?公事何來低頭曲身拱手回答道:啟稟太子爺,之前有過此番規劃,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沒有施行,主要是由於涉外偵探的話,人員編製和經費方麵遇到一些困難。
    我聽完何來的回答便暗自點點頭,這到他國的土地人進行情報的偵查工作,確實在人員方麵存在一些問題,畢竟西夏、金國人跟我大宋有著明顯的種族區別,不像在國內這般方便,另外從費用方麵來說,從建立情報站到人員再到情報的回傳確實需要很大的經費支持。我思索了片刻便對堂下眾人說到:由於最近邊界金人頻繁的異動,加上之前偌大的遼國短時間就灰飛煙滅,這就需要我們不得不重視在他國的情報偵查工作,鑒於目前金人剛吞並遼國不久,他們內部現在也有很多漢人、契丹人,本太子感覺這正是個很好的機會,另外關於經費的問題,本太子想辦法來解決,爾等根據目前的形式,最近要拿出一個針對在金國及西夏等鄰國建立情報偵緝的方案。堂下眾人都低頭曲身拱手道:謹遵太子爺之命。我便點點頭道:爾等下去辦差去吧。眾人便再次行禮,便依次魚貫而出......
    說罷隻見眾人都下跪同時說道:太子爺,他們二位兄弟是冤枉的,請太子爺明查。有些人還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熱淚,我一聽完便大概知道咋回事了,由於朱勔在江南借著朝廷的花石綱名義大肆斂財,導致江南民不聊生,最後導致了方臘起義,童貫率領十五萬大軍前去剿匪,可是麵對近百萬的農民起義軍,剛開始也是一籌莫展,後來還是自作主張以皇帝的名義,寫了一份罪己詔,承認了其花石綱的錯誤才逐步讓起義的義軍瓦解,最後才將方臘起義剿滅,而剛平息完叛亂不久,宰相王黼、朱勔為了斂財,特在老爺子麵前說道:童貫在江南以皇上的名義給百姓書寫罪己詔,那是險皇上於不義,而功勞全部歸自己,皇上這是童貫把你賣了,縱觀曆史哪個皇帝下罪己詔不是末世之君或者是即將退位之君呢?
    另外就是掌握皇城宮門出入之禁令,內廷宿衛護衛,宮門開啟關閉之責,每道宮門給銅質左右符各一個,鐵牌一個,具體使用方式是左符留開宮門,右符請求拿宮門鑰匙,鐵牌則是請宮門鑰匙自己開啟,以每個時辰為階段檢查宮門的開啟和關閉。其主要官兵都是立有戰功人員或其後代及皇親國戚之子弟。
    老爺子宋徽宗聽宰相王黼這麽一挑撥,便也感覺有理,於是找了個借口便將童貫給貶了一級,然後王黼又進言道:江南乃富饒之地,所產的奇石甚為漂亮和稀奇,而且東南之地向來經濟發達,讓其運點花石綱根本不會傷筋動骨。這點又將老爺子的愛好勾起,同時也忘記了方臘起義時的慌亂,便命宰相王黼在江南重新征調花石綱進京,於是宰相王黼跟朱勔更加變本加厲的大肆禍害江南,而此事被皇城司偵探到便上報了京師總部,然後於放、劉解便匯報給了皇三子趙楷,而宰相王黼一直是支持老三有意跟我爭奪皇儲之位,此事事關宰相王黼和朱勔,老三將此事告知了宰相王黼,於是王黼便隨便找了個理由將二人流放三千裏。
    想清楚了事情的大概來龍去脈,我便知道他們二位是被冤枉,而且還是其朝廷鬥爭的犧牲品,便安慰眾人道:諸位先請起,此事本太子已經知曉,本太子既然提舉了皇城司,就會為司內的同僚做主,此事待本太子詳查之,要是於放、劉解二位公事真是被冤枉的,本太子答應諸位一定還二位公事一個公道。
    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潤三月二十九,今日剛到皇城司府衙當班,經過這一周的認真研究和學習,對皇城司整體運作有個大概的了解。皇城司其主要職責就是京師內廷皇城警衛和偵查密探之事,前身係武德司。武德司起於五代,其名稱出現可上溯至五代後唐,宋繼承了後周設置武德司,宋太祖幕府舊僚王仁贍授武德使,王仁瞻之後,武德使先後由劉知信和王繼恩出任,在那個戰亂征伐的年代,京師及全國各地的情報刺探工作都由武德司完成,為太祖太宗平定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於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十一月十日,改武德司為皇城司。刺探、偵查情報的官兵主要由全國禁軍中精心挑選,或有這方麵的特長的士卒。
    眾人聽我這麽說,便再次跪拜叩謝,我便繼續安慰道:諸位請起,爾等也不要為此事而耽誤各自的事務,諸位要相信朝廷,相信皇上,相信本太子,所謂公道自在人心,本太子決定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會放過一個壞人。眾人便紛紛起身,行禮便應答。
    片刻隻見公事何來、押司官曹康、勾押官王勝、上一指揮官李力、上二指揮官吉韓、上三指揮官陳東、上四指揮官禹眾、上五指揮方傑眾、下一指揮官王力、下二指揮官杜勝、下三指揮官陳達、下四指揮官誌方、下五指揮官劉宇等眾人來到大堂,簡單的行禮後我便對堂下眾人說到:諸位,經過這幾天的熟悉,本太子對皇城司目前已經有了個大概的了解和認識,當然對於具體事務還是缺乏實際操作經驗,在以後的工作中還望多多包涵和指正,另外就是本太子有一個疑慮,本司按行政體製設置應該是三位公事,為何現在隻有一位在職?
    話音剛落隻見眾人都低頭曲身拱手說道:下官不敢!在古代封建等級嚴格的官僚體製中,長官有著絕對的權威和權利,眾人估計沒有見過此前長官對他們如此客氣過,所以這等反應我也是能理解。但是對於我的提問,眾人便都低頭不語,最後還是公事何來站出來拱手說道:啟稟太子爺,本司按編製確實是三位公事,另外二位公事於放、劉解目前是被流放到江南了,估計下一步還會被流放到雷州半島上。我一聽也是驚訝,便不由自主的追問道:為何被流放?
    皇城司行政體製也在隨著朝廷不同而發生變化,之前由皇上身邊的官宦主管,而之後改製便由皇上或皇子兼任,設置提舉一職總負責,下麵分別設置有三個公事,勾押官、押司官各一人,主要由武官出任。皇城司編製規模很大,分別設置上一指揮到上五指揮,下一指揮到下五指揮共計十個指揮,每個指揮約有一千名官兵,其主要負責在京師及全國各地情報偵查事務,京師主要針對各朝廷重臣及民情輿論,全國各地主要針對各地駐軍長官及行政長官、通判、轉運司等,另外設置有入內院子五百人,主要負責宮門的開啟和關閉及宮內衛生清潔等雜役。還設置探事司,主要是內廷巡邏編製一百人。總體待遇優厚,比起精銳禁軍每個月一貫月薪還高一倍,其福利待遇也是非常的優厚,每個月士兵月糧為二石足以養活一個五口之家),衣物:每年發二次衣物,春冬賜衣有絹綿或加綢布及錢幣。郊祀賞賜:凡三歲大祀每隔三年的京師城郊祭祀),有賜賚,有優賜。節日補貼:每年寒食、端午、冬至有特支賞賜)。特殊天氣補貼:每年十二月和正月發柴炭錢和雪寒錢。
    皇城司比起後世的錦衣衛,有過而無不及之,麵對如此的龐然大物,要是利用的好,將會給我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信息匱乏的封建社會,情報工作顯的異常重要,但是我現在唯一顧慮的是,這畢竟是老三以前在執掌,畢竟老三之前有著宰相王黼的支持,再利用這龐大的情報偵查機構,會不會對我於不利,目前的管理層到底值不值得信賴等這些問題我還是有點顧慮。想到這裏,便侍衛叫皇城司管理團隊過來,準備試探下口風。
    何來便回答道:啟稟太子爺,下官那就實話實說了,要是為此我也被撤官罷職乃至流放,我何來也是認了,去年我剛好外出辦差,司內接到江南情報,說的是威遠節度使朱勔父子在朝廷嚴令禁止花石綱的情況下,還在繼續打著花石綱的名義繼續搜刮民脂民膏,導致好不容易安穩下來的百姓,又是在蠢蠢欲動,一邊是皇上禦筆下的罪己詔,承認花石綱的錯誤,撤銷相關的機構和人員,停運花石綱,而今這邊又在征調花石綱,更可惡的是朝廷對於南方征調的花石綱,都有預算撥款,可是到了江南地方,朱勔等人不僅強製征用百姓的花石,更將運輸的費用都攤派到百姓身上,這不僅嚴重影響了皇上在江南百姓中的威信和朝廷信譽,更讓民間百姓有著厭惡當地官府,起義造反的苗頭。
    當時在司內的於放、劉解二位公事感覺事態嚴重,將此事稟報了當時的提舉皇三子鄆王,然後不久於放、劉解就被以謊報情報的理由被流放三千裏,當時司內的很多兄弟都為此鳴不平,但是無奈皇命不可違,明明知道二位兄弟是被人陷害的,而且還知道是朱勔及背後的宰相王黼搞的鬼,但是由於我等官職低下,也是無可奈何,隻好眼睜睜地看著二位好兄弟被冤枉。兄弟們至今心中都憋著一股氣,但是也隻能敢怒不敢言啊太子爺。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