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登基前夕 外城內城
字數:3427 加入書籤
所有的外城城門都是外麵建造二座甕城,加上外城城門共三層,為了增加防禦效果,外麵二座甕城的城門分別是左右二側開啟,而其中南熏門、新鄭門、新宋門、新封丘門的甕城,是正對城門開門,而且有隻有二層結構,因為這四座城門都是正門,都留有皇上禦用道路的緣故。以方便皇上從內城經過禦道街)直達城南的玉津園等地、城東的宜春苑等地、城西的明池等地,城北的瑞聖苑等地,外城的南麵城牆,城門有三座,正南的城門為南熏門,東南的城門是陳州門,邊上有蔡河水門,西南的城門是戴樓門,邊上也有蔡河水門,蔡河的正式名稱為惠民河,因為此河通往蔡州的緣故,所以稱為蔡河。外城東麵城牆,城門有四座,東南的城門是東水門,是汴河流出京師的水門,此水門分別由中間的一個水閘門和二個陸行門通津門上善門)組成,水閘門方便水流和過往船隻,陸行門方便過往車輛行人,共並列三個門。東水門外還有甕城護衛,東南方的財富和百貨,均由此門源源不斷運入城內,從而形成了一處水路大碼頭及大型貨物中轉站。東水門往北便是新宋門,再往北是新曹門,最北麵是東北水門,這是五丈河流出外城城牆的善利門,五丈河為漕運河流,自京師流出後東經蘭勞、定陶、巨野西北注入梁山泊,下接濟水。外城西麵城牆,城門有五座,最南麵的新鄭門,往北是西水門,這是汴河流入外城西牆時的水門,西水門除了供船隻進出,在河的兩岸也建有陸行門。再往北是萬勝門,此門主要是商貿作用主要跟京西一帶的商貿往來之用。再往北是固子門,再往北是西北水門,此門是金水河流入外城城牆的水門,金水河是流經京城西北部的一條重要河流,是供應京城城內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河流,也是唯一直接流入皇宮後苑的河流。外城北麵城牆,城門有四座,最東麵的是陳橋門,這是大遼國使臣通行的驛路。往西是新封丘門,這是皇上北郊大祭的禦用道路,再往西是新酸棗門,最西麵的是衛州門。所有外城的城牆上,每百步約1200米)都設置馬麵類似馬頭正麵,用於儲糧禦敵,可使攻城者三麵受敵,攻勢受阻)和戰棚一種城樓防禦裝置),城牆上麵密集地設置女牆城牆上麵呈現凹凸形狀的小牆,用於城頂防護和禦敵)。城裏的官道上,二側都種植了榆樹和柳樹,城中每隔二百步約2400米)設置一座防城庫存放護城兵器的庫房),由廣固兵維修建造,塗泥粉牆。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白天都在皇城垂拱殿跟著老爺子及內侍官學習政務及熟悉各項事務。首先從外城開始給我介紹,京師自開平元年907)梁太祖朱溫下詔,“升汴州為開封府”,本朝並沿用此名稱,在顯德二年955)四月,後周世宗柴榮於頒布【京城別築羅城詔】,次年正月羅城動工而建,逾年而成。為與原唐代汴州城內城)相區別,故稱“外城”。本朝立國後,主要迫於軍事防禦壓力,曾對外城進行了十餘次不同程度的增修,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及九年1016)、神宗熙寧八年1075)、微宗政和六年1116)的三次修建規模比較大。由於開封一帶土質鬆軟,不易築城,故從百裏之外的鄭州虎牢關一帶取土築之,故外城堅密如鐵,受砲所擊,唯凹而已。外城周長五十裏六十五步1宋裏約530米),外城護城河至神宗熙寧八年1075)增修期間,大舉開濠至哲宗登極1086)方告完工,方造就此時護城河寬十丈餘約38米),深1113.6米的規模,外城城牆到護城河之間約為30米,護城河二邊都種植了柳樹,城牆統一是白色的牆壁,朱紅的門戶,故此護城河成為京師軍事抵禦外敵的第一道前線。
京師東北部的河道,叫五丈河,來自濟州、鄆州的漕船,轉運京東路的糧食進入京師,從新曹門的北麵進入,五丈河上有五座橋,東北水門向東的橋是小橫橋,接下來是廣備橋重要驛站陳橋驛的要道之上),蔡市橋通往封丘的要道),青暉橋通往酸棗門的要道),染院橋臨近染院而得名,通往重鎮衛州的要道上)。
京師西北部的河道是金水河,從京城西南方向,分京、索二河之水,修築夾堤,在汴河上架設木槽,使金水河水跨過汴河,從西北水門流入京師,在二岸高牆保護下,流入皇宮,灌注後苑的池塘。金水河上有三座橋,分別是白虎橋,橫橋,五王宮橋。
接下來便是內城的介紹,京師內城源自唐代汴州城,整體呈東西稍長、南北略短的長方形,四周總長約為二十宋裏約10600米),南城牆有三座城門,正南門的是朱雀門,左邊的是保康門,右邊的是新門,東城牆有三座城門,從南麵數起,最南麵的是汴河南岸角門子,這是汴河流出京師內城東南角的水洞門,汴河北岸的城門是舊宋門,再北麵的是舊曹門,西城牆有三座城門,從南麵數起,最南麵是舊鄭門,往北是汴河北岸角門子,這是汴河流入京師內城的水洞門,再往北是梁門。北城牆有三座城門,從東麵數起,最東麵的是舊封丘門,中間是景龍門,最西邊是金水門。
京師河道,穿城而過的河道有四條,穿過外城南城牆的河道,名為蔡河,其水自陳州、蔡州一帶流來,由西南邊的戴樓門附近流入京師,曲折環繞,從東南邊的陳州門附近流出,蔡河之太祖元年960)引導閔河從新鄭接來,經蔚氏縣西,東北流至京師城西十裏處,注入蔡河使其水源得到保障,之後經過曆朝治理,目前蔡河歲漕糧食物質達到六十餘萬石約35520噸)。河上有橋一十三座,在陳州門裏麵的叫觀橋因通往五嶽觀而得名,此橋在五嶽觀的後門外麵),從北麵數起,依次是觀橋,宣泰橋,雲騎橋雲騎駐軍駐紮而得名),橫橋子位於彭婆婆住宅前),高橋,西保康門橋,龍津橋京師最著名的橋之一),新橋,太平橋高俅的住宅前麵),糶麥橋,第一座橋,宜男橋,四裏橋設置攔河鎖,征收過往商稅);貫穿京師城中的河道是汴河,河水從西京洛陽的洛口分洛水流入京師,向東流去,流至泗州,匯入淮河,漕運東南方糧食,凡是東南一帶的土特產,都從這條河道運入京師,無論是官家還是私人,都仰賴這條河道的供給。汴河為整個大宋重要的交通大動脈,江、淮、湖、浙的米數百萬石,又從山西下來的煤炭,供給京師,河北前線之急需之物,也是通過汴河供給。汴河自東水門以外七裏,到西水門以外,共有一十四座橋,從東麵數起,東水門外七裏處的橋叫虹橋一種構造獨特的木拱橋,不立橋柱,穿插梁木成為木拱,具有長虹臨空的外形而得名),依次則是順成倉橋因順成倉庫而得名),便橋東水門便橋),下土橋虹橋結構),上土橋虹橋結構),相國寺橋京師大相國寺前而得名),州橋京師最著名的橋梁和交通樞紐,也是都城中軸線上的重要坐標,源於唐代汴州橋,正對著皇宮前的禦街,此橋和相國寺橋都是低平的形製,橋下不能通行舟船,隻有西河平船可以通過,橋柱都是用青石築成),浚儀橋西麵開封府衙),興國寺橋因太平興國寺而得名),太師府橋蔡京太師住宅前),金梁橋因金梁橋街而得名),西浮橋並列的船鋪上木板而成),西水門便橋,橫橋。
然後便是最裏麵的皇城介紹,皇城位於京師西北方位,是在唐代宣武軍節度使治所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而來的,從五代後梁的“建昌宮”、宣武軍治、後晉的“大寧宮”、到本朝建隆三年962)太祖下令以洛陽宮殿圖紙為藍圖,擴建皇宮,再至本朝大中祥符五年1012),真宗下詔用磚築皇城等才有了今日之皇城。皇宮正門是宣德樓,宣德樓由門樓、左朵樓、右朵樓、東闕樓、西闕樓及二側斜廊組成。正所謂:九重城闕壯端門,霽色榮光瑞景分,一望蔥蔥佳氣裏,樓台常恐礙行雲。宣德樓排列著五座大門,門上都裝著金釘,塗飾紅色漆,牆壁的磚石都是相間而成,雕刻著龍、鳳和祥雲的形狀,樓宇都是雕刻的屋脊,彩繪的棟梁,層疊高聳,屋頂都是用綠色的琉璃瓦覆蓋,非常的壯觀豪華。
進入宣德樓正門,就是皇宮正殿大慶殿了,此殿是皇城最雄偉壯麗的殿宇,整個大殿平麵是“工”字形,大殿共九間,東西挾屋各五間,這就是九五的意義,然後東西二邊走廊各有六十間,這走廊樓裏便是太史局掌管天文曆法),是觀測、校驗漏壺的刻度,按每個時辰手持牙牌奏報時辰,每逢重大典禮、皇上便在此殿齋戒住宿。大殿外,有二個側門分別是左長慶門和右長慶門。
(a)